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敲打
“看过。”
“我觉得在这部电影里,由钱小毫饰演的董天宝很有意思。”李涣看着张婧初说,“有时间的时候你可以再看一遍这部电影,重点感受下董天宝这个人物。”
看出张婧初的疑惑,李涣稍稍的又多说了几句。
“董天宝想要出人头地没错,但完全的无所顾忌不择手段就是错了。”
“以董天宝的天赋,如果他不和张君宝分道扬镳,那么即使将来不能像君宝一样开宗立派,成为一代宗师,恐怕成就也不会差到哪去。”
“天宝选择投靠刘瑾也不能算错,但为了尽快获得赏识就出卖君宝就错了,刘瑾当他是狗,他完全可以和君宝里应外合,或者慢慢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等实力足够了,再掀翻刘瑾。”
“可是他是怎么做的?出卖了君宝,昔日的好兄弟成了死敌;擂台上出手狠毒,中级军官们瞧不上他;训练时不顾士兵死活,最低级士兵恨不得他早点死,再加上当他是狗的刘瑾。”
“他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看似让他升的更快一些,但他也把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都变成了自己的死敌:一个得罪所有人,所有人都恨不得你死的人,又会有什么好下场?”
“说回刚刚的那个问题:如果咱们这部戏开机了,可这时又有另外一部看起来很有前途的戏来找你,你该怎么办?”
“不管不顾甚至中途玩失踪去扎戏?彻底得罪了我,万一将来我变得很厉害怎么办?”
“想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没错,但当自己上头了,去抓机会的时候,也应该冷静下来好好想一想,是不是每一个机会的代价都是用得罪人换来的。得罪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得罪了自己得罪不起的人,可怕的是得罪了所有人而被人围攻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真心朋友帮自己说话。”
“毕竟在娱乐圈,想捧红一个人很难,而想毁了一个人却要简单的多。”
……
7月中旬。
剧组浩浩荡荡奔赴魔都:先把飞机内部的戏拍了再说。
虽说已经和上影沟通过了,但李涣还是担心对方什么时候一声不响就把为《紧急迫降》搭的景、造的模型全都给拆了。
早拍心里早踏实。
“张主任,这次真的是多亏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的搭的景和建造的模型,如果这些东西全都由我们自己来做,不知道要多花多少钱、多耗费多少时间。”来到魔都,李涣在蒋明的陪同下第一时间拜访了上影的人。
“李导客气了,这些场景和模型,建造的时候花了我们不少的心血,用一次就拆了,我们自己也觉得很可惜,拆之前能用这些东西多拍一部戏,让其多发挥一回作用,我们心里也很欣慰。”
几人在模型机舱内部,边观摩边说话。
“不管怎么说,这次上影是帮了我们大忙的,这些我都记着……今天有点晚了,这样,明天我做东,张主任您一定要赏个脸,咱们一起吃个饭。”
“不必了不必了,你们已经和领导沟通好了的,我不过是负责接洽罢了……”
“话不能这么说,这负责接洽的活才最是费心费力呢,再说了,我这还有其他事想请张主任帮忙呢?”
“哦?什么事?”
“剧里有一些特效镜头,主要是有关飞机的,我们想还是拜托上影来做。”
“这简单,上影刚购进了200多万美元的电脑特效设备,这会正愁没有用武之地呢。”
……
拍电视剧一般不画分镜头脚本,灯光要怎么打,摄像机要怎么布置,这些都靠导演和摄影指导、灯光组等到达现场后临时琢磨。
剧组抵达魔都后,李涣第一时间就带着执行导演刘讲和摄影指导刘劲,把在魔都所有要拍的景全都跑了一遍,三人一边绕景,一边研究具体的拍摄方案。
“等正式拍摄的时候,王浩就坐在这,这里放一台摄像机,从王浩,也就是我的肩膀后面往前拍,把航空公司的领导的正脸,还有上前沟通的张宾后背也全都圈进去。”拍摄航空公司内部的场地,李涣连比带划和身边的刘劲以及刘讲说道。
这时候他已经给自己用上了赵宝钢导演的执导眼光,再加上他前世看过这部戏的最终效果,有成品效果作为参考,因而每场戏应该怎么拍,镜头要怎么摆、要如何运动,灯光应该如何打,这些李涣心里都清清楚楚。
这让他兴奋不已。
略有不足的是,他只是知道应该如何拍,但涉及到一些专业名词的时候,他就不知道了。
他得到的就只是赵宝钢导演的执导眼光,自己从没学过的专业名词,这时他依然是说不出的。
就比如他刚刚连比带划说的摄像机摆放方法,如果让摄影执导来说,就简单的多,那有个专业的名词叫“过肩镜头”。
“拍近景沟通细节的时候,镜头从张宾身后拍。”脑海里的灵感像潮水一样涌来,李涣继续说:“从张宾身后拍的时候,他只有一只胳膊入画就行,画面四分之三以上的面积要留给航空公司的那位女领导。”
“张宾虽然是前社会大哥,但他毕竟现在是在帮国家办事,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百无禁忌。而航空公司这么大的单位,什么牛鬼蛇神没有接触过?不可能你气势冲冲地来,人家就拍你了,航空公司的领导虽然是个女的,但此时却是占据主动地位,张宾的气势压不过她。”
镜头是有自己的镜头语言的,一个画面,只靠构图,就能让观众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以及联想。
就拿过肩镜头来说。
同样是拍一人后背和对面人的正脸,如果后背那人入画太多,正脸那人只入画不足一半甚至只有四分之一,这时观众就会本能地觉得正脸那人的处境“很危险”,是处于“弱势”的地位。
刘讲和刘劲跟着李涣绕了半天,然后两人是越绕越心惊。
这些东西,给他们两个一点时间,他们也都能安排的明明白白,但是那需要时间,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斟酌、试错、研究。
可是现在,三人每到一处拍摄现场,他们两人还没来得及研究摄像机要怎么摆呢,李涣那里就好像已经把所有东西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镜头要怎么摆,拍全景还是中景、近景,摄像机要怎么运动,推拉摇移还是甩,人家早就给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美中不足是李涣要靠连比带划才说的清楚,看的出来他对一些专业的名词并不是了解,但越是这样两人就越是觉得心惊。
李涣连一些简单的专业名词都不懂,但他就是懂应该怎么拍!就是连思考都不用,每到一个全新的地方,就能立即知道摄像机要怎么摆效果才会更好。
懂专业名词还好说了,那代表后天学习的好。
可如果连专业名词都不懂呢?
这又代表啥?
没有一点后天基本功,全部靠先天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