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基,朕不做亡国之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设立议政院!

吴淳丰虽然官职不高,但在朝中的名望却是不低。

尤其关于他神童的佳话,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此人五岁识字,七岁能通六经大义,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三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十六岁中举人。

等到二十一岁时,吴淳丰便考中了进士。

虽是二甲第九名,可这份履历放眼大梁朝,无人能及。

这妥妥的天才啊!

当然,对萧景辰来说,吴淳丰这样初入官场的年轻人,自然渴望在官场中有所作为。

而且,这样毫无背景的人,自然更加深得萧景辰的器重。

“哦,吴淳丰,你来说说看,为何应该尽早确定左相一职?”

萧景辰饶有兴趣地问道。

吴淳丰拱了拱手,朗声说道:

“陛下,臣刚才所言尽早确定,并非指确定左相一职,而是废除丞相制后,所需筹建的内阁制。

臣刚才听余大人所言,在朝中推选有威望的大臣入阁,施行阁员拟票制度,臣坚决拥护。”

好家伙!

萧景辰原本还以为,吴淳丰是要反对内阁制呢!

微微点了点头,萧景辰表示赞同吴淳丰的看法。

他心里明白,吴淳丰这番话虽然表面上是在为朝廷考虑,但实际上也是在为他自己争取机会。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谁不想在朝廷中谋取更高的职位呢?

“好啊,李大人说得有道理。”

萧景辰沉声说道:

“那诸位爱卿,你们呢?

说吧,各抒己见!”

话落,董源便立刻接言:

“陛下,废除丞相制事关大梁千秋大业……”

“右相,先别着急反对,听朕讲完。”

董源刚开口说话,萧景辰便挥手打断了他。

随后目光扫向殿下的群臣,示意大家稍安勿躁,这才朗声说道:

“诸位爱卿,看来你们都误解朕了!

朕之所以一心想要废除丞相制,其目的乃是为了永远不要再出现宇文及这样的奸相。

难道你们都忘了,以前是如何被奸相宇文及和他的党羽算计打压的。

还有你右相,又是如何饱受宇文及刁难排挤的?

难道,你们还要拥护丞相制吗?”

萧景辰的话语掷地有声,犹如一颗颗重锤砸在众人的心上。

许多大臣纷纷低下了头,想起过去被宇文及欺压的日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怒和不甘。

董源也沉默了下来,他自然是记得那些痛苦的日子的。

他也曾遭受过宇文及的排挤打压,彻夜难眠。

如今萧景辰提及此事,他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可是丞相制乃是祖宗之法,一旦废除,他身为右相,又该何去何从?

想到这里,他准备再次谏言:

“陛下,臣以为宇文及有罪不假,可丞相制无辜啊!

纵观历史,但凡明君,身边无不有丞相辅政,以成盛世霸业。

这便是足以说明,丞相制上承天理人伦,可保江山永固,社稷太平啊!”

好你个老顽固!

还真是不依不饶啊!

可萧景辰早已想好应对措辞。

“丞相一职,位居百官之首,对上辅佐君王,对下统领群僚,地位之崇高,仅次于天子。

其重要固然不言而喻,然而……

话到此,萧景辰话锋一转:

“如果丞相人选不当,则可能导致国家秩序混乱,纲纪不振。

宇文老贼作为先帝的托孤之臣,借太上皇之名,擅权自重,结党营私。

差点就把朕这个皇帝都给杀了,你说,难道还要重蹈覆辙吗?”

“陛下,奸相虽有,可贤相亦不少啊!”

董源据理力争,试图说服陛下保留丞相制。

“陛下欲废丞相而设内阁,固然可以减少权臣专政的可能,但亦有可能导致皇权过度集中,进而滋生新的弊端。

倘若内阁成员均出自陛下亲信,那么朝廷的决策权将全部集中在陛下手中,这对朝廷的稳健发展,未必就是好事。”

董源的话虽然说得委婉,但意思却十分明确。

废除丞相制,有可能让皇权变得更为专制,这对朝廷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萧景辰听罢,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当然明白董源的意思,也清楚废除丞相制可能带来的问题。

但是,他更清楚的是,如果不废除丞相制,那么朝廷就永远无法摆脱权臣专政的阴影。

他决不允许自己的朝廷,再次出现像宇文及这样的奸相。

“右相,你的担忧朕明白。”

萧景辰沉声说道:

“但是,废除丞相制,设立内阁,并非是要让皇权过度集中,而是要让朝廷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另外,朕刚才听了余谦的谏言,突然有了个新的想法。

除去内阁制,可再设立议政院,在朝中选拔五十名有才能、有德行的官员入阁成为议员,施行拟票制度,共同商议决策国家大事。

如此一来,既能避免权臣专政,又能确保朝廷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萧景辰的话虽然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谋取更大的权力。

他明白,只有掌握了朝廷的决策权,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董源听罢,默然无语。

刚出了个内阁制的新词,跟着又来了个议政院。

这显然是有备而来。

如今陛下提出设立议政院,招选五十名有才能、有德行的官员入阁成为议员,这无疑将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

这显然是陛下抛出的诱饵了。

至此,董源知道,自己只怕是再也无法说服陛下改变主意了。

废除丞相制,设立内阁,已经是大势所趋,无法逆转。

“陛下,臣等明白了。”

终于,有人打破了沉默,一位始终保持沉默的老臣站了出来:

“废除丞相制,确实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臣支持陛下的决定!”

此言一出,百官们立刻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他们心里都明白,这已经是陛下在暗示他们了。

如果能够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拥护废除丞相制,那么将来议政院的人员,自己也就有了更大的可能。

很快,就有许多朝臣开始站出来拥护废除丞相制,建立内阁制。

有的朝臣,更是大义凛然的自推,想要进入议政院,成为议员,以便为朝廷效力,为陛下效忠。

萧景辰静静地听着百官们的自荐,脸上始终保持着淡淡的笑容。

“好!

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萧景辰见无人再反对,便拍板决定:

“自即日起,废除丞相制,设立内阁,朕要将此旨意录入《皇梁祖训》,敕令后世子孙永世遵行!”

话落,群臣齐声应诺:

“陛下圣明!”

“先别急着拍马屁。”

萧景辰摆了摆手,又朗声说道:

“接下来,朕就任命原右相董源为第一届内阁首辅,即刻上任,辅佐朕处理朝政。

另由董首辅领衔内阁制的筹建,诸位爱卿尽可提出自己的谏言。”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惊讶之声。

原本还一脸黯然的董源,此时万万没想到陛下会下旨由他担任内阁首辅。

而且,还让他亲自负责筹建内阁事宜。

立时,也激动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臣领旨谢恩!”

“好,既然事情已定,那就退朝吧。”

然而,就在群臣一致认同这场变革的时候,武将一列中响起了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

“启奏陛下,臣有言上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