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商标裂痕与家乡情怀
第二十一章:商标裂痕与家乡情怀
初冬的一个早晨,徐明宇的电话响了起来。“徐律师,我是云边镇特产协会的张广山,我们‘云边腊肉’的商标被外地公司抢注了,现在镇上的生意快撑不住了。您能不能帮帮我们?”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焦虑与无奈。
挂下电话,徐明宇的内心升起一丝沉重感。地方特产的商标纠纷并不新鲜,但这种案件往往牵扯的不仅是商业利益,更是地方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复杂交织。
特产的危机
云边镇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镇,以独特的腊肉工艺闻名全国。张广山是镇上的特产协会会长,他在接待徐明宇时详细讲述了问题的来龙去脉。
“我们早在十几年前就申请了‘云边腊肉’的地理标志保护,但因为没有人懂商标法,一直没注册商标。”张广山叹了口气,“三年前,一家叫‘兴瑞食品’的公司抢注了‘云边腊肉’,现在不仅威胁我们不能用这个名字,还在网上卖他们的假货!”
张广山递上几份投诉记录:“这些假冒的‘云边腊肉’,用了劣质肉,吃了让人闹肚子,结果消费者都以为是我们镇上的腊肉质量下降。”
徐明宇仔细查看投诉内容,又翻阅了“兴瑞食品”的商标注册信息:“他们是在注册后开始销售产品的吗?”
“不是!他们注册三年后才开始行动。现在更离谱的是,他们在电商平台上起诉我们侵权,还要求我们付高额的‘商标使用费’。”
徐明宇点点头:“这是典型的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但需要找到更多证据,证明他们的注册目的并非正当经营,而是商业掠夺。”
暗藏的恩怨
在调查中,徐明宇发现,“兴瑞食品”的总经理李建平,竟然是云边镇走出去的人。
“建平以前也是镇上的腊肉匠,”张广山说道,“他年轻时很有主意,总想着扩大销路,但镇上的老作坊都很保守。他后来因为偷配方的事,被大家赶出了镇子。”
张广山顿了顿,语气低沉:“我们当时可能太过分了。他一个人离开镇上,也吃了不少苦。”
徐明宇追问:“他现在回来了,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对付家乡?”
张广山摇头:“或许是恨我们,或者,他只想证明他能做到比镇上更好。”
复杂的心理博弈
徐明宇的脑海中反复回荡着李建平的影子。他决定亲自会一会这个总经理,试探他的真实意图。
“徐律师,我的商标注册完全合法,您总不会说合法的事就是错的吧?”李建平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语气带着几分不屑。
“合法性并不等于道德正确,尤其是在破坏公共利益时。”徐明宇反驳道,“您用低质腊肉冒充云边镇的特产,只会毁了这个品牌。”
李建平冷笑:“云边腊肉的名气是靠我带出去的。当初你们赶我走,现在却怪我毁了它?张广山有没有告诉你,当年是怎么逼我离开的?”
徐明宇沉默片刻,答道:“过去的恩怨与如今的商业纠纷无关。我在意的是,这场纠纷是否伤害了家乡的经济和声誉。”
李建平微微一愣,目光闪过一丝复杂。他没有继续争辩,反而问了一句:“你觉得,我还有必要回云边镇吗?”
徐明宇并未正面回答,而是起身告辞:“如果您愿意,我们法庭上再见。”
法庭上的对决
商标听证会上,兴瑞食品的律师以“商标注册合法”为核心辩护:“兴瑞食品按照法律程序注册商标,并通过正规渠道销售产品,完全符合《商标法》。”
徐明宇则以地理标志保护为切入点,指出:“云边腊肉早已是地方公共资源,具有显著的地理标志属性。兴瑞食品的注册行为本质上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占。”
他提交了三份重要证据:
伪造的产地证明:兴瑞食品申请商标时提交的证明文件与事实不符,涉嫌造假。
消费者反馈报告:兴瑞食品销售的低质腊肉已经造成了市场混淆,严重影响了云边镇的品牌声誉。
抢注模式记录:兴瑞食品同时抢注了多个地方特产商标,明显具有恶意。
对方律师试图辩解,但在伪造产地证明的铁证面前,无法反驳。
最终,商标局裁定“云边腊肉”商标注册无效,并建议云边镇特产协会尽快完善商标注册。
恩怨的化解
案件结束后,徐明宇回到云边镇,向张广山转述了李建平的那句提问:“他问我,是否还有必要回云边镇。”
张广山一愣,随后低声说道:“他若是愿意真心为家乡做事,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在徐明宇的调解下,李建平和张广山达成了和解。兴瑞食品宣布与云边镇特产协会合作,共同经营“云边腊肉”品牌。李建平亲自带着团队回到家乡,为腊肉作坊引入现代化生产技术。
“我曾经恨过这里,但最终还是想证明,我可以为家乡做点什么。”李建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品牌,而是我们云边镇所有人的骄傲。”
文化与商业的交汇
案件的胜利让云边镇重新焕发了生机。腊肉作坊的青烟再次升起,仿佛在诉说着乡土情怀与商业博弈的交织。
徐明宇站在镇口,看着山间的薄雾,内心感慨万千:“法律可以修补裂痕,但真正的和解,来自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