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魂穿阳谷县令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章 东平府董平

朱贤挥挥手。

这差别就出来了,唐绘起码在拍马屁上面没有吴用拍到点子上。

“吴押司被本官派出公干,难民安置之事,你需多多上心。若是能将这两万难民全安置在县内,大考之时本官也能在上官面前长脸。”

心知此事关乎朱贤官途,不敢不上心,面色一凝,拜道:“小人省得,请恩相放心,此番此不让恩相失望。”

朱贤也知唐绘是个懂事的,心知大考的重要性。朱贤点头,对唐绘也放心:“如此最好,汝也知最近东平府不太平,有一伙贼人连番攻破范县、寿张,杀官造反。知府大人为此焦头烂额,已经上书朝廷请派兵征讨。东平府今年大考必定垫底,若是本官能凭户口大增入上官的眼,当记你首功。”

唐绘大喜过望:“多谢恩相提携!”

朱贤升官,他作为体己人,不也是鸡犬升天,水涨船高?

若是能借此去了末流官,那也是光宗耀祖的喜事!

朱贤又手书一封,厚着脸皮遣人送去东京。

同科进士不少人都在东京任职。科举前,朱贤也曾在文会上结识了许多青年俊杰,又有同科之情,朱贤厚着脸皮请其在大考中为朱贤说情一二,也是极好的。

更重要的是这次大考,以东平府如今的状况,朱贤必定鹤立鸡群,这才有脸皮去东京请托。若是朱贤为官平平无奇,无甚功绩,怎好如此轻易就浪费掉同科情谊?

须知一榜进士多达三百人之巨,那自然也是天才和天才,庸才配庸才。没有政绩,哪有那么多同科情谊给你随意浪费?

朱贤新官上任,也不求这次大考能升官,能在东京露个脸都是许多人求之不得的好事。

将信件再三斟酌,确定没有不妥,便叫人快马送去东京。

两世为人,虽然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但那个同科对于朱贤来说到底还是个陌生人,朱贤也是脸皮不够厚,交过信件,老脸一红。

只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朱贤深知以他的身份背景,想要有所作为就得厚着脸皮将能用上的资源都用上。

世事无常,谁能说得清楚?

说不定这个同科日后也能求到自己身上?

你请托我,我请托你。同党不就是这样出来的吗?

这事在这个年代也属正常,只是朱贤到底是个现代人,来到大宋满打满算不到半年,一时心态上还转变不过来。

信件送走之后,朱贤深思一番,确定以如今东平府的状况,是自己上位最好的机会。

其中最关键的便是一定不能让西城所李彦来到阳谷,否则阳谷被他一顿祸祸,不仅这么好的机会会白白浪费,更是会让许多人永远闭眼在这冰天雪地里。

李彦还在范县祸祸,那里有许多人都跟武松上了梁山,留下许多无主田地,足够李彦吃许久时间。起码得三四月份他才能处理完范县,时间足够,再到朝廷派兵征讨梁山,已经是下半年的事儿了。

到时朱贤说不定已经找到了鲁智深?

加上梁山有半年时间练兵,到时不管朝廷派谁来,梁山也能抵御一二。

实在不行,朱贤肯定不会坐视朝廷打破梁山,擒杀武松。说不定到时朱贤直接率领阮氏三兄弟抄起大军,破朝廷大军后路,从此上山落草,一了百了。

当然,不到万不得已,朱贤实在不想上山。如今大宋虽气数将尽,但毕竟已有天下一百余载,人心归复。有个官身,很多事情都好办了许多。

再说,也不能浪费了进士的身份不是?

一榜进士,那可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升官都比别人快很多。

……

东平府。

府衙。

知府程万里这半个多月都没睡个好觉。先是西城所弄出来的难民一股脑涌进东平府治内,许多县城请求粮草支援。

后又来了个大寇,纠集难民,攻州破县,先破范县,后打寿张,速度奇快。程万里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俩县便先后告破,最近听说大寇又裹挟难民,上了梁山落草。

难民加上裹挟的百姓,两三万人,几乎是一路反贼!

程万里一边紧急向朝廷求援,一边叫来东平府兵马督监董平,商讨防御事宜。

东平府离梁山不远,若是贼人攻来,打破了东平府,那他程万里即便以身殉国,也难赎其罪!

程万里素知董平秉性,一向对其没有好脸色,只是如今形势所迫,不得不好气道:“董都监,此番梁山势大,掠州陷府,你需勤练兵马,做好十分准备。谨防那梁山贼寇来犯。本官已经上书朝廷,不日便将有大军来讨,你若勤勉,届时吾可情书由你领兵,也赚些军功。”

董平一喜,他对程万里之女程婉儿垂涎已久,屡次托人求亲,只是董平平日里风流成性,程万里万万不敢将自己独女推入火坑。此事便僵持下来。

如今程万里有事所托,岂不是求亲的好时机?

董平当即拜道:“恩相放心,有某家在,管叫他梁山来多少人,便死多少人!”

董平趁机又道:“恩相!某家对婉儿一片真心,天日可表。董平今生非她不娶,还望恩相成全!”

程万里苦笑,董平的秉性实在不堪,他万不能答应,只能应付道:“都监,非是我不允。吾乃文臣,汝是武将,相赘为婿,正当其理。只是如今诸事烦扰,婚嫁之事实非时节,待朝廷大军到来剿了梁山,那时议亲,便是最好不过。”

董平听了,面色一暗,心中不甚愉快,只道:“多谢恩相。”

董平为人风流,心胸狭隘,几次求亲不成,对程万里早已有怨。此次被当面拒绝,更是不满。

程万里只看董平脸色便知晓他的心情,安抚道:“都监稍安勿躁,吾女年岁也小,多等几日又有何妨?你我文武相佐,若能结为姻亲也是美传,吾安有不允之理?

只是你也知东平府近日状况,实非接亲的好时节。”

董平怎么会听劝,闷声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