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阑醉:昆曲京剧中的风雅与热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桃花扇

桃花扇

“访翠、眠香”两折,才子佳人一见钟情。侯方域赠李香君折扇一把以为定情信物,题诗曰:

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周围看客便问:“俺们不及桃李花罢了,怎的便是辛夷树?”有答曰:“辛夷树者,枯木逢春也。”如果说侯方域等“复社四公子”及明末士人群体都是辛夷树的话,李香君等“秦淮八艳”便是东风桃李花,而不论从立场、识见、气节还是行为上看,这些“辛夷”果然多不及“桃李”。

李香君崇高的品格和不屈的性情,在接下来的“却奁”一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当她知道杨文骢为侯方域准备的妆奁乃是奸党阮大铖所办时,立刻责备侯朝宗:“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此番见地已是侯方域所未及,香君随即拔簪脱衣,唱道:“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这又是何种血性,何等骨气!侯方域连连赞誉,称之为“畏友”,二人退了妆奁,让阮大铖的热脸贴了冷屁股,生生吃了碗闭门羹。

既得罪了那些奸党,香君便已超出平凡女子一层境界,事实上成为“复社”中人。于是接下来陆续上演了“拒媒”“守楼”“骂筵”等精彩戏段,香君不惜身躯一撞,乃至血溅桃花扇,成就千古美名。香君以生命诠释自己的人格与爱情,告诉人们何谓“布荆人,名自香”。在我看来,这个小女子真似兰花一样。时人余怀在他的《板桥杂记》中这样描写李香君:“李香,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宛转,调笑无双。”这是多么俊俏可爱的女子,更因其性情和品德而宝贵,远胜于庸脂俗粉万倍千分。

余怀又言及自己向李香君赠诗,同游文士魏学濂题诗于壁、杨龙友绘兰石于左,这又正是明末崇尚情欲的清流文人所好为的家常事。其中绘兰石的杨龙友,也便是戏中就着香君的血痕写就一纸桃花扇的杨文骢。所以,《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在《凡例》中说:“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此话当属实情。

戏曲家吴梅评:“用故事最胜者,莫如《桃花扇》;用臆说最胜者,莫如《牡丹亭》。……二书一实一虚,各极其妙。”《牡丹亭》自是极妙,但以思想性而言,当以《桃花扇》更重。

《桃花扇》写黍离之悲,又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亡国之痛。结尾处,孔尚任让张道士喝问侯方域与李香君“国、家、君、父”各在哪里,惊醒二人,双双入道。这样的结局,于剧中主人公,自是无限的遗憾;于明代剧作家而言,又似是一种惯行。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剧中人的结局也无外乎是遁世,或仙或佛。这是现实里作者一种无奈的选择,其背后反映了儒家信仰的危机,其实是儒学立国基础的动摇和儒家精神理想的破灭。

黄宗羲撰《明夷待访录》,言君臣大义,否定了“家天下”的思想:“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种思想追溯其源头其实孟子已有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晚明时期,经历了剧烈家国变故和社会动荡的人们,对于“君轻民贵”的感悟更深刻而尖锐了。孔尚任以浓墨重彩之笔着力渲染刻画柳敬亭这样的民间艺人、李香君这样的青楼女子,也正是“民贵”理念的体现。

相应地,伴随着整个儒教体系涣散的,是士人阶层的没落。晚明之后,再无士人。当年的明末“复社四公子”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身在秦淮河,心系金銮殿,把天下之兴亡仍寄望于朝廷,而其人却不离风月,无怪乎“书生造反,十年不成”。钱谦益与柳如是、冒辟疆与董小宛、侯方域与李香君,只留得风流无数,无关乎社稷风云。倒真不如我行我素的女子,存一柄桃花扇,香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