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互联网消息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工程系位于博尔特厅3420室,这个房间的墙壁被刷成一种难看的绿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空间,最终见证了改变世界的时刻。那是在1969年10月29日,一个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批准的项目从蓝图照进现实。该项目旨在构建一个四节点网络,将四所大学机构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考虑到该项目在1968年就拥有高达563 000美元的初期预算——按今天的标准可以折算为460万美元,所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显得尤为重要。
查理·克莱恩(Charlie Kline)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名学生,师从克兰罗克教授。当时,克莱恩就坐在3420室里,面前是一台连接到阿帕网的计算机终端。这听起来似乎很激动人心,但实际情况却很平静: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成功地与斯坦福研究院另一台由初级工程师比尔·杜瓦尔(Bill Duvall)操作的计算机连接在了一起。
要将信息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西北方向350英里之外的另一台计算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研究院都不确定这个计划是否能够成功执行。所以,他们在克莱恩和杜瓦尔之间建立了一条电话线路,以确保即使计算机出现问题,仍然有应对突发情况并挽救实验的机会。
果然,这条电话线路很快就派上了用场。身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克莱恩在键盘上敲下字母键L和O,也就是“登录”(login)一词的前两个字母。原本,这个指令应当可以让他登录到斯坦福研究院的计算机,但是还没等他敲出字母G,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系统就崩溃了。
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旁边,摆着一本用于记录一切设备状况的横线笔记本。根据上面的记录,1969年10月29日晚上10点30分成功发送的第一条互联网消息就是“Lo”。
“一切就和‘真没想到’(lo and behold)这个短语一样。”克莱恩说道。这条消息虽然源自一次失败,却成为意外之喜。“我们也想不出其他比‘lo’更有力、更简洁、更具预见性的消息了。”
记录着第一条互联网消息的笔记本上,还写着这样一行字:“连接斯坦福研究院,主机对主机(talked to SRI host to host)。”根据克兰罗克的说法,这本笔记本是从科学数据系统公司偷来的。这条简单的消息就是一个概念验证,尽管发送过程中发生了系统崩溃,但它的确建立了不同站点之间的通信,还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通信规范。而且,这一事件距离人类首次登月仅仅过去七周,足以表明那个时代是多么具有革命性。
当时,克兰罗克及其同事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但是,他们隐隐约约知道,这次技术论证揭示了一些新的可能性。为了纪念这一时刻,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发布了一份新闻稿,向公众介绍那个10月晚上发生的事情。在新闻稿中,克兰罗克这样说道:
互联网就这样诞生了。新生事物的发展总是势不可当。1969年10月,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研究院建立了第一个连接。同年12月,四个大学的节点已经全部完成连接。到了1971年,节点数量增加到15个。不过,这些节点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东西两岸,中间地带几乎一片空白。因此,当时美国中部地区要接入新兴的互联网可谓相当困难。
时局仍在迅速推进。1973年6月,位于奥斯陆附近的挪威地震数据收集机构挪威地震研究中心(NORSAR)已经与阿帕网实现了连接。次月,位于英国的伦敦大学学院的一台计算机也通过NORSAR与阿帕网相连。但不久后,横跨大西洋的卫星连接将会取代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