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夏启开篇
岁在甲申,夏启元年。
启,大禹之子,身负英气,卓然不群。自禹崩,天下瞩目于启,盼其承继大统,续治水之勋,保华夏之安。启既践祚,定都安邑,当务之急乃会盟诸侯,以固王权。
春,钧台之上,旌幡猎猎,钟鼓齐鸣。各方诸侯携礼而至,玉琮温润、丝帛精美,或驾驷马之车,或驱犀象之队,皆欲示敬于新君。启高坐于台,冕旒之下,目光如炬,扫视众人。见诸侯咸服,心内稍安。唯防风氏,恃族大势强,姗姗来迟,且神色倨傲,所呈之礼微薄随意。启见状,怒由心生,然念初登大宝,诸事当慎,暂压怒火,待诸侯朝拜毕,令左右将防风氏暂且看管。
会盟既成,启颁新令,统一度量衡,使四方贸易有矩;兴水利,遣能工巧匠勘察河道,欲引漳水灌田,以解民生之困。政令初下,百姓观望,匠工亦有畏难。启亲赴河渠,执耒耜,与众人同劳作,呼声震天,士气大振,工程遂兴。
夏启二年。
有扈氏久怀异志,对启继位本就不忿,又见启新令纷出,触动其私,遂暗地联络诸部,欲反启自立。有密报传入安邑,朝堂震动。启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或言招安,以和为贵;或主征伐,以绝后患。启沉思良久,拍案而起:“王权岂容挑衅!当以兵戈定乾坤。”乃点兵遣将,以伯益为军师,亲率六军,出征有扈。
大军西行,至甘地,旷野无垠,黄尘蔽日。启登高而望,见有扈氏之军列阵以待,甲胄鲜明,戈矛林立。启拔剑誓师:“有扈无道,逆天而行,今吾奉天命讨之。诸军当奋勇向前,护我华夏,卫我子民!战者,赏;退者,罚!”言罢,鼓角齐鸣,杀声四起。
初战,有扈氏军凶悍异常,夏军先锋受挫,折损数百。启闻报,不怒反喜:“有悍敌,方显吾军之勇!”急令调整战术,以战车冲击敌阵两翼,步卒随后跟进,伯益巧用谋略,引有扈军入伏,一时间,矢石如雨,敌军大乱。夏军趁势掩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有扈氏残军退入城中,坚守不出。
夏启三年。
启围有扈氏之城,数月不下,军心渐躁,粮草亦有不继之忧。启一面安抚士卒,令其伐木造梯、掘地道,准备强攻;一面遣使者回城,晓谕有扈氏以利害,劝其投降。有扈氏拒降,反于城头辱骂启不忠不孝,违背禅让之德。启大怒,誓破此城。
城中百姓苦战争久矣,有贤士夜开城门,引夏军入城。启严令士卒,不得妄杀无辜,只诛首恶有扈氏一族。城破之日,烟火弥漫,启亲斩有扈氏首领,悬首示众。自此,四方再无敢逆启者,王权稳如泰山。
凯旋而归,安邑百姓夹道欢迎,欢呼之声震彻云霄。启论功行赏,犒劳三军,又于太庙祭祀祖先,告以战况,祈愿华夏昌盛。
夏启四年。
经此一役,启深知欲久安,必文治武功并重。遂于国中设庠序,聘贤能之士为师,教孩童识字、习礼、练武,为邦国育栋梁之材。又选派使者,出访周边部落,或结姻亲,或通商路,远播华夏威名。
南方百越之地,瘴气弥漫,族群众多且风俗迥异。使者至,百越酋长初有疑虑,后见夏使带来精美器物、先进农艺,态度渐转。有部落愿献奇珍异宝,求入华夏版图,学习王化。启欣然接纳,赐百越酋长以印绶,许其自治,唯岁贡方物,以表臣服。
夏启五年。
启连年操劳,身染微恙,然政务不辍。时有佞臣进谗,言伯益居功自傲,暗结党羽,图谋不轨。启初不信,后流言蜚语日盛,启心生猜忌。伯益闻之,惊恐万分,上书自辩,恳请面君。启于朝堂之上,当众问询,伯益言辞恳切,力证忠心。启虽表面安抚,暗地却令亲信监视伯益一举一动。
是年大旱,禾苗枯焦,河湖干涸,百姓忧心如焚。启心急如焚,亲率臣民祈雨于桑林,烈日炎炎,启袒胸露臂,跪于干裂之地,祈愿上苍怜恤苍生。数日之后,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甘霖普降,万民欢呼,皆言君德感天。
夏启六年。
雨水充沛,然水患又至。黄河决堤,巨浪滔天,冲毁田舍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启速调全国之力,征发徭役,运土石、伐树木,以堵决口。伯益不计前嫌,献策以疏为主、堵疏结合之法,启从其言,命其督治水事。伯益亲赴险地,指挥劳工,日夜奋战。
朝堂之上,大臣们围绕救灾物资分配、灾后重建等事争论不休。启权衡利弊,颁布政令:优先赈济老弱妇孺,按户分粮;重建家园,依受灾轻重,合理调配人力物力。政令既出,救灾有序,民心渐安。
夏启七年。
治水功成,黄河复归故道,两岸农田肥沃,稻黍飘香。启大宴群臣,犒赏治水功臣,伯益居首,启亲赐美酒佳肴,赞其功高。席间,乐舞升平,君臣同欢,似已忘却往日嫌隙。
然外患虽平,内忧又起。启之子太康,生性顽劣,不喜读书,唯好游猎。常与贵胄子弟出城,驰骋山野,践踏庄稼,百姓敢怒不敢言。启多次训诫,太康唯唯诺诺,过后依旧我行我素。启为此忧心忡忡,恐后继无人,华夏生变。
夏启八年。
启欲立储君,以安社稷。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抒己见,或赞太康英武,可继大统;或言当另择贤能,以保长治久安。启犹豫不决,遂决定考察诸王子。
太康闻之,假意收敛,入太学读书,向贤士求教。然不过数日,便原形毕露,溜出太学,与狐朋狗友玩乐。启暗中观察,见太康如此,失望至极。正踌躇间,五子武观,聪慧好学,礼贤下士,渐入启眼。
夏启九年。
启有意立武观为储,消息传出,太康一派惊慌失措。太康母族势力强大,其舅父等人进宫面圣,力保太康,言其年少贪玩,日后必能改过。启又陷入两难,无奈之下,决定给太康最后一次机会,令其率军赴边疆,抗击侵扰之戎狄,以军功赎罪。
太康领命,率大军出征,初时畏惧,后见戎狄营帐杂乱,军容不整,心生轻敌。贸然进攻,中了埋伏,夏军大败,死伤惨重。太康丢盔弃甲,狼狈逃回,启闻报,痛心疾首,昏厥于朝堂。
夏启十年。
启病榻之上,自知时日无多,强撑病体,召集重臣,颁布遗诏:废太康太子之位,立武观为嗣。又叮嘱诸臣,辅佐新君,保华夏繁荣。言毕,溘然长逝,举国悲痛。
武观即位,是为帝相。相年少有志,即位之初,革新吏治,严惩贪腐,朝堂风气为之一新。又重用伯益等老臣,咨诹善道,大兴农桑。
然太康不甘失败,在母族支持下,纠集党羽,欲夺皇位。一场内乱,山雨欲来,华夏大地再次陷入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