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忽悠,接着忽悠
郑岩左思右想,怎么都猜不到,苏运有什么事没跟他们说。
但,若连他们都不知道的事,皇帝又是怎么知道的?
郑岩心生疑惑时,元怀民再次站出来,“陛下,不论丞相有什么事,没有告诉我等。”
“这突厥即将南下的事,都是眼前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还请陛下不要顾左右而言他,尽快解决问题。”
郑岩被元怀民的这些话惊醒,其他臣子都忽然回过神来。
是啊,不管苏运有什么事没说,这突厥的事,拖延不得。
不少臣子都纷纷进言,让赵权尽快下决定。
面对群臣逼迫,赵权再次摆手:“诸位爱卿,怎么会没关系呢?其中,大有关联。”
元怀民见赵权不接他的话,仍要继续逼问。
这时,其他派系的臣子,有人耐不住好奇。
“敢问陛下,苏丞相没有告知的事,和这次突厥南下有何关系?又和巴娄国有何关系?”
这人问过之后,立刻又有不少臣子发问。
“是啊,还请陛下明示。”
“我等都很好奇,其间,还有什么隐情?”
元怀民听到越来越多的人搭茬,心里一颤。
皇帝耍什么花招,他不知道。
但,终究是要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若是岔开话题,说不定售粮一事,恐怕会一直拖下去!
如此,怕是会坏掉丞相的计划。
元怀民不等赵权开口,猛地上前两步。
嘭一声,跪倒在地。
那声音之大,把周围的臣子都吓一跳。
他脸上布满狰狞与痛惜,眼神悲切地盯着皇帝,好像那即将溺水之人,想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
“陛下,事有轻重缓急,请陛下早作决断。”
群臣的注意力,再次被元怀民拉回到突厥之事上面。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赵权忽然郑重地点头。
“元爱卿说得没错,这突厥之事在朕看来,不是那么紧急。”
“反倒是,巴娄国太子已身在京城,这件事,更加紧急。”
“难道,诸位爱卿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吗?”
“为何这次巴娄国来商议购粮的人,是太子和公主?”
皇帝这话,犹如给漆黑封闭的房间,打开一扇窗。
这让众人突然意识到,皇帝的态度,好像从巴娄国使团到来之后,才变得与以往大为不同。
不仅硬刚权臣苏运,还将苏党一众干将,打得落花流水。
甚至,连工部和刑部的两位尚书,都被皇帝下狱。
朝堂好像正在面临着一场巨变。
这些改变正是从巴娄国太子到来才开始。
想到这儿,不少人的表情,变得有些犹豫,越发觉得今日的朝堂,好像有些不对劲。
那些原本急于得到答案的臣子,都不再急迫追问。
愈来愈多人意识到,方才好像是被苏党中人当枪使啊。
眼见群臣激愤的状况,被皇帝三言两语化解开,苏党一干人心中大感可惜。
见众多臣子都选择旁观,赵权心中一喜,转而开始集中火力,攻击苏党成员。
“元爱卿,你与朕说,突厥即将南下。”
“这消息是哪里来的?难道,不是从苏丞相那里听来的?”
元怀民本是一脸悲戚,听闻皇帝的话,忽然愣了一下。
这件事,他真是从苏运那里得知的!
难道,苏运真有可以影响走向的事,没有告诉他们?
一众苏党核心,都是参与昨晚密会的人。
他们自然知道,突厥的消息,是从苏运那里得知。
这一下,连苏党的人都有些犹豫起来。
陈景见苏党众人,对苏运产生怀疑,立刻意识到挑拨人心的时候已到。
他道:“陛下,若此事如此重要,相信苏丞相不会隐瞒不告。”
“哦?看来,陈爱卿是不相信朕啊。”赵权露出有些玩味的笑容。
陈景摇头:“臣非是不信陛下,只是事关重要,还请陛下明示。”
“事关重大,那就让苏运来说吧。”
“陈爱卿,散朝之后,宣召苏运进宫面圣。”
“好了,散朝吧。”
随后,赵权不理众人的喧哗,径直离开朝会。
一干臣子,全都被今日的朝会搞得一头雾水。
到底苏运隐瞒什么事?
群臣心有不甘,苏党众人却比他们更加心急如焚。
皇帝不接招,他们能怎么办?
看来,只能让苏运出马啊。
散朝之后,赵权立刻将林昭、候君驰几人叫到御书房。
林昭进屋就满脸喜色,迫不及待地问:“陛下,苏运那老东西有什么秘密吗?”
其他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赵权,生怕错过这一重要信息。
然而,赵权只是摇头。
“朕想知道,苏运到底有什么事瞒着朕?”
他这句话出口,登时让四人大跌眼镜。
林昭更差点把脏话,脱口而出。
方才朝堂上,见皇帝把上百名文武高官唬得团团转,还以为皇帝真掌握什么核心秘密。
“原来……原来都是骗人的?”林昭仿佛女妖吸干阳气一样,忽然萎靡下去。
冯章眼前一亮。
皇帝如此有勇有谋,看来想要扳倒苏运,真有希望啊。
见几人神色各异,却没有丧失信心,赵权很满意。
“虽说不知道苏运隐瞒什么,但肯定与突厥人有关。”
“因此,找到突厥人,必然能掌握主动权。”
此时,林昭已恢复过来,叹一口气道:“陛下,臣已快要把京城翻了个遍!”
“但,一直没有发现突厥人的痕迹。”
冯章想了想,有些不确定地道:“陛下,我们没办法,不代表其他人没有办法。”
“臣听说过一位民间知名攒客!据说,陈景是在他的运作下,当上礼部尚书。”
赵权大感意外:“一个平民,居然能运作正二品高官?”
“有点意思啊。”
“稍后宣其进宫……不,朕出宫去见。”
“朕很好奇,这等奇人的生活环境。”
这时,一名太监进来禀报道:“陛下,苏运苏丞相,在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