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章通过对2012—2022年CNKI数据库中1024篇企业金融化相关学术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文献发表情况来看,2012—2017年是企业金融化研究的初步阶段,2017年至今是研究爆发增长阶段,这也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导向息息相关。
(2)从学科分布来看,企业金融化研究主要以金融、企业经济为主,证券、投资等学科为辅。
(3)从高产作者来看,企业金融化研究中的高产作者关联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导致国内的交叉研究难以形成体系,研究领域权威作者仍然较少,未来仍有较多研究空间亟待深入挖掘和探索(崔晓文,2022)。
(4)从机构合作来看,“独立、分散”是当前企业金融化研究领域的特征之一。西南财经大学是该领域发文量最多、影响较大的学校机构。该研究领域存在部分合作网络,但总体来说规模较小,尚未形成研究领域的聚合效应,未来各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将有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
(5)从关键词共现来看,我国对于企业金融化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企业微观行为上,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融资约束、货币政策、技术创新、公司治理、产权性质以及挤出效应、研发投入、代理成本等多个分支领域,外延金融化的内涵是未来趋势之一。
(6)从关键词突现可以看出近几年企业金融化的热点议题,主要是市场套利、经营绩效、企业发展和投资组合这四个方向,有待进一步挖掘其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关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研究,还有如下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一,出自会计和审计学科的研究较少,由于金融化的研究需要从企业财务报表上获取数据,而报表项目是金融工具会计核算的结果,金融工具会计核算又是比较复杂难懂的专题,因此,从事这个选题的研究人员,如果懂会计、精于报表的解读与分析,将更有优势,所以需要更多懂会计和审计的专业人员加入研究队伍中来。
其二,“独立、分散”是当前企业金融化研究领域的特征之一,由于缺少交流与合作,导致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上各持己见(王冬梅,2022),例如,如何测度金融化水平是合理的,实体企业金融化的真正动因是什么?此前文献忽略了两个真正的动因,即企业转型遭遇瓶颈和风险规避。再有,实体企业金融化真的毁损了企业价值吗?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三,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国家更加重视整体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企业金融化是其中的重要风险来源之一(王营、曹廷求,2020),对企业金融化的财务风险展开进一步研究既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自身未来发展的内在需求。而现有研究对金融化所导致的企业财务风险关注还不够。
其四,此前关于金融化的研究还缺乏针对特定行业(肖忠意、林琳,2019)和特定地区的。
其五,还需要关注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另一种形式——产融结合的积极后果和企业集团组织结构设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选择的影响。
其六,案例研究太少,后续特别需要加强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