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概论(清华终身学习系列出版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多元宇宙通证

2.2.1 游戏孕育元宇宙

游戏是元宇宙的主流应用场景,也推进了实现元宇宙所需的技术发展。18世纪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指出: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人在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

游戏具备经济系统、身份系统、配套社交系统等特点,是孕育元宇宙的理想孵化器。

经济系统的构建是元宇宙发展的重要支柱。游戏中的经济模型不仅保护了用户的虚拟资产,而且为元宇宙的经济模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通过区块链技术,虚拟世界中的资产得以确权、流转和交易,实现了资产的真实价值转化,为元宇宙的繁荣注入了活力。

游戏中的虚拟身份系统,也预示了元宇宙中身份的重要性。在元宇宙中,每个用户的虚拟身份不仅是其社交的基础,更是其在虚拟世界中的存在证明和价值体现。

社交属性的强化,是元宇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游戏中内置的社交网络,使得玩家能够跨越时空,建立与他人的联系,分享快乐、交流经验。这种社交模式的成功,为元宇宙中社交网络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元宇宙中,社交将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个体与个体的重要纽带,它将打破现实世界中的时空限制,让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自由交流、合作和创新。

自由创作的空间,是元宇宙的灵魂。游戏为玩家提供了展现创意、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而在更为开放、自由的元宇宙中,每个个体都将成为创作者,他们能够创造、分享甚至销售自己的虚拟产品和服务。这种创作自由度将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参与热情,推动元宇宙的内容丰富和多元化。

沉浸式的体验,是游戏和元宇宙共同的追求。游戏通过丰富的视觉效果和互动体验,让玩家快速沉浸其中。而元宇宙,将借助先进的VR和AR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为真实、自然的沉浸式体验。用户不仅能够在元宇宙中探索、学习和娱乐,更能够与他人建立深刻的联系,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游戏作为元宇宙的“试验田”,为其技术、经济模型和社交机制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游戏与元宇宙的联结不仅是技术的映射,更是文化与经济价值的交织。游戏的快速演进已在无声中推动元宇宙的蓬勃发展。每款游戏的出现,无不是体验与消费的深度融合,而与元宇宙紧密相连的游戏,更展现出强烈的交互性,以确保价值链的持续循环。

游戏不仅是消遣的手段,更是改变现实世界的力量。它以想象为翼,打开了通向平行空间的大门,释放出无尽的未知与可能。从经济学的视角,游戏构建了一种“虚拟经济体”,在这个现代科技打造的虚拟空间里,人们需要“消费通行证”以畅游其中。元宇宙属性显著的游戏,为数字货币提供了天然的应用场景,这是传统货币体系无法触及的领域。虚拟货币的公信力将被人们接受,而以NFT形式流通的财产,将在元宇宙的国界中自由穿梭。

无疑,游戏成为元宇宙领域的先驱探索,数字货币的交易量飞速增长,同时人机交互、AI、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探索,为元宇宙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区块链技术的底层支撑下,游戏业将演化成为“玩即赚钱”的新型产业。游戏是自然和进化赋予人类的特质,它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正如萧伯纳所言,是停止玩乐让我们变老,而非年龄的增长。

元宇宙的拓展,有望打破现有的内卷局面,释放更多的价值空间。纽约大学宗教历史系教授詹姆斯·卡斯(James Carse)的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理论,为我们理解元宇宙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詹姆斯·卡斯的观点,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可以归结为两种类型,即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有限游戏就是零和游戏,玩家在游戏中获得一次又一次胜利或者失败的结果,一方赢多少,另一方就输多少,总数永远为零。而无限游戏就是非零和游戏,非零和游戏理论上是没有终点的,在非零和游戏中,游戏的两方乃至多方不是完全对立的,玩家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你所失即我所得”。在经济学中,价值的基础是稀缺性,人们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产生价值,如果所有人在有限的市场中不断竞争,那就会发生内卷,但是科技的进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内卷,不断扩大无限竞争。科技的进步将减轻资源的稀缺性,开拓新的价值空间,将零和游戏转化为双赢局面。在探寻未来虚拟世界的无限可能时,“无限游戏”和“元宇宙”成为连接现实与虚拟的重要纽带。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和探索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为玩家提供了具备深度、广度和个性化的游戏体验。

在“无限游戏”中,玩家可以探索多元化的角色设定,包括伦理决策者、战略规划者、创造者等,每个角色都带有各自独特的动机和目标。而在元宇宙中,这些角色得以跨越虚实,演绎出令人震撼的故事线和丰富多彩的探险经历。

元宇宙为“无限游戏”中的各类角色提供了一个更为开放和多元的舞台。玩家可以自由探索各种人生观、理念、身份和经历,挑战一次性角色的局限,通过生成式叙事能力,根据玩家的选择和互动,即时构建出引人入胜的内生原创故事,让每个决定都能在元宇宙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独一无二的印记。

元宇宙的多元环境设定为“无限游戏”注入了更多的探索与冒险元素。科幻的星际宇宙、奇幻的魔法世界、逼真的历史复原、未来的赛博朋克城市,每个独特的场景都为玩家提供了无限的探索和冒险的空间,同时也成为他们实现角色动机和目标的重要因素。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自由穿越成为连接“无限游戏”和元宇宙的重要桥梁。玩家在这两个世界中的行为互为影响,丰富的虚实穿越设定不仅增加了游戏的复杂度和深度,也极大地提高了玩家的沉浸感和参与感。

2.2.2 用户的需求指向

元宇宙,作为新技术的交汇点,展现了虚实融合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的新境界。它基于先进的XR技术,呈现沉浸式的体验,借助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现实世界的镜像。元宇宙将虚拟与现实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和身份系统上紧密融合,赋予每个用户内容创作和编辑的自由。

元宇宙的出现,标志着用户身份虚拟化的新纪元,为用户塑造新的虚拟形象和身份。相对于物理世界,虚拟世界无疑拓宽了用户的“世界范围”。社交互动在元宇宙的背景下,得以被赋予新的身份认同,拓宽用户的视野,丰富其“世界观”。

元宇宙是需求满足新进展的重要舞台。心理上的需求满足被认为是个体的重要驱动力,其中包括自主性、胜任感和关联性,这些都是影响我们日常生活满足感的核心因素。个体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互动体验如社交、探索和创造,来满足这些基本心理需求,从而提升其在虚拟世界中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元宇宙不仅为个体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虚拟生活体验,还为工作和学习创造了全新的可能。在虚拟职场中,员工可以享有更多的自主性和资源,以满足其职场需求,从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效率。同时,在元宇宙的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通过丰富的学习场景和实践环境,满足其学术和职业发展需求。元宇宙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独特的平台。通过虚拟经济和社区的建设,用户可以在社会和经济方面满足需求,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与物理世界相比,虚拟世界极大拓展了用户活动的“世界范围”。在元宇宙中的社交互动不仅带来了新的身份认同感,而且促使了用户知识的增长,拓宽了用户的“世界观”。

元宇宙的溢出效应不容忽视,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身份,为其在现实世界中的自我认知和社交网络的构建带来了新的定义。元宇宙的经济体系不仅在虚拟世界内流转,更溢出至物理世界,创造了增量红利。虚拟与现实的资源相互影响,娱乐属性的强化使用户沉浸于元宇宙的丰富体验中。购物、娱乐、游戏和短视频等元素,为用户提供了释放压力、寻求心灵满足的多元通道。

智能推荐和智能匹配技术在需求满足方面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进步,为元宇宙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些新技术以用户为中心,力求在虚实融合的元宇宙空间中,为每位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匹配。通过深度挖掘用户的个人偏好和行为数据,智能推荐技术能够准确推送符合用户需求和兴趣的内容,不论是虚拟的旅游体验,还是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而大数据的应用,则让智能推荐系统具备了更高维度的预测能力,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用户需求的微妙变化,为用户提供更为贴心、准确的推荐。

在元宇宙的广阔天地里,智能匹配技术则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为用户匹配了现实中难以遇见的朋友和机遇,丰富了用户在元宇宙中的社交体验,满足了人们在虚拟世界中探求认识和被认识的心理需求。而数据保护技术的进步,保障了用户的隐私安全。

大模型为推荐系统注入了强大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它们不仅能够准确把握用户的需求,还能通过实时的用户反馈不断优化推荐效果,以达到个性化推荐的目的。而在元宇宙的广阔天地中,大模型展现出了其无与伦比的生成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虚拟物品、场景和体验。例如,某些推荐系统能够利用AI生成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生成,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同时,智能匹配也得到了创新性的发展。在元宇宙中,通过对用户行为、偏好和交互数据的深度分析,智能匹配技术能够为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虚拟活动、社区和合作伙伴,从而丰富用户的元宇宙体验。

在元宇宙的诱人虚幻中,币权的出现赋予了用户更为强大的自我供给能力,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支付能力和需求满足度。这种现象与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呼应,该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然而,在元宇宙的世界里,生理需求和实际的安全需求不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人们的关注点转向了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元宇宙沉浸感和体验感的不断加深,人们的需求层次也随之升高,用户愈发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和代价以追求高层次的需求满足。

元宇宙构建了一个相对平等而自由的社会环境。失去双腿的小姑娘能在虚拟世界里奔跑,听力受损的老人能欣赏音乐演奏。虚拟世界将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

2.2.3 科技的需求指向

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凯文·凯利探讨了科技进化的目标,描绘了一幅人类与科技可能性之间无限博弈的图景。他将这场博弈视为一种无终结的探索,其中有限博弈者在既定的边界内游戏,而无限博弈者则将边界本身视为探索的对象。这种不断扩展边界的博弈将会持续下去,展现出技术元素的真正本质和需求——生命多样性的不断增加、对感知能力的不断追求、从一般性到差异化的长期趋势、产生新版自我的基本能力,以及对无限博弈的持续参与。

在数字化的时代,现实世界的多感官信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可以直接被采集和存储。这种转变促生了“数字孪生”的概念,它意味着可以通过大容量的多媒体数据来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数字化的目的在于计算机系统中虚拟仿真物理世界,借助数字技术推动企业的业务创新、商业模式的重构及商业生态的变革。

穿越时空回望,从火的发现到月球的探索,人类与科技共同编织了这幅精彩纷呈的进化图谱。如今,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科技的进化不仅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影响和推动。在生物进化的洪流中,自然选择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而持续的创新与变革,为科技的进化注入了不竭的动力,也为社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科技的进化不是孤立发生,而是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产业革命的推进和市场的扩大,为科技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在这个开放共享的时代,科技的快速传播和进化形成了一个互助协作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推动了科技的进化。科技,这个时代的“新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化。每一个技术的突破,每一个创新的思想,都在为这个“新物种”的进化贡献着力量。科技进化的需求源于我们对更高效、更广泛连接和更丰富体验的追求。在元宇宙中,科技的进化不仅仅体现在更为真实的虚拟体验和更为高效的数据处理上,更表现为对人类交互、社会组织和文化表达的重构。

元宇宙的出现,顺应了科技进化的需求,它为科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无边界的演进平台。在元宇宙的空间里,我们可以看到AI、VR、AR、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它们不仅为元宇宙提供了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推动着元宇宙的进化和拓展。

元宇宙强调的开放、共享和协作,也是科技进化的重要方向。在元宇宙里,开放的技术标准和共享的资源能够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创新和协作,推动科技的快速进化和传播,同时也为个体和组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元宇宙为科技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土壤。它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实验室,更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创新的舞台。通过元宇宙,我们可以探索和实验新的交互方式、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文化表达,为科技进化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想象空间。

2.2.4 个体的自我存在与大众化

在探讨个体的自我存在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多方面的哲学理念和核心逻辑。不同的哲学家和理论派别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思考维度。

存在主义是个体自我存在理论的重要支柱,它强调个体的自主性和自由选择。存在主义主张,在面对生活的各种情境时,个体首先拥有选择和决策的权利,然后才能获取相应的身份和意义,这种理论认为人类不断地创造自己的本质和价值,而不是被预先设定的。

“自我—存在”的理念,强调个体不仅存在,而且在与周围世界的交互中不断发展。这种发展是在个体的意识生活中被意识到的世界的持续相关性中展开的。

现代性哲学中,理性被视为核心概念。理性不仅集中反映了现代哲学对人的本质的定位,也反映了其“普遍主义”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追求。在此背景下,理性被分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通过对实践理性的批判,展现了理性在道德上的自律特性。

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也是探讨个体自我存在不可或缺的方面。自我概念包括了个人的自尊、自我认知和社会自我,它反映了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知和期望。而自我意识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它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等特点,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调节、监控和矫正的作用。

互联网是个体自我存在的重要保障,其核心技术逻辑涵盖了多个层面。通过技术的赋能,个体能够在虚拟空间中构建自我,实现价值交换,甚至探索“数字永生”等先进理念。

互联网技术通过提供各类工具和平台,为个体提供了协作和功能性的赋能。例如,AI、协作软件和社交网络,使个体能在零成本下构建自己的交换场景,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表达和交换。这种赋能不仅让个体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表达,而且让互联网结构向下延伸,变得更为个人化。

虚拟世界为个体提供了新的自我表达和实现空间。个体能够通过网络科技,尤其是社交网络和虚拟空间,构建和展现数字身份,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表达和社交需求的满足。在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成为个体自我存在的重要保障。互联网技术应当提供有效的隐私保护措施,如加密技术、匿名网络和隐私设置,以确保个体的数据安全和自我表达的自由。

元宇宙技术展现了人类对生命价值的长期、终极追求,通过元宇宙技术,个体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实现更为丰富的自我表达和存在,甚至探索“数字永生”的可能,这种技术不仅为个体的自我存在提供了新的维度,也拓展了个体在虚拟世界中的生命属性。

在元宇宙的虚拟领域中,人类的感官体验、交互状态与在场形式转变为模拟的、非自然的和相对不真实的表现,这些转变可能会导致用户出现生理不适。例如,“赛博病”是一种常见的不适表现,它源自人体接收到的信号与预期不匹配,从而产生的眩晕、身体疲劳、心率加速等症状。一些用户在使用VR技术后,可能会遭遇平衡障碍、手眼不协调和短时间内辨声障碍等问题。

进一步,人们在初次与元宇宙交互时,可能会经历“恐怖谷”效应。当仿真人或机器人的外貌和行为过于接近真实人类时,往往会引发用户的不适感和反感。人形机器人的凝视可能“劫持”人类大脑的“社会认知”机制,让大脑错误地将其视为具有意识的真人,从而延长用户的决策反应时间。

元宇宙通过其具身交互和沉浸体验,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现实世界的“补偿效应”,但这也带来了天然的“成瘾性”。虽然元宇宙的成功构建可以让人们在虚拟和现实之间自由穿梭,但成瘾的风险仍然不容忽视。在元宇宙中,用户为自己设定的虚拟角色实际上是对其个人特征、理想自我和价值观的一种投射。元宇宙所构建的虚拟环境既反映了现实环境,又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现实环境,这可能会导致用户过度沉浸在虚拟世界中,而逐渐脱离现实生活。与此同时,虚拟空间中的身份认知与现实世界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用户陷入身份认同危机,降低注意力,推动思维表象化,掩盖人的生物主体性。长期的虚拟体验可能会使人对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行为产生超脱感和不真实感,进而在现实世界中产生幻觉,丧失主观能动性,甚至可能导致人格解体和自我迷失。

互联网技术与理念的演进为个体走向小众、分众至大众打开了广泛的大门。在这个开放与去中心化的数字世界里,每个个体都能找到表达自我、探寻同好的舞台。社交媒体与多样的内容分发平台成为个体与世界对话的桥梁,而算法与个性化推荐又将个体的兴趣与相应的社区巧妙对接。在个人品牌逐渐凸显的同时,数据分析为市场定位提供了精准的指南针,帮助个体或团体洞察趋势,精准触达目标受众。开源协作与在线教育资源让知识的海洋变得无边无际,也让合作与创新成为可能。众筹平台则为梦想注入资本的活水,让小众的创意有机会华丽转身成为大众的瞩目焦点。VR与AR技术将交互与表达推向新的维度,为个体探索未知,走向更广阔舞台提供了创新的工具与可能。

元宇宙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全新概念的降临,更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渴望,通过虚拟世界为现实世界注入新的可能,更好地回归和改造现实,以探寻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和人类存在的更深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