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文化与“世界茶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茶树起源的摇篮在思普地区

木兰是被子植物的代表,茶树起源于第三纪宽叶木兰,这已为学术界所公认。著名的景谷宽叶木兰(新种)化石,于1978年正式由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描述发表。该化石发现于思茅地区景谷盆地芒线,时代被定为渐新世,是第三纪“晚”渐新世植物群遗迹,距今约3540万年。因为是以宽叶木兰(新种)为主体的植物群化石,所以在地质古生物学上被称为“景谷植物群”,并仅见于景谷盆地,也是我国少见的渐新世植物群。继之后,云南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所又在景谷芒线重测了该剖面,并于1982年将其命名为“三号沟组”,地层厚度大于1592米,时代修改为“早”渐新世。

古木兰是被子植物之源,在分类学上是山茶目、山茶科、茶属及茶种的老祖宗。我国地质古生物学家何昌祥教授研究指出,景谷植物群中发现的化石共有19科25属36种。[2]我国的木兰化石只有两个种:一是宽叶木兰(新种),只产于云南思茅地区的景谷,其时代为第三纪晚渐新世;二是中华木兰,产于云南思茅地区的景谷县、澜沧县、景东县,以及临沧地区(今临沧市,后同)的沧源县、临沧县(今临翔区,后同),保山地区的腾冲县(今腾冲市,后同)和德宏州的梁河县,共7个县。中华木兰较宽叶木兰晚,时代为晚第三纪中新世。发现于景谷盆地芒线的宽叶木兰(新种)茶树始祖化石叶形大,呈倒卵形,长6.4~11.0厘米、宽3.4~5.0厘米,顶端缺失。但从叶形轮廓看为钝圆,基部楔形收缩状,叶缘全缘,中脉粗壮而直,侧脉6~7对,近对生或互生,以50°~60°从中脉生出,向前弧曲;近边缘处的三次脉向外分出,并与外侧的侧脉末端连接,形成环结脉序;其他三次脉垂直于侧脉,彼此平行,形成长方形网格。何昌祥教授从古木兰与现代茶叶片真叶形态特征、宽叶木兰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与野生大茶树群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地理分布区系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后认为,二者极其相似,又同属热带—南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气候的喜酸山地植物,表明其间的确存在不可忽视的近缘和遗传关系。因而,他认为生长在云南西南部的野生大茶树,有可能由本地区第三纪宽叶木兰经中华木兰进化而来。同时,在未遭受第四纪更新世多期毁灭性冰川活动袭击的环境下,茶树得以生存和发展。云南思茅地区景谷芒线埋藏的最早的宽叶木兰化石的出土,为引证茶树的最原始产地在滇西南地区增加了古植物依据。云南东部、东北部地区师宗、昭通、大关等地,虽有野生大茶树,但尚未发现第三纪木兰化石的任何迹象,故上述地区和滇川黔交界的云贵高原,包括大理感通寺等地的野生大茶树,都是第四纪冰川后期由滇西南地区向四周自然迁徙、辐射和靠其他媒介传播的结果。

早第三纪渐新世3540万年前的云南景谷宽叶木兰(新种)化石(黄桂枢提供)

何昌祥教授研究指出,云南省西南部是其唯一最晚结束海相沉积的区域,大约以澜沧江断裂为界,其东为扬子地块属欧亚大陆,其西为保山临沧地块属岗瓦纳大陆,二者拼合于中三叠世末期。云南省西南部几经由岗瓦纳大陆分离出的微板块拼合、碰撞和俯冲,伴随抬升、褶皱和断裂活动频繁,形成滇西南区数量众多、星罗棋布、大小不等的中小型高原山间盆地和高山峡谷。进入渐新世晚期,由于气候自干燥向暖湿转化,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兴起和迅速繁衍,宽叶木兰终于在景谷盆地周围突变新生,并伴生有数十个科属和大量新种子植物化石出现。到了中新世中期,气候变得更有利于被子植物的栖息繁衍,比较原始的宽叶木兰很快向高一级的中华木兰演化,并传遍哀牢山以西、北回归线附近地带,形成中华木兰产地多而集中的中心地段。由此再向四周辐射:向东传至浙江嵊县(今嵊州市,后同)、河南南阳、山东山旺;向南海南岛和东南亚也有关于中华木兰化石的报道。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沧源芒回一带宽叶木兰与中华木兰共生现象进行分析,使古木兰植物向西和西北方向的迁徙路径更为清楚,有由梁河经盈江越过缅甸密支那盆地进入印度阿萨姆地区之势。何昌祥教授由此推论,印度阿萨姆地区和中国云南、贵州、四川交界地,既不具备第三纪木兰植物地理区系条件,又缺乏古木兰自身演化体系,因此上述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之说,均不成立。

时代较晚的中新世中华木兰化石产地主要分布在哀牢山山脉以西,横断山脉倾伏地段以南,北纬22.5°~25°的景谷、景东、澜沧、临沧、沧源、梁河、腾冲7县(市),几乎为北回归线所平分,并横跨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三大水系。其分布特点:一是化石产出海拔位置较高,在913~1400米;二是分布集中,除上述7县(市)境外,云南各地均未见木兰化石踪迹;三是木兰化石分布范围正好与野生大茶树分带重叠,这绝非偶合。由于古时气候转化,第三纪渐新世晚期,被子植物迅速繁衍,宽叶木兰终于在景谷盆地突变新生,并伴生有多科属种和大量新种子植物化石,地质古生物学界把滇西南地区近北回归线,有高原、盆地和山地,以木兰为主体的常绿乔木型植物群为代表的“三位一体”的生态环境和古地理环境的综合效应,称为第三纪木兰植物群地理分布区系。与现代对比,除因人类对原始植被的破坏而引起的气温、降水量等有较小变化外,与第三纪基本保持平衡。同时,第四纪更新世的多次冰川活动尚未波及本区,许多在第三纪发展起来的植物树种一直被遗传至今,并得以继续发展,新生树种不断出现。专家推论,茶树是在这个特殊的第三纪木兰植物地理区系中,由宽叶木兰经中华木兰演化的结果。因而,地质古生物学术界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我国云南省西南部,而且是我国独一无二的茶树原产地。

笔者由此认为,我国出土茶树始祖宽叶木兰(新种)化石的唯一地点在思茅地区景谷盆地芒线;发现中华木兰化石的地点在思茅地区的景谷县煤厂、景东县田心、澜沧县勐滨等处;世界上至今存活树龄最老的野生型古茶树在镇沅千家寨和勐海巴达;万亩野生型茶树群落,在哀牢山与景东县相连的镇沅九甲千家寨;古老的黄草坝、顺南、大黑龙塘、大中山、大绿山野生大茶树在景谷县;帕令黑山野生大茶树在澜沧县;地球上唯一存活的千年过渡型古茶树“活化石”在澜沧县邦崴;布朗族先民种下的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林在澜沧县景迈、勐海南糯山;花山大茶树在景东县花山。这些可称为“茶之源”的地方均在思普地区,属于“第三纪木兰植物群地理分布区系”区域。思普地区具有茶树原产地三要素:一是有茶树的原始型生理特征;二是有古木兰和茶树的垂直演化系统;三是属第三纪木兰植物群地理分布区系。学术界认为,茶树原产地应是三要素的总和且缺一不可,这些条件思普地区均已具备。学术界还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必定有原始型野生大茶树;反之,有原始型野生大茶树的地方因无古木兰和茶树的垂直演化系统,所以不一定就是茶树的原产地。因后者是受植物自然迁徙规律和其他传播媒介影响支配形成的,故可以说,思普地区是茶树起源的摇篮,这里有第三纪景谷宽叶木兰(新种)茶树始祖化石,有景谷、景东、澜沧中华木兰化石,有镇沅、勐海、景谷、澜沧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活化石”物证。茶树起源在哪里?古人没有见过的,古书没有记载或记载失误的,通过科学考察和研究,我们自20世纪末至今来论述补正它,这可以说是对普洱茶文化“寻根问祖”的记载了。2013年5月25日,国际茶叶委员会将“世界茶源”牌匾授予普洱市,便可以说明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