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茅茶庄首户雷逢春
雷逢春,名雷朗然,原为云南石屏县人,约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卒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在思茅厅设海关为通商口岸后,由石屏迁徙思茅定居。雷逢春为思茅县第一届商会会长,民国十年(1921年)任云南省第三届省参议员。据地方志和云南文史有关资料记载,雷逢春住在原籍石屏火烧铺的雷氏已形成了一个大家族。雷逢春的长子雷恩溥考中进士,石屏老家曾升斗挂匾祝贺,后来其子出任四川丰都县令,雷逢春被称作“雷老太爷”,其妻李氏被封“恭人”。雷逢春当年之所以携家小到思茅,是因为看重这里是对外通商口岸,想在此大展宏图。他初营小百货,后发展成为思茅茶庄的首户“雷永丰茶庄”。清末民国初年,思茅茶业进入了兴旺发展时期,思茅本地的茶靠勐腊、易武、倚邦、勐海一带供给,在思茅加工揉制成形后出售。“雷永丰茶庄”就开在当时思茅海关的隔壁,即今红场一带。茶庄自制紧茶、沱茶、七子圆茶以及少许用作贡品的葫芦茶。次子雷恩熙是其得力助手。需逢春出任县商会会长时,逢茶叶上市时节便邀请各商家开会定价,把握市场价格,使茶叶以较合理的价格在市场营销。他每年还主持“茶祖会”祭祀活动。他的茶庄所制的茶特别注重原料、配方、制作工艺和包装。开茶制作季节,茶庄按指定茶区收足原茶,备好柴火,对拣茶、配茶、蒸茶、揉茶、凉茶等一系列工序都严格把关,做到料真、货足,名不虚传。他还在昆明设有茶业销售点“杨福济”。民国十年(1921年),雷恩熙去世,雷逢春一人操持茶庄到民国十五年(1926年)去世。后来茶庄被分成子、婿两家,直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前后逐渐衰落。以当年思茅茶庄年销茶量5000担左右计算,雷永丰茶庄年销量应当在千担左右,约占1/5。在思茅20余家茶庄中,雷永丰茶庄被公认为首户,亦被列为云南八大茶号之首。雷逢春在清末民初为思茅普洱茶制作、销售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