第2章 擦屁股高手——朱标
“唉,你还没告诉我大虎在哪里呢?”朱标的话音未落,朱肃的身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朱标只能无奈地站在原地,一脸的无奈。
在后花园的静谧角落,朱肃和太子妃常希芸坐在石桌边,闲话家常。
朱肃手中轻轻剥着蜜橘,他随手将果肉分开,一半送入自己口中,另一半则递给常希芸。
“朱肃,你这么会分享,真是长大懂事了。”
常希芸微笑着,她的唇瓣轻启轻合,声音柔和:
“记得小时候,你可是个只知道自己吃的小家伙,如今看来,姐姐教诲得不错。”
朱肃听着,嘴角微微上扬,看着常希芸白皙的肌肤和修长的脖颈,他心中不禁感叹,她的孩子若是继承了这样的容貌,定会十分出色吧!
“嫂嫂,你看我现在的模样,是不是比小时候好看多了?”朱肃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道。
常希芸闻言,轻轻捏了捏朱肃的脸颊,那细腻的触感让她微微一笑:“是啊,小五,你现在的确是英俊潇洒,姐姐我都忍不住要捏你的脸蛋了!”
朱肃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亲昵的动作,他从小就被常姐姐宠爱,早已习惯这种亲昵,想要反抗也反抗不了。
他看着常希芸,她的双足轻轻交叠,小腿线条优雅,不由得心中感慨。
常姐姐对他们的照顾真是无微不至,无论是他的兄弟姐妹,还是将领们的孩子,都受到了她的关爱。
常希芸的名声,不仅得益于父亲常遇春的威望,更因为她那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仰慕者,其中不乏未来的权贵子弟。
“别闹了,你是我嫂嫂,别再说自己是姐姐了!”朱肃一边躲闪着常希芸顽皮的手,一边迅速拿起盘中的橘子塞进自己嘴里。
他嘴里嚼着橘子,眼睛却是斜睨着常希芸,仿佛这样就能报刚才被捉弄的一箭之仇。
常希芸掩着嘴,看着朱肃那副顽皮却不失孩子气的表情,不禁笑出声来,双手赶紧轻抚自己的腹部,却依旧发出咯咯的笑声。
宫人们在一旁紧张地看着,生怕她因此动了胎气。
整个下午,朱肃都陪在常希芸身边,而在东宫之外,朱肃救下大虎的消息,却已经引发了不小的风波。
“陛下!臣弹劾大虎护驾不力,导致小明王遇难。陛下应当下令将大虎从曹国公府中带走,严加审问!”
胡惟庸在奉天殿内,一头抢地,开始对大虎发起攻击。
“姥姥的,这事儿本来是我老胡负责的,我还生怕没办好,特意暗示你要给小明王陪葬,结果你倒好,活生生地回来了!”
胡惟庸咬牙切齿地在心中暗语道,眼神里透露出了他的不满和愤怒。
“本来是个两败俱伤的局面,你非要逆天改命,搞成现在这样!”
李善长和刘伯温看着胡惟庸跪在地上,眼神深邃而沉静,表面上却保持着平静,两人都没有开口说话。
这件事本来可以悄无声息地压下去的。
但他们偏不这么干。
自从李文忠的侍卫不小心透露了大虎还活着的消息后,他们就立刻四处散播了这个消息。
朱元璋想要压制也来不及了!
他们的目标,就是想借这个机会好好打压一下淮西的势力。
胡惟庸虽然冲在最前面,但这事儿也不能让他白忙活。
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局面。
接下来,他们也不会再激烈地提出什么意见,相信朱元璋无论如何都会对淮西的势力动手。这样一来,他们也就不必再说什么了。
不过,倒霉的肯定有李文忠。
虽然李文忠不笨,他也知道这个秘密不可能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就算他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进宫解释,朱元璋也一定不会放过他。
李善长淡淡地看着趴在地上的胡惟庸,眼角轻轻扫过像泥塑一样的刘伯温。
这老头子真厉害,这种随机应变的阳谋,让人不得不佩服!
但可惜的是,如果真的要追究责任,胡惟庸也脱不了干系。
毕竟,朱元璋是给胡惟庸下的命令,事情没办好,胡惟庸自然是主要的责任人。
唉,如果朱元璋再严厉一些,自己是不是得重新找个合适的棋子了?
蓝玉嘴唇微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徐达和常遇春冷冽的目光像两把利剑,逼得他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下。
朱元璋只是微微抬起眼皮,面无表情地瞥了瞥那边,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殿内的气温仿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以下。
淮西的勋贵们一个个缄默不语,蓝玉显得异常孤立。
胡惟庸情绪激动地陈述着他的意见,然而蓝玉刚一张嘴,就被常徐二人冷冷的眼神给逼得闭上了。
整个奉天殿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敢再发出半点声响。
朱元璋稳稳地坐在龙椅上,身体微微前倾,那双锐利的眼睛在群臣身上扫过,每个人都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的手指轻轻抚弄着玉如意,每一次轻微的晃动,都让殿内的人紧张不已。
胡惟庸已经趴在地上,头部紧贴冰冷的地面,保持这个姿势很长时间了,他的脸色苍白如纸,仿佛正在经历一场无形的酷刑。
朱肃这一出手,彻底绝了胡惟庸想要拜相的念头。
身体上的痛楚他能忍,但精神上的摧残却让他难以承受。
他能做什么呢?
朱肃这记无理手,端的巧妙。
罢了,这就断了他胡惟庸拜相的念想。
众人都心情沉重,这时,朱标终于现身。
“父皇,儿臣来请罪。”朱标踏入大殿,没有多话,直接跨过众人,跪伏在最前方。
朱元璋听见了,立刻起身想要扶起自己最得意的儿子,但又觉得不合适,于是慢慢坐回原位。
他面无表情地说:“哦,标儿,你有什么罪呢?”
“儿臣有罪!”朱标低首道,“儿子已经派人放出消息,大虎那天侥幸逃脱,被渔民救起,不久就会被送回金陵,听候父皇的发落。”
朱标的话音刚落,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满意地看着自己出色的儿子。
那赞赏之情,连李善长和刘伯温都看在眼里,心中暗道:“这事算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