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手工艺人的商标救赎
第二十七章:手工艺人的商标救赎
恒信致远商标代理公司又迎来一桩独特的案件。这一次,求助者是一个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人,她的品牌正被一个资本公司盯上,而这场纷争不仅关乎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存亡。
濒危的非遗品牌
“徐律师,我叫方婉清,是‘婉清绣坊’的负责人。我们的品牌快保不住了!”方婉清是一位年轻的传统刺绣匠人,她的家族世代传承着江南绣艺,尤其以“婉清针法”闻名。然而,她的品牌却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危机。
“一个叫‘天汇创投’的公司,在我们商标到期未续展期间,迅速抢注了‘婉清绣坊’这个名字。他们不仅要求我们支付高额‘品牌使用费’,还说要以‘传统文化振兴’的名义接管我们的生产。”方婉清的声音里透着不甘和愤怒。
徐明宇皱眉:“您们之前的商标续展为什么会遗漏?”
方婉清低声说道:“家父去年突然过世,我忙着料理后事,绣坊的管理工作一度停滞。没想到,他们会趁虚而入。”
徐明宇点点头:“他们显然利用了您们的疏忽。但商标抢注并非不可逆转,只要我们能证明他们的行为具有恶意,同时提交有效的使用证据,就有机会把商标拿回来。”
资本与传统的碰撞
天汇创投的背景不容小觑。这家公司以挖掘传统手工艺为名,涉足多个地方特色产业,但实际上却更倾向于商业化操作。
“他们并不是在保护传统,而是在榨取传统的商业价值。”方婉清愤愤不平,“他们的刺绣产品完全是机器生产,还大规模宣传说是‘婉清绣坊’的正统继承,根本就是胡扯!”
“这不仅是侵权,更是对文化价值的破坏。”徐明宇冷冷说道,“但要在法律上打赢官司,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证明‘婉清绣坊’在市场上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天汇创投的行为是恶意抢注。”
寻找文化的根
为了收集证据,徐明宇亲自前往方婉清的绣坊。小小的作坊里摆满了精美的刺绣作品,每一针每一线都透着匠心独运。然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让这里显得有些落寞。
“这是我祖母绣的屏风,当年还被评为省级工艺精品。”方婉清指着一幅绣有凤凰的屏风说道,“我们家的针法,是经过三代人改良的,每一代都融入了自己的创新。”
徐明宇仔细观看屏风,发现绣线的细腻程度和图案的立体感,确实远超普通刺绣作品。这种技艺,绝非机器能够复制。
“这些作品,都是您们家族文化的最好见证。”徐明宇说道,“我们可以用这些历史和技艺,作为商标在先使用的有力依据。”
同时,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我们可以推动‘婉清绣坊’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将为品牌的知识产权提供更深层次的法律支持。”
资本的强硬反击
天汇创投显然不愿轻易让步。在法庭上,他们的律师以“商标所有权合法”为核心辩护:“我方通过正规途径注册商标,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推广,与原商标无关。”
徐明宇则针锋相对:“商标的合法性,并不等于商标注册行为的正当性。我方提交的证据表明,‘婉清绣坊’这一品牌在注册前已有长达十余年的市场使用记录,且在行业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他随后提交了一份文化专家的评审报告,其中详细记录了“婉清针法”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这不仅是一个商标,更是一项承载了文化传承的非遗技艺。任何试图割裂文化与品牌联系的行为,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严重侵害。”
小高潮:舆论的觉醒
案件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徐明宇决定借助舆论的力量为“婉清绣坊”争取更多支持。
他联合多家文化保护机构,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守护婉清绣坊”的活动。大量网友纷纷转发,呼吁“拒绝资本对传统文化的掠夺”。几家主流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深度报道,将天汇创投的商业行为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我们不仅要在法庭上赢,还要让更多人意识到,传统文化不是任人宰割的商品。”徐明宇在一次访谈中说道。
案件的最终胜利
在多方努力下,法院最终裁定天汇创投的商标注册无效,并认定其虚假宣传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求其立即停止使用“婉清绣坊”相关名称。
与此同时,“婉清绣坊”成功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步申报,进一步巩固了品牌的文化和法律地位。
“徐律师,谢谢您。”方婉清握着徐明宇的手,眼中满是感激,“您不仅帮我们拿回了商标,还让更多人认识到了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文化与商业的和解
案件结束后,方婉清开始思考如何让“婉清绣坊”焕发新的活力。在徐明宇的建议下,她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同时与多个设计师合作,将传统刺绣与时尚元素结合,推出了一系列备受欢迎的文创产品。
“传统手工艺需要坚守,但也需要与时代对话。”徐明宇站在绣坊门口,望着挂满绣品的展厅,心中默默感慨,“保护文化,不仅是法律的责任,更是代际传承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