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北京市就业的影响与应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与应对研究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力并渗透进动力的工具,通过外部大数据、算法模型和算力建立的机器模仿人的思维、感知、认知、情感和行动的机器表达系统,在工作场所和社会扮演特别的角色及在广泛应用场景中实现特定目标任务。人工智能主要涉及人工智能芯片及传感器,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生物特征识别、新型人机交互、自主决策控制等核心算法,细分行业应用及系统集成等环节。人工智能作为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人工智能作为使能技术,已成为赋能企业提高运营效率、节约经营成本、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的新动力。

(一)推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成为国家战略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已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发布战略、强化部署,抢占人工智能竞争制高点,加紧出台了系列人工智能战略规划和政策。例如,美国的《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标准战略》、欧盟的《2030年数字指南针:数字十年的欧洲之路》,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维护国家安全、提升国家竞争力、保持技术领先优势的重大战略,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自2017年以来,从国务院到各部委密集发布了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规划和支持政策,将人工智能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见表1-1)。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2017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4月,教育部制订了《高等学校引领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快构建高校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需求的能力。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社会发展的加速器。2019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应用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特点,探索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的路径和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2019年8月,科技部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有序发展。自《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至2018年底,我国已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了26项人工智能专项扶植政策;6个地级市发布了6项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8个区(县)发布了10项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11个产业园区发布了11项人工智能专项扶持政策。

表1-1 我国人工智能战略规划及政策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相关政策整理。

(二)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窗口期”

在北京市着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发展人工智能等十大高精尖产业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产业也成为北京市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2016年以来,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见表1-2),当前北京市人工智能正处于发展的政策红利期。2016年4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促进中关村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以建设中关村全球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为发展目标,深入推进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前沿领域融合创新,推动智能机器人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2017年10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布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对未来三年中关村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系统的规划与部署,促进中关村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2017年12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出台了《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涌现一批特色创新型企业,创新生态体系基本建立,初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北京市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通过“三城一区”构建“原始创新—基础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人工智能创新链条,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中关村科学城以原始创新为核心,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源地和创新型企业集聚地。未来科学城成为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区,怀柔科学城成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的突破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为了积极抢抓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重大机遇,促进中关村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2018年11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了《北京智源行动计划》,支持科学家勇闯人工智能科技前沿“无人区”,推动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引领人工智能学科前沿和技术创新方向,推动北京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学术思想、基础理论、顶尖人才、企业创新和发展政策的源头,支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2019年2月,我国首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北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紧接着科技部发布了《关于支持北京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函》,积极支持北京推进试验区建设,并协调研究解决相关政策问题。综上所述,近年来北京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在产业环境营造、推动技术创新、资金支持、人才服务等方面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将在当前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

表1-2 北京市人工智能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课题组根据相关政策整理。

在国家战略的前瞻引领、北京市政策红利的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的强力牵引下,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相关报告显示:到2020年,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对相关产业带动规模超过5000亿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拥有人工智能企业4084家,居世界第二位,其中北京市拥有人工智能企业1084家,占全国人工智能企业数的近30%。北京市拥有人工智能相关人才近4万人,占全国近60%。我国14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中,半数由北京市企业建立。我国是人工智能专利布局最多的国家,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达到13万余件,其中,中国、美国、日本三国相关专利申请量累计占比超过全球的80%。

(三)北京市人工智能将迎来打造高质量就业的“机遇期”

北京作为首都,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定位,致力于建成世界领先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目标,以及“双碳”目标、“减量发展”的约束条件,决定了北京市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就业问题,北京市的就业问题不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致力于追求“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北京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全面提高就业质量”的目标,而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就业创造效应将成为北京市全面提高就业质量的巨大机遇。同时,人工智能的就业质量提升效应会带动收入水平提高,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将成为北京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因此,探索一条人工智能发展创造高质量就业的“北京之路”将成为北京市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思路。

(四)人工智能发展引发就业结构性变化

随着北京市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其通过改变劳动形态、工作方式和劳动过程,必将给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北京市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就业的结构性变化,引发了人们对“机器换人”的担忧和技术失业的恐慌。首先是对行业就业的影响。一是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如燕山石化的DCS系统替代8000人左右;曲美家具的3D五轴数控机床,智能化喷漆技术、数码打眼等,替代1000人左右。二是对服务业就业也产生影响,如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银行业的量化交易与智能投顾、风险防控、安防与客户身份认证、智能客服、精准营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知识技能要求和收入均产生影响,特别是对柜员类、客户营销类职位的影响较大,引发工作内容的显著变化,短期内会增加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量,如技术培训、系统解释和系统维护等。银行业不断涌现“无人银行”,如中国建设银行宣布国内第一家无人银行正式开业,无保安,取代的是人脸识别;无大堂经理,取代的是服务机器人;无柜员,取代的是智能柜员机。海底捞智慧餐厅采用智能配菜系统使后厨人员减少90%,传菜机器人代替传菜员,但直接面对顾客服务的岗位和数量并未明显减少。美团大脑大大提升了订单和骑手的匹配效率,无人配送机器人解决了骑手“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其次是对一些职业产生较大影响,如客户服务,人工每天最多接听200个电话,机器人每天接听至少1万个电话,极大地减少了客户服务行业的用工量。随着机器翻译、语音识别、自然语义技术的应用和相关产品的推广,对翻译、同声传译、速记、新闻播报等职业造成较大冲击。最后是对岗位的冲击。冠致智能工厂采用智能生产线前每条生产线需要2000人,采用后每条生产线需要200台机器人和200名工人,生产一线岗位减少90%,而研发设计、销售岗位则增加。大兴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后,大规模使用人脸识别、语音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值机、托运、安检、登机全程“刷脸”;虚拟人像机器人“小兴”通过语音交互对话帮助旅客查询;智能旅客安检系统实现行李和旅客的准确绑定,安检效率提升40%;大数据精准画像提供私人定制服务,智能标签实现行李全流程追踪,智能视频分析主动识别安全风险。上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机场值机柜员、安检人员、问询服务人员岗位产生很大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对北京市的行业、职业和岗位的替代与结构性冲击将会越来越普遍。那么必须回答我们面临的“人工智能将给北京的就业带来何种影响,影响是否显著,程度如何?以什么样的方式和路径产生影响?不同阶段的影响有何不同?”等现实问题。

(五)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破坏效应

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就业既有正向的创造效应,也有负向的破坏效应,如失业、技术进步引致的心理恐慌,收入不平等加剧等问题。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仅是改变工具不同,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对人类劳动世界的冲击将更加复杂,可能带来三种影响效应,即“吞噬替代效应”、“工作重塑效应”和“人机共生效应”,其中“吞噬替代效应”将引发失业现象。“吞噬替代效应”是指对人的劳动的完全替代,人工智能不仅对中低技能劳动形成替代,如会计、制造业生产线工人、卡车司机;同时,由于人工智能具有自适应、自学习、自主决策能力,对高技能的工作也形成替代,如放射科医生、金融分析师等。“机器换人”“技术失业”引致社会心理恐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带来的就业极化现象凸显带来的收入不平等加剧。这些负向影响如不加以关注必将引发社会问题,不利于首都的和谐稳定。同时,负向影响也会造成劳动力市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矛盾,需要着力解决。

本书拟从人工智能产业与劳动力结构动态匹配的视角,较为系统地分析人工智能对北京市就业的影响现状,厘清具体涉及哪些细分行业领域、职业和人群,影响程度如何?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机理是怎样的?人机共生情境如何发挥人与机器各自的比较优势,未来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如何制定政策目标及体系化的政策措施来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破坏效应和创造效应,协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北京市经济增长及就业质量提升。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问题,理论上属于就业理论范畴。本书进一步拓展理论研究范畴,将就业理论置于更宽泛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宏观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建立“技术—产业—就业”互动的整合理论分析框架,从产业与就业动态匹配的理论视角,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的现实情境,对北京市人工智能的就业影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产业与就业动态匹配、协同发展的策略。因此,本书的理论意义之一在于拓展和丰富技术进步下的就业相关理论。

本书从宏观的产业与就业互动、微观的企业、人机协同情境三个方面开展就业影响机制及路径理论研究,旨在突破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研究中只见结果不见过程的理论困境,有助于揭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机制的“黑箱”,拓展人机关系对就业的影响,丰富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理论,弥补现有文献研究的理论困境。本书根据北京市的情境变量对就业模型进行改进,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水平、产业结构变动、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动的交互作用三个模型,扩展了就业理论模型,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更贴近中国现实的就业理论。同时,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就业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心理冲击程度理论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是对以往仅关注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总量、结构的影响,不关注就业质量与劳动者心理感受和心理冲击的突破,使研究更加人本化。本书对人工智能影响北京就业总量以及影响的行业、职业、波及人群、作用方向及程度、未来趋势进行研判,能够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经验证据。

综上所述,本书通过把握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与就业关系互动的发展脉络,从理论层面深入分析技术进步引致的产业发展与就业的互动关系,以及影响机制,是对现实情境就业理论的延伸和拓展。

(二)实践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简单、重复性,不需要复杂思考就能完成决策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如证券交易员被人工智能系统取代,汽车将不需要人员驾驶,翻译的工作将逐渐消失,这些可能产生的失业问题需要有解决方案。同时,人工智能必将创造大量新的工作,让更多的人可以转换到新的岗位。劳动者如何实现知识技能和工作转换,人与智能机器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工作?如何疏解技术进步引致的心理恐慌?如何消弭因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带来的收入不平等加剧等负面效应?……这些问题都需要尽早开展相关研究,拿出解决方案。这将对提前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负面冲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在对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历史考察和国内外比较研究,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及对就业的影响现状分析基础上,从产业角度测度当前技术进步水平及未来趋势,从人的角度测度当前人工智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总量、分行业就业量,预测未来劳动力供需及缺口,测度心理冲击程度,为制定精准的劳动力市场匹配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为制定阶段性的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政策目标奠定了实证基础。

本书提出促进技术进步方向与劳动力技能结构相匹配的策略,以及与未来就业趋势相协调的劳动应对政策,为相关政府部门,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地方政府制定产业、就业、社保的协同政策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本书立足人工智能产业与就业动态匹配,以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的就业结构矛盾为出发点,剖析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现实问题,结合实证分析,试图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就业动态匹配的劳动政策应对体系,目的是提前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负面冲击,以及推动北京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劳动者就业质量同步提升,提供决策参考,对提前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负面冲击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