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芳谱诠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5.白菜

一名菘,诸菜中最堪常食。有二种。一种茎圆厚微青,一种茎扁薄而白。叶皆淡青白色,子如芸薹子而灰黑。八月种,二月开黄花,四瓣,如芥花。三月结角,亦如芥。燕、赵、淮、扬所种者最肥大而厚,一本有重十馀斤者。南方者,畦内过冬。北方多入窖内。味甘温无毒。利肠胃,除胸烦,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嗽,冬汁尤佳。夏至前,菘菜食发皮肤风痒,动气发病。

种植:五月上旬撒子,用灰粪盖,粪水频浇,密则芟之,六月中旬可食。

〔附录〕黄芽菜。白菜别种,叶茎俱扁,叶绿茎白,惟心带微黄,以初吐有黄色,故名黄芽。燕京圃人以马粪拥培,不见风日,苗叶皆嫩黄色,脆美无滓,佳品也。春不老:一名八斤菜,叶似白菜而大,甚脆嫩,四时可种,腌食甚美。

【诠释】

白菜,又名菘,分大白菜,黄芽白,包心白等品种,是十字花科的作物,学名Brassica pekinensis。叶自根生,叶片广阔,形稍圆,叶缘有缺刻,叶面皱褶,具有茸毛,也有无缺刻皱褶茸毛的。叶色淡黄或青绿,叶势向上直生,或向四面开展,还有结球性的。叶柄或叶肋发育颇大,肉质有厚有薄,但都柔软多汁,甘脆无滓,煮渍生食俱宜。春季发生花梗,高0.8~1米,花小,色黄,形如十字,质硬,肉脆,汁多。未开花前也可供食,叫白菜薹或白菜心。种子初夏成熟,色赤褐或黑褐,每重1钱,约有种子1,200粒。

白菜原产于我国,数千年来均有栽培。种类颇多,品质优良。《本草纲目》载:“南方之菘,畦内过冬。”北方者多入窖内。燕京圃人又以马粪入窖培壅,不见风日,长出苗叶皆嫩,黄色,脆美无滓,谓之“黄芽白”,通称大白菜。北方冬季栽培极盛,品质也较优,河北、山东等省是大白菜的著名产地。

栽培白菜,气候最宜冷凉,并需适当的湿润,时有雨水。气候愈冷,生长愈旺,故概宜于秋季栽培。结球性白菜在生育末期,冷气渐增,最能获得良好结果。因为气温高,发育旺盛,只长外叶,不长心叶,即使结球,也难得坚实。春夏栽培的白菜,易罹病虫害,且未及充分成长即行抽薹,故春季天气温暖时,仅适合小白菜的栽培。

土质宜粘质壤土或砂质壤土,多含腐植质滋润,但过湿又常遭病害,成熟后也不易贮藏。结球性白菜尤适于粘质壤土。

白菜一类的栽培植物在我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物。它们被利用的历史可能比粮食作物要古远,因为它们不需要等到成熟结实,就可以作为食物采集。这类蔬菜的栽培,可以追溯到有史以前。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中发现过菜籽(芥菜或芜菁籽),距今约有六、七千年。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诗经·谷风》中有“采葑采菲,无以下体”的记录。这说明在距今3000年左右时期,人们对于葑(蔓菁、芥菜、菘菜之类)与菲(萝卜之类)的利用已很普遍,栽培和采集可能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当时尚处于野生状态的大量芸薹属植物,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采集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