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44/52812744/b_52812744.jpg)
第94章 造纸,印刷
宽敞明亮的厅堂之中,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轻柔地洒落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
黄月英静静地坐在一张古朴的案几前,她身姿婀娜,一袭素色的衣衫更衬得她气质温婉娴静。
此刻,她那纤细修长的十指仿若灵动的精灵,在各色魔方间飞速地翻飞、舞动。
那些魔方色彩斑斓,每一面都交织着不同的色块,仿佛是绚丽的抽象画。
然而,就在众人还未来得及细细端详这些魔方的奇妙构造时,仅仅十数息的短暂瞬间,奇迹发生了。
原本杂乱无章的魔方,在黄月英的妙手下,竟魔术般地变成了各面纯色。
看到这一幕,魏正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下意识地就鼓起掌来。
他的眼神中满是惊叹与钦佩,嘴巴微微张开,似乎还沉浸在刚才那不可思议的一幕中无法自拔。
众人起初还一脸茫然,不明所以,只是被魏正的举动所感染,也纷纷跟着鼓起掌来。
一时间,掌声在厅堂中此起彼伏,久久回荡。
“嘞,嘞咋个可能嘛!”坐在旁边的邓嘉,眼睛瞪大,家乡话都飙了出来。“我,我咋个都不得信!”
魏正虽然已经订婚,但还没有娶妻,内室的事情,便交由邓嘉处置。
而魏正奉黄月英为师母,所以邓嘉一有时间就到黄月英这边侍奉。
黄月英爱屋及乌,又见邓嘉如此乖巧孝顺,自然多有提点。
两人关系竟有似母女。
此刻,黄月英神色淡淡,嘴角挂着一抹浅浅的微笑,抬手,将完成的魔方递向邓嘉。
邓嘉急忙伸出双手,随后将魔方打乱,原本整齐的纯色瞬间又变得杂乱无章,各色色块再次交织在一起。
随后,她又带着一丝期待,将魔方递还给黄月英。
黄月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
这一次,她的目光中不仅带着笑意,还多了几分从容与洒脱,甚至都没有去看手中飞速转动的魔方。
十指如同被赋予了魔力,在魔方上灵活地跳动、翻转,动作流畅而自然。
一切都如同第一次那般神奇,依旧是在十数息之后,魔方再次以完美的各面纯色呈现在众人眼前。
这个时候,黄月英才若有所指的看向魏正,笑道:“忠贤,还有什么好玩的物事?”
魏正嘴角噙着一抹钦佩的笑意,由衷地赞叹道:“师母,你这双手就跟施了仙法似的。
我绞尽脑汁想的魔方,不过转瞬之间就变得规规矩矩。”
他是真心佩服的,毕竟其中的技巧他可没有告诉对方。
黄月英可是凭借个人悟性玩的。
闻言,黄月英笑了起来,道:“如此灵巧的东西,能想出来的人才是天才。”
“说到底,魔方也只是平日里消遣时间的小玩意罢了。
我倒是藏着一个厉害的想法,就不知师母您有没有兴趣听上一听。
这件事情只要成了,别的不说,师母的名声定然在青史下留下绚烂的一卷。”魏正说着还拱起了手。
“你这孩子,难道以为师母和你们男子一般,还想着青史留名。”
黄月英一怔,随即打趣道:“难不成,师母还要做个女博士。”
魏正恭维道:“女博士算什么,得是个黄大家。”
“黄大家?”
黄月英摇摇头,“我对名声并无什么兴趣。
不过你如此郑重的说了,定然是个了不起的东西,不妨将来听听。”
魏正从怀中掏出一卷帛,摊开给对方看,这正是之前画的账目表格。
“哟,还写上了......”黄月英嘴角噙着一抹轻快的笑意,正打算打趣几句,可当她的目光扫过那张写满内容的纸张时,笑容瞬间凝固。
就好像被一阵寒风吹过,神色变得尤为凝重。
黄月英聪慧敏锐,心思玲珑剔透。
而且自嫁入诸葛亮家后,偌大的内院便由她一手操持,里里外外的各种账目也都由她亲自处理。
毕竟黄家的嫁妆丰厚得超乎想象,内院之中的管事、丫鬟,大多也都是从黄家带来的人。
诸葛亮能在荆州之地混得风生水起,顺风顺水,一方面固然得益于叔父诸葛玄留下的遗产以及刘表的照拂,可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他所继承的黄家庞大的人脉资源。
诸葛亮要在外打拼,内院账目管理的重任自然而然就落在了黄月英的肩头。
也正因如此,黄月英长期与账目打交道,对其中的门道和玄机可谓是了如指掌,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度。
此刻,摆在她眼前的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表格。
可黄月英却深知,这看似普通的表格,一旦推行开来,必将掀起一场惊涛骇浪,其影响之深远,一时之间连她都难以完全想象。
记账、查账这等事,以往可是极少数经过专门培养、精通此道的精英才能胜任的。
在那些复杂繁琐的账目背后,究竟有多少好处悄无声息地落入了世家大族的口袋,外人根本无从知晓。
而这个看似简单的表格一旦问世,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基本上只要是识字且会简单算数的人,都能够依照表格的格式进行做账和查账。
如此一来,世家大族长期以来在账目管理方面所占据的绝对优势将被彻底打破。
再往长远了看,以后君主若要选拔任用人才,也不再局限于世家大族出身之人。
长久以来依靠世家大族维系的那种模糊、笼统的管理模式,将逐渐成为过去式。
曾经被世家大族把控的诸多领域,都会因为这个小小的表格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想到这里,黄月英脑海中突然闪过“春秋不在”四个字。
她心中一震,猛地站起身来,身姿挺拔,目光直直地看向魏正,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思索,还有一丝隐隐的担忧。
而魏正,脸上依旧挂着那抹淡淡的笑意,眼神清澈纯净,坦然地迎接着黄月英的注视。
良久,黄月英深吸一口气,道:“嘉儿、瞻儿,你们都先下去吧。”
闻言,邓嘉和诸葛瞻对视一眼,眼中虽满是疑惑与好奇,但也不敢多问,只得乖乖行礼,转身缓缓退下。
其他丫鬟等人也纷纷离去。
待他们的身影消失,黄月英单刀直入地问道:“忠贤,你究竟想做什么?
这表格看似简单,背后的深意我也略知一二,你莫不是打算搅弄风云?”
魏正深吸一口气,神色坦然,不慌不忙地开口:“师母,账目本就是为了记录各项事务,方便日后查阅和统计,自然是越简单明了越好。
以往那些账目,繁杂晦涩,层层嵌套,真正要查点什么,不知得费多少功夫。
我弄出这表格,就是想让账目变得清晰易懂,一目了然。”
黄月英闻言,眉头皱得更紧了,她走近几步,目光紧紧盯着魏正的眼睛,仿佛要将他看穿:“你知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那些世家大族,靠着这复杂的账目,不知谋取了多少私利。
你这一改革,可是动了他们的根基,他们岂会善罢甘休?”
魏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苦笑,而后语气坚定地说道:“我当然知道,正因为知道,所以我才来这偏远的地方做县长。
在这偏远之地,世家大族的势力相对薄弱,我才有机会推行这些变革。
若是在繁华的郡城,还没等我有所动作,就被他们打压下去了。
我从这里开始,一点点改变,就算前路荆棘密布,我也绝不退缩。”
黄月英柳眉轻蹙,眼中满是不解,轻声问道:“做事何须如此较真?
这世间事,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你这般执着,把这账目之事翻出来大动干戈,不仅会惹来诸多麻烦,还可能将自己置于险地。
以你的才学能力和祖荫,若是顺着这世道的规矩走,必定能平步青云,何苦去蹚这浑水呢?”
魏正脸上笑意不减,目光坚定地看向黄月英,认真说道:“师母,做事情恰恰就得较真。
老师若是不较真,大可投降曹魏。
先帝若是不较真,连荆州都不需要来。
眼下曹魏已有十州之地,大汉仅有一州,这个时候若还不较真,又哪里有一点成功的可能?”
黄月英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认真的魏正,一时间,竟有些恍然如梦。
恍惚间,时空仿若交错,往昔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诸葛亮的身影在她的脑海中愈发清晰。
局势危急、被迫逃往南方的艰难时刻,诸葛亮神色凝重,却目光坚定,在颠簸的路途上,还在为日后的谋划殚精竭虑。
每一个决策,每一次与众人的商议,他都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画面一转,又是前往益州的漫长征程。
那是诸葛亮第一次领兵,山路崎岖,蜀道艰难,可诸葛亮丝毫没有被眼前的困境吓倒。
他穿梭于营帐之间,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详细了解行军路线、物资筹备等情况,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仿佛只要他足够用心,就能开辟出一条通往胜利的光明大道。
平定南中的日子里,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面对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他没有丝毫退缩。
他认真研究当地的风土人情,制定出一个个巧妙的策略,以攻心为上,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为了给蜀汉的大后方带来长久的安宁。
而北伐中原的岁月,更是诸葛亮殚精竭虑的写照。
无数个日夜,他在营帐中挑灯夜战,审阅军报,排兵布阵,对每一次出征的计划都反复斟酌,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他认真对待每一场战斗,每一个将士,每一份粮草的调配,每一次与敌军的周旋。
黄月英也曾问过诸葛亮,为什么如此较真。
诸葛亮的回答的事情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这个时候若还不认真,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若是要浑浑噩噩一生,什么都留不下,那不如现在就死了。
如今看着眼前的魏正,那股认真劲儿,竟与诸葛亮如出一辙,黄月英的眼眶不禁微微湿润,心中满是感慨。
实际上,诸葛亮哪里收过这个弟子啊,他倾注心血的是马良、马谡、杨仪......,甚至是姜维。
至于魏正,那是看在魏延的面子上。
毕竟诸葛亮麾下真正能打硬仗的,也就是魏延了。
黄月英的眼眶微微泛红,视线有些模糊,却依旧牢牢地盯着魏正,喃喃低语,像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与遥远的诸葛亮对话:“继承你遗志的,却是忠贤这孩子。”
“孔明,你看到了么?
你虽然走了,可有人继承了你的志向。
他和你一样,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做事情一丝不苟,认真执着。”
黄月英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魏正身上,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像是在探寻他灵魂深处的力量:“他还比你年轻,比你聪明......”
刘禅和魏正隔空斗法的事情,她自然也清楚。
低语之中,黄月英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笑容里,既有对魏正的认可与期许,也饱含着对诸葛亮的无尽思念。
黄月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翻涌的情绪。
眼中的雾气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坚定与决然:“忠贤,你想怎么做?师母帮你。”
“弟子拜谢师母,”魏正执弟子礼,“师母,要推行这个记账法,有两个先决条件。
第一个是纸张必须要改良,要满足防虫防蛀的功效,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取代竹简和帛。
既然纸张的问题是防虫防蛀,那我们把黄蘖熬取汁液,然后用它来浸染纸张。
如此,纸张自然具备灭虫防蛀的功能。
第二个是印刷术。
嗯,印刷术,是我从印玺和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中得来的灵感。
既然名字和碑文印,那文章和这种表格自然也可以印。
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
然后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
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记账的表格,自然也可以印,到时候就可以把表格发下去,大家记账必须采用这种表格。”
闻言,黄月英瞪大了眼睛,她心中无语至极。
这小子为了查个帐,直接改良了造纸术,又发明了印刷术......
她略带奇怪的问道:“若是还没有发明,来找我倒也正常。
你都想好了,自去安排董厥他们去做就是,又来找我做什么?”
闻言,魏正哪里好说我怕你想不开,给你找点事做呢......其实很多事情的发明和改良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
这种事情落到黄月英这种有爱好有天赋的人手中,自然事半功倍。
但,魏正自然还有其他的想法,于是道:“师母,你且听我细细道来。”
(暂时:两章做一章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