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许平贾诩的毒药
许昌城内,郭嘉被一群人围在榻上,欲言又止。
“我觉得吧,我应该是没什么问题,毕竟只是马受惊了,把我掀翻了而已。”郭嘉咂吧咂吧嘴,目光偷偷瞄向客厅的一个站葫芦上。
好久没喝酒了,有些口渴啊。
郭嘉本来是准备出城去巡查兖州的,因为那里最近出了些乱子。
本来曹操念着旧情,毕竟兖州那帮人里也有不少和曹操有些故交。
所以曹操打算左手大棒,右手红枣,先稳住对方。
可郭嘉带人刚出许昌城不到十五里,就遇到了袭击!
袭击者埋伏在一处庄落中,足足有百十号人。
郭嘉乘马经过庄落恰巧是傍晚时分,可诡异的是,整个庄落中,居然没有一家升起炊烟!
这就不对劲了。要知道,许昌城可是最早施行屯田制度的地方之一。百姓不说人人富足,但起码也不至于饿肚子。
如今正是农闲时节,这庄落规模看起来也不小,怎么可能会傍晚还不升炊烟呢?
郭嘉心生警觉,立刻命人前去查探,果不其然,百十号人埋伏在里面,甚至其中五人手持强弩!
对着郭嘉就是数发弩箭!
郭嘉虽闪避及时,但座下马匹却被射中,将郭嘉掀翻了下去。
索性郭嘉的护卫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军营中的好手,及时控制住了对方,并持盾护住了郭嘉,这才没有给对方补刀的机会。
事后郭嘉命人再探庄落,整个村庄三十多户人家,无一幸免,皆被屠戮,抛尸深坑之中。
而郭嘉也因为从马上跌落,不幸摔伤了腿,只能被人抬回了许昌。
曹操狭长的目光中透着阴冷,叮嘱郭嘉好生休息后,与荀彧、贾诩对视一眼而后转身离去。
荀彧、贾诩两人跟在曹操身后,一同走了出去。
出了院落,曹操沉声问道:“你们觉得,此事会是谁干的?”
贾诩捻着胡须思索片刻开口:“此事应与兖州几家无关,第一,兖州、豫州虽临近,但毕竟消息传递需要时日。
奉孝是今日接到主公的命令准备前去兖州安抚诸族,所以幕后之人也一定在许昌。”
荀彧见曹操沉默不语,上前谏言道:“丞相,兖州一事不若彧代奉孝前往如何?如今公台外任青州刺史,若是其族受人蛊惑,再裹挟公台,恐青州有变呐!”
“嗯,此事不急。如今雁门关之战恐正至紧要时机,许昌绝不能乱!
文若,你立刻封锁全城,没有老夫的命令,许昌城中任何人不允许出入。
文和,你也回去好好捋一捋情报,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可是,丞相,那青州那边……”
“那就看陈宫,如何选择了……”
青州一地虽临近东汉,物产丰盛,但一连经历这么多年的战乱,人口被打的一干二净。
尤其是原本青州的统治者,孔融,压根就不懂治理地方,就会一个无为而治。整天呼朋引伴,宴饮高乐,青州能恢复生机就怪了。
如今青州大半人口,都是曹操用减免赋税的政策软硬兼施迁移过去的。
不是曹操看不起别人,就算青州真落入他人之手,他们也把握不住。
更不用说情况还没有坏到那个份上。
“公台,就看你如何抉择了……”
……
青州刺史府内,陈宫看着自己面前,家族中的几位堂兄弟,还有侄子,心中苦楚万分。
这些人,在拿全族的性命逼着自己背叛曹操啊!
陈愚厉声呵斥道:“陈宫!大丈夫做事岂能犹犹豫豫!
如今我等联合北匈奴,以为清平君侧,匡扶社稷,以兴汉室正统。
尔世食军禄,今掌管一州之地,麾下更有数万兵马,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如今曹贼麾下爪牙许平陈兵雁门,难以分身。
只要我等挥军围困许昌,就可救出天子,兴复汉室!你还在犹豫什么!”
陈宫看着眼前一个个昔日的手足,本该拔出来的剑却怎么拔不出来,要呵斥对方的口怎么也张不开。
陈宫扪心自问,曹操对众家族的削弱与打压,自己真的看不出来呢?
可是陈宫为什么会装作不知呢?
答案就是,陈宫作为智者的眼光,让他看到了未来,曹操的决策对于千疮百孔的大汉而言,是唯一的救命良药!
大汉乱从何处起?是黄巾之乱吗?是天灾连年吗?是皇帝奢靡无度,虚耗国库吗?
都不是!大汉的祸乱根源就是分赃不均,仅此而已!
大汉这个庞然大物在经历了数百年的运转后,身上的蛀虫太多了!
各大家族一代代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另类冗官的局面,这是所有朝代都无法逃避的结果!
百姓要养活的士族官员太多了,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负担。
东汉官方统计的官吏数量,从最高职位丞相到最低职位佐史,总计约为十五万二千九百八十六人。注意,这只是在册的官吏数目,还有不在册的呢!
实际上,到了东汉时期,中下层官员体制已经彻底崩溃。
一正数副,副再评副的事情屡见不鲜。一个郡,一个太守,数个,甚至十数个别驾、长史都是常有的事。
然后每个别驾、长史再配个文书、主簿(类似于秘书),好家伙,合着百姓种点粮食全养活官员士族了。
只要是世家大族的孩子,身上高低带个主簿文书之类的公务员职位。
虽然这些官员手中的权力没有多少,可对百姓的负担那可是实打实的啊!
这个时代的百姓还没有像后世那么老实,这个时代的君权也没有后世那么集中神圣。
所以当百姓们明白,很多东西他们生下来没有,就一辈子注定不能拥有的时候。
张角振臂一呼,表示愿意给他们一个推倒重来的机会,所以百姓纷纷为之疯狂!
而曹操现在要做的事情,某种程度上,是和张角一样的!只不过曹操还披着“尊王攘夷”的面具,没有撕破脸罢了。
所以底层百姓对曹操及其麾下文武的拥护程度简直超出了陈宫的想象!
陈宫作为这个时代有数的智者,他的理智告诉他,曹操是对的!
曹操的所作所为看似逆大势,实则顺天心,应民意!
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就种地这么点追求,谁敢拦着我们种地,我们就把谁种地里。
可是陈宫也会心有不甘呐,他也是高高在上的贵族,眼睁睁的看着曹操把属于自己的既得利益分给泥腿子,又怎么可能甘心呢?
屁股决定脑袋!
没有人会反对特权,反对的不过是自己没有特权。除了个别圣人外。
陈宫想不明白的是,就算曹操成功了,可未来曹操的后代不就是国家最大的贵族吗?如此作为岂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陈宫不知道的是,这点许平和贾诩早就想明白了。
与其让曹操或者曹操的后人篡位抱着个君权天授的牌坊,还不如另辟蹊径!
众所周知,天下的利益被三方分配。
皇帝、贵族、平民,以往的情况是皇帝联合贵族一同压迫平民,所以当达到临界点后,起义自然也就爆发了。
可如果换位思考,皇帝跳出了利益的分配,成为了裁决者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皇帝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通过官员,间接性压迫百姓,反过头来又将压迫百姓的“坏官员”干掉!
这样一来,皇帝明面上和百姓是一伙的,一起压迫官员,可羊毛出在羊身上,官员的钱还是来自百姓。
看似什么都没变,但国家的稳定性却大.大提高了,因为底层百姓从此不会认为是皇帝陛下让他们吃不饱饭,而是可恶的官员,更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造反!
皇帝实现了钱我照样拿,名声我还照样收的局面。
可要实现这样的情况,就必须要保证知识可以下放到百姓中,让百姓阶层源源不断的为国家供血,提供人才,打破世家的垄断。
否则世家一联手,轻而易举就可以架空皇帝。
不过弊端就是,随着知识被更多的人掌控,百姓的智慧慢慢被启迪,迟早有一天,皇权可能也不再被天下所需要而终将淘汰。
不过,若是顺其自然的演变下去,至少需要好几百年的时间。
这是许平和贾诩给皇权挖的一个不算坑的坑!更是一个慢性毒药,一个哪怕明知道有毒,但谁也忍不住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