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成渝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建议
内容摘要:促进成渝中部崛起是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突破口。亟须按照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求,发挥比较优势,着力破解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产业规模能级不高、重大基础设施及战略资源布局不足、毗邻合作平台支撑不强等矛盾问题,加快推动“重庆西扩、成都东进”,为两省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建议:一是构建“三横四纵”空间总体布局,建设国家战略大后方川渝合作先行区,促进城市特色化协同发展;二是共建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成渝高效特色农业带,打造国家战略产业备份基地、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夯实中部崛起的强支撑;三是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完善交通物流综合枢纽体系,提升物流网络服务水平,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枢纽;四是探索建立高效管理体制,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构建共建共享发展机制。
党的二十大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重大任务,2023年新春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把促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抓手和重要举措,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明确把成渝中部崛起作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突破口,赋予成渝中部地区新的重大使命,加快推动“重庆西扩、成都东进”,为两省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一、成渝中部地区的现实基础和差距短板
成渝中部地区资源禀赋突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承载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是双城经济圈互动协作的主战场。重庆渝西地区的江津、合川、永川、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等八区和川中自贡、内江、资阳、遂宁等四市处于成渝中部支撑地带,以川渝两省市6%的面积承载了15.5%的人口、创造了15.4%的GDP,是双城经济圈互动协作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推动成渝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有利于建设成渝相向发展的联结门户枢纽,全面夯实成渝相向发展和“两翼”协同发展战略支撑,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构筑我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畅通的经济联系主轴。但按照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成渝中部地区仍面临几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强,中部“塌陷”格局仍未突破
一方面,受重庆中心城区、成都“双城”市场性极化效应、虹吸效应影响;另一方面,受过去发展战略规划、重大政策支撑不足影响,成渝中部地区与核心城市之间差距不断拉大,成渝中部“塌陷”问题较为突出。一是经济规模和密度较低。2022年成渝中部地区经济总量1.32万亿元,占双城经济圈的比重由2020年的17.5%下降至17%。与“双核”之间差距不断拉大,GDP仅为成都的63.6%,较2020年下降1.4个百分点;与重庆中心城区的比值由2020年的1.17倍缩小至1.15倍。人均GDP、地均GDP分别仅为7.4万元、0.38亿元,低于双城经济圈8万元、0.42亿元的平均水平,远低于“双核”,经济集聚水平较低。二是人口集聚能力不强。2021年成渝中部地区常住人口1803.6万人、户籍人口2260.7万人,人口净流出达457.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57%,低于川渝两省市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密度525人/千米2,仅约为重庆中心城区的27%、成都的35%,成渝主轴资阳、潼南人口密度明显低于周边南充、广安等市,成渝相向发展和“两翼”协同发展的城镇连绵发展态势尚未形成。三是开发和建设模式转型压力大。地方财政支撑转弱、劳动适龄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现象突出,产业培育发展的支撑尚不足,过去传统的摊大饼、高负债开发模式难以为继,探索发展新路的难题与挑战严峻且紧迫。
(二)产业规模、能级不高,重要战略资源布局严重不足
成渝中部地区是川渝两省市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已经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消费品、先进材料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国防工业完备,在武器、特种车辆、直升机、特种装备、特种工程材料等军品和汽车关键零部件、齿轮生产、增压机、发动机等民品领域具有较强基础。然而,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规模化、集群化水平不高。一是优势产业规模不大。成渝中部地区各区市缺少产值规模超千亿的产业集群,仅永川、璧山分别拥有1个500亿级汽车产业集群,内江拥有1个超500亿级钒钛产业集群。优质企业偏少,尚无500亿级企业,重庆渝西地区100亿级企业仅3家、领军“链主”企业仅10家,占全市比重仅10%左右;四川制造业50强企业中,川中四市仅有7家。二是产业能级不高,转型升级不快。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以零部件配套为主,缺乏总装集成产业,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新兴产业发展不足,重庆渝西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不足20%,数字经济较为薄弱。创新支撑不强,2021年R&D经费投入强度仅为1.43%,低于双城经济圈(2.22%)、重庆(2.16%)和四川(2.26%)平均水平,合川、资阳均不足0.6%。三是重大基础设施、战略资源布局不足。对外通道依然不畅,仅建成成渝、绵遂高铁内泸段2条高铁,尚无出川出渝的高铁通道,铜梁至今未通铁路。水资源、能源供给设施布局不足,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问题并存且较为突出。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布局有待强化,尚无航空、铁路、港口等口岸,国家级开发区数量(9个)仅占川渝两省市总和的25%,合川、大足、铜梁、潼南、资阳等区市尚无国家级开发区。 2021年成渝中部地区主要创新指标情况见表1,成渝中部地区开发开放平台情况见表2。
表1 2021年成渝中部地区主要创新指标情况
数据来源:2021年重庆市科技投入统计公报、2021年四川省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表2 成渝中部地区开发开放平台情况
(三)毗邻合作平台能级不高,一体化发展机制建设较为滞后
自川渝两省市提出打造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以来,地处成渝发展主轴的遂潼、资大、泸永江、内荣4个合作平台加快建设,11个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提速建设,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区域市场一体化等改革事项稳步推进,但综合发展能级依然不高,对成渝中部地区崛起的支撑不足。一是综合实力不够强。4个合作平台总面积3.76万平方千米,占双城经济圈的20.3%,2022年经济规模总量约1.15万亿元,仅占双城经济圈的14.9%;人均GDP约6.74万元,低于全国8.57万元的平均水平,地均GDP约3073万元,低于双城经济圈4000万元的平均水平。除泸永江外,其余平台2021年均是常住人口净流出区域。二是缺少“主心骨”城市。4个合作平台缺少产业能级高、要素集聚强、带动力大的城市,承接成渝“双核”部分功能外溢和产业转移能力不足,传递辐射周边能力较弱。如泸永江平台中泸州、江津经济和人口规模高于永川,但人均GDP、地均GDP、人口密度均低于永川。三是一体化发展机制建设滞后,抱团发展不足。省、市级层面对产业布局、重大设施布局缺乏系统谋划和统筹考虑,奖惩机制不健全,区域间围绕优质产业项目、创新资源、人力资源等竞争依然激烈,存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重复建设,未实现区域间协同、产业间赋能。成渝中部地区毗邻合作区域基本情况见表3。
表3 成渝中部地区毗邻合作区域基本情况
续表
数据来源:GDP为2022年数据,来源于重庆、四川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余指标为2021年数据,来源于重庆、四川2022年统计年鉴。
二、推动成渝中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建议
(一)构筑一体化发展空间布局,打造成渝中部地区发动机
加快构建集约紧凑、功能完善的网络化区域空间格局,合力打造现代化城市群协同发展样板区,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一是布局“横向”三大特色发展走廊。沿成渝综合运输通道集聚产业与城市功能,谋划北部合潼遂、中部璧大资、南部江永内三大横向特色发展走廊。合潼遂发展走廊,聚焦发展先进材料、清洁能源、资源再生利用、现代农业等产业,打造北部生态经济走廊;璧大资发展走廊,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中部产业创新走廊;江永内发展走廊,提质发展新一代信息制造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国防军工、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南部科技创新走廊。二是布局“纵向”四大特色发展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三环高速、潼荣高速、沱江航道等交通优势,构建沿长江、合铜永、潼大荣、资内自四大纵向发展带。沿长江发展带,支持江津、永川联动泸州、宜宾,共建长江上游航运枢纽、铁公水空多式联运网络,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枢纽主承载地。合铜永发展带,以重庆三环高速公路为纽带,打造南北串联川东北、川南、黔北广阔腹地的融合发展带,有机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潼大荣发展带,依托智能装备、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共建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新平台。资内自发展带,加快内自同城化发展,联动资阳,打造为成渝地区现代产业配套基地、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引领示范区。三是打造国家战略大后方川渝合作先行区。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经验,在重庆荣昌和四川内江隆昌毗邻地区规划打造约600平方公里跨区域协同先行启动区,以双昌大道为轴线建设60平方公里核心区,高水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试验、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率先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到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探索在规划管理、生态管理、土地管理、投资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政策、公共信用管理等领域协调联动、托管建设、共同实施体制机制。四是促进城市特色化协同发展。构建“3+3+6”城市发展体系,做大做强永川、合川、内江,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反磁力中心”。推进江津、璧山与重庆中心城区以及资阳与成都同城化发展,分别建设成为重庆中心城区、成都的重要功能区。推进荣昌、潼南、铜梁、大足、遂宁、自贡放大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建设成渝相向发展的支点城市。
(二)“四链”融合打造万亿产业集聚区,夯实中部崛起强支撑
聚焦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四川“3+4+4+N”现代制造业新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服务打造新时代战略大后方基地,增强先进制造业备份、战略物资储备运输、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三大功能,构建万亿级优势产业体系,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一是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培育打造重庆永川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潼南油气新材料、铜梁高端装备、合川生物医药、大足特色消费品、荣昌新一代电子信息和自贡新能源、内江钒钛产业、资阳汽车制造、遂宁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1000亿级产业集群,构建“千亿级高新区、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企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瞄准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方向,培育生命科学、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二是建设国家战略产业备份基地。强化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供应链、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备份,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成渝中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备份基地,打造关键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区域总部集中承载地,在通信、算力、金融与能源等领域,率先形成一批基础设施异地备份项目示范。三是建设重要战略物资储备基地。按照平战结合、有备无患、适度冗余的原则,加快建设长江中上游粮食储备基地、石油储备库、天然气储备基地、电煤储备基地,以及铁矿石、铜矿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四是共建成渝高效特色农业带。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实践样板,构建柠檬、蔬菜、生猪、特色水果、茶叶、火锅食材等具有川渝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围绕“潼南绿”“荣昌猪”“铜梁柚”“合川鲜”“永川茶”“大足枇杷”“璧山兔”“江津花椒”“安岳柠檬”“内江甜城味”“遂宁鲜”“自然贡品”等,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农产品加工基地。
(三)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枢纽,扩大面向欧亚、东盟开放
以提升内联外通水平为导向,围绕“三横四纵”一体化发展空间格局,积极谋划加密补齐成渝中部地区“公—铁—空—水”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枢纽节点功能,强化枢纽协同联动,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枢纽经济。一是构建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围绕三大横向特色发展走廊建设,提速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建设,研究论证渝自雅、渝遂城际等铁路,推进大内、铜安、永自、成渝高速扩能、渝遂高速扩能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畅通涪江航道。围绕四大纵向特色发展带建设,提速推进渝昆高铁、渝西高铁建设,推动渝贵高铁开工建设,研究论证渝宜(宾)铁路,推进江泸北线高速公路建设,畅通长江、嘉陵江、沱江航道,推动珞璜港、宜宾港、泸州港、朱沱港等港口联动发展。二是完善成渝中部地区一体化交通物流综合枢纽体系。构建以重庆新机场为核心,以永川临江—朱沱港、江津珞璜港—小南垭—巴南南彭、合川渭沱港—黄泥坝为重点,以大足站、荣昌广顺场站、铜梁北站、潼南站等节点为支撑的“1+3+N”多层级一体化交通物流枢纽体系。强化遂宁、内江、自贡等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衔接带动作用。三是提升物流网络服务水平。优化加密班列班车开行,支持探索资源整合共享,提升物流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构建多式联运体系。加密开行江津中老、中欧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结合市场需求开行永川、大足、合川、内江等地区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和国际铁路联运班列,扩大班列覆盖范围。发挥自贡中欧班列川南组货中心和“蓉欧+”东盟国际班列自贡基地作用,加强货源组织,推动成渝中部地区优势产品“走出去”。四是规划布局现代枢纽经济。强化物流节点与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提升区域内国家高新区、国家经开区产业发展能级。推进资阳临空经济区建设,适度超前规划重庆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统筹考虑璧山、永川、江津城市空间协同布局临空经济区。
(四)创新一体化高效管理体制,构建共建共享发展机制
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坚持立破并举、系统协同、畅通循环、共建共享原则,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探索建立规则制度统一、市场设施联通、要素自由流动、共建共享发展的一体化政策体系与体制机制。一是探索建立高效管理体制。围绕促进成渝中部地区一体化发展,在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四川重庆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等合作机制之下,探索建立成渝中部地区“联席会议+实体化运作办公室”运行机制,全面统筹协调成渝中部地区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重大事项。二是深入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进统一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统一开展产业招商引资,共同编制统一产业指导目录和产业地图,实现“规划一幅图、全域一张网”。探索统一生态环境标准、统一监测体系、统一监管执法的生态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跨区域统筹土地指标、盘活土地资源的管理机制。创新一体化统计标准体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指标核算机制。探索跨区域成本共担、利益共享财税分享机制,探索共建产业园区模式。创新一体化公共服务政策,全面实现服务项目、事项内容、保障标准统一。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主研:易小光 丁 瑶 邓兰燕 李 林 郑秋霞 王志军 邱 婧 简华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