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回响:谱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季 生计有保障,日子有盼头

异乡人逐梦记

七十多岁的姜芝莲坐在门前烤火。

她瘦弱的身子佝偻着,脸色苍白,腿部水肿,整个人病怏怏的。火盆里亮透的炭火静静燃烧,不断给她送去热量。身后是山土垒起来的土坯房,老旧简陋,屋里堆满捡来的塑料瓶,床上的被褥又黑又脏,空气里飘浮着刺鼻的异味。

4年前的这个场景,余涛至今印象深刻。当时,他刚从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县城来到大山深处,从县发改局的公务员成了火地沟村的扶贫干部。

秦岭南麓,山大沟深,他每天往返于九曲十八弯的山路间,走访调研贫困人家的生活状态。当他看到大山的老人过着如此贫苦的日子,“眼泪都快掉下来”。

姜芝莲说不了话,余涛问她的儿子李金富,要买点什么,下次顺路带过来。

对方只要一个电饭锅。

“当时我想,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尽快脱离贫困。”从那时起,在陌生的山沟里,这位异乡人的目标变得更明确——让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4年间,异乡人在山沟里扎下了根。每天早出晚归,他和扶贫工作队修路、搭桥、盖房子,在山间种起核桃、烤烟、黄花菜……

4年间,异乡人的付出初见成效。89户贫困户中有84户已经脱贫,火地沟村摘掉了“贫困帽”,分布在山间的核桃、黄花菜等产业成了留守老人持续的生活保障。余涛不满足于此,他希望做大村集体经济,“让年轻人都回来发展,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老人。”

火地沟村山下安置房

初到穷山沟

2016年4月,春光正好,38岁的余涛带着被褥离开县城,随着汽车钻进秦岭南麓的沟壑间。他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发改局重点项目统筹股股长,此行前往两河镇的一个贫困村——火地沟村,开启他的驻村扶贫生活。

山路蜿蜒,车缓慢前进,把县城一点点甩在身后,把人送到了远山深处。

刚进村,余涛被领到村委会的一间仓库,里头堆满杂物,房间幽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灰尘,木板搭成的床简陋破旧,这是村里给他腾出来的“宿舍”。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他对此感到错愕。打开水龙头,黄色的水夹杂着泥沙缓缓流出,洗漱成了难题。房间没有电灯,小台灯给了黑夜一点光明。隔天起床,余涛才发现,床底一条蛇陪他度过了驻村的第一晚。

火地沟村677人中有213人是贫困户,第一书记余涛的首要任务是掌握他们的困难情况。刚进村的半个月,他随身携带工作本,坐上驻村工作队的摩托车,上山走访。

山路坑坑洼洼,颠得人难受。这个异乡人看到,大山的人们零散分布在纵横交错的沟壑间,他们住的土坯房简陋易损,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裂缝,门前屋后的一点平地种着苞谷、土豆、黄花菜,人们过着拮据的日子。山大沟深,发展空间狭小,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缺乏劳动力的老年人,这是穷山沟的贫根。

火地沟村山上土坯房(陈锐海 摄)

2020年10月下旬,余涛在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陈锐海 摄)

余涛有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火地沟村的现状与每一户人家的困难。那段时间,火地沟村的夜晚始终闪烁着一盏灯光,夜里下山回到村委会,余涛和驻村工作队的同事们坐在灯光昏黄的房间里开会,商讨发展规划,撰写脱贫方案。常常是刚说到兴奋处,一抬头看时间,已是凌晨。

村里通了水泥路

“扶贫不能只是给钱给物,也不能想着把表格做好看就好,重点是要给老百姓留下能长远发展的东西。”在余涛看来,发展产业,让贫困户稳定就业、持续增收,这才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但他和同事们认为,打造产业之前,必须先修一条公路。

火地沟村的优势是发展山林经济,村民种了多年的核桃、烤烟、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但山路颠簸,一到收获季节,农户难以将货物运下山,收入大大缩减。“所以,当时我们最想解决的就是基础设施问题,先把路打通了。”

余涛跑县政府,找发改局细说困难。领导说:“只要村上需要,我们就去争取。”最后,余涛和同事们为火地沟村争取到800多万元项目经费。

此后三年间,挖掘机开上山,村民们扛着家伙,往返于山路之间,在轰隆声中忙个不停,修了一条长16.8公里、贯穿全村的环山公路。

如今,一到丰收季节,货车直接开上山,货物总能卖个好价钱。

村民在山上加工烤烟(陈锐海 摄)

贫困户石正高因此扩大种植规模,如今25亩烤烟一年能给这个四口之家带来5万元纯收入。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那会儿,大女儿外出念书,妻子刚生二胎,急需花钱的石正高家既缺资金,又缺劳动力。

得知情况后,余涛跑发改局、找政策,为石正高争取到财政贴息贷款,又主动上门帮干农活。这个县城来的公务员扛着锄头,在倾斜45度的陡坡上,与老农顶着烈日种起烤烟。这是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那时候,他就这样陪这家人度过艰难的时期。

“余书记是好官,我们希望他留下来。”63岁的周天芝不会忘记,有一回,正在山上种地的她赶上暴雨,下不了山,就在土坯房里躲雨。余涛担心她的安全,冒雨开车将她接了下来。这件事,周天芝一直记在心里。她的三个女儿都嫁了出去,老伴患有间歇性精神病。以往,周天芝一个人种着几亩土豆,既填不饱肚子,更无力承担医药费。在余涛的帮助下,如今夫妻俩申请到低保与重症精神病护理费,生活逐渐好转。

菌菇里的希望

路通了,沿路发展哪些产业成了扶贫工作队要钻研的问题。村民搞过养鸡场,结果难以在供过于求的本地市场中获利,一旦遇上病害,更要赔本。正当余涛和同事们苦恼之时,隔壁村来了个种植食用菌的年轻人,对方提出合作意愿。

详谈之后,余涛颇感兴趣。他上网查资料,得知河南西峡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良好,便和几个同事开车前往八百多公里外的西峡县考察调研。从品种选取、种植技术,再到管理经营,几天下来,他们边听边问边拍照。

取经回来后,扶贫工作队在山脚下的一块空地搭了一百多平方米的大棚,作为食用菌种植的试验基地。半年后,第一波菌菇长势良好,余涛和同事们每天忙完就兴冲冲地跑去采摘。

试验成功,心里更有底,火地沟村决定发展食用菌产业。经费不足,余涛四处动员,找来五个合伙人,每人出资20万元。

山中平地少,余涛转了几天,终于看上镇上河滩旁的一块平地。镇领导说:“你找别的地方吧,这块地要规划搞旅游。”

余涛游说了很长时间,又把镇长带到汉中一个成熟的菌菇种植基地考察。镇长一看,这个地方也是山连山,气候和两河镇差不多,便感慨:“他们都能种七八十万袋,收入也可观,为什么我们不能做?”

火地沟村培养出的食用菌(陈锐海 摄)

塑料大棚里,余涛说个不停,镇长也听得津津有味,他在一排排长势良好的菌菇中看到希望,终于拍板答应。余涛为村民们争取到河滩上120亩难得的平地。“飞出”火地沟,飞入两河镇城镇社区的流转地,这个食用菌基地成了安康市唯一一个村级的“飞地产业园”。

需要地下水,他从水利局拉来项目;好不容易建了食用菌种植基地,第一波菌菇被高温烧死,赔了钱,合伙人嚷着要退出。“他们的钱好多都是贷款,有的说白了是积蓄拿过来的,头一年就这个样子,大家就一下子没了信心”。余涛说。

他苦口婆心地算明账,描蓝图,劝人留下来……

“干什么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点风险都没有,何况创业初期投入多产出少,也是正常的事。我跟大家说,要从长远看项目,有困难,我们就一起想办法解决,要干就把事情干好。”余涛担起责任,“大家辛辛苦苦贷了款来做项目,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他找到合伙人,一个接一个劝,并承诺自己会同舟共济,最终打消了合伙人打退堂鼓的念头。

异乡人的愿望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如今,120亩、20万袋食用菌成了火地沟村的支柱产业,2020年的产量比往年翻了几番,不仅成为53户贫困户稳定增收的来源,还带动周边村落两百余人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

此外,山上的2500亩核桃林、300亩烤烟、100亩黄花菜和100亩李子,共同组成火地沟村的主产业。贫困户在产业的发展壮大中逐年脱贫,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84户已经脱贫,人均年收入达10900元,剩下的5户2020年年底也将脱贫。山上的223户677人全部搬下山,搬到村里、镇上、县城的新建安置房。

山上有产业,山下有新居,村里通了公路,货物不愁销路,生计有保障,日子有盼头。如今,在支柱产业的带领下,周天芝打理4亩核桃林、1亩黄花菜、1亩魔芋,经济价值高,收入随之增多。伍正华加入村里的脱贫劳务队,月收入达到2000多元……火地沟村好消息越来越多。

“现在起码大家出门能走一脚好路,不像以前出门就踩一脚泥。”当了四年第一书记的余涛用火地沟村看得见的变化激励自己。

村民采摘黄花菜

他自认为是个要强的人,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好,年轻时当了三年兵,有两年拿了优秀士兵奖,后来到了石泉县发改局,又和同事们拿下一个国家级的荣誉称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是他过去几年面对困难时秉持的信念。

他把时间和精力留给了火地沟村,却把缺位与愧疚留给家庭。妻子生产,他只在产房里待了三天就回村;女儿放假,他没能兑现陪她旅游的承诺……

驻守大山,日复一日,他看过山间的云海,见过山头的日落,领略过山里的寂寞。常年上山,车轮换了六七个,如今路再绕也了然于胸,开车技术更是炉火纯青。异乡人比本地人更熟悉每一户人家的情况,更清楚火地沟村的未来在哪里。

“现在村里的产业已经初见规模,开始产生利润,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稳固产业,让它们能够长远发展下去。”余涛说,他希望把互联网引进村,让菌菇等土特产搭上电商快车,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壮大火地沟村集体经济,让更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村发展。到那时,老人不仅有人照顾,火地沟也能持续焕发生机。

如今,余涛还在为火地沟的未来操心,“肯定要把这个事做得圆满一点,不想走的时候给自己留下遗憾。我希望老百姓最后说的是,‘你看你待了几年,对我们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