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格物
只走一步
王阳明曾和许多朋友登山,登到半山腰就有人掉队。当王阳明抵达山顶时,只有三个人跟了上来。当时王阳明已五十多岁,比这三人年纪都要大,这三人累得气喘吁吁,王阳明却气定神闲,根本不像刚登完山的样子。
有人就很惊奇地问王阳明:“您是怎么做到登了这么高的山后,还与平地行走的状态无二的?”
王阳明告诉他:“我登山,无论多高的山,只登一步。”
这话有点儿玄乎,王阳明笑着解释:“我所说的‘只登一步’,就是脚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哪怕山比天高,你也必须做到眼中、心中只见眼前这一步,不要做登上山顶的‘非分之想’,如此才能成功。”
而有人是怎么登山的呢?脚在山脚时,心已在山腰;脚在山腰时,心已在山顶。心和脚不在一处,当然登不到山顶。即使登到山顶,由于脚一直追赶心,只会累得气喘吁吁。
这就是阳明心学:关注当下,身在心在。不要身在一处,心却飘去另一处;不能身心合一,肯定心累、身累。这就是格物(关注当下正念头)的真谛。
1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朱熹),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传习录·黄以方录》
这是一种黑色幽默:王阳明按朱熹理论中格物的方法格竹,险些没命。
朱熹认为,理在物中,一草一木皆有理。若要成为圣贤,非格尽天下之物不可。这是一条不归路,也是个通往“圣人之洞”的无底洞。朱熹的格物是探究万事万物的理,表面看来,已具备科学研究精神。然而朱熹探究出来的理,不是事物本身的理,而是事物之理和人生哲学结合的理——所有事物的理成了人生哲学的注脚,独立的科学探索精神被扼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二合一”。毫不客气地说,在朱熹的理论中,自然科学一直在为社会科学服务。
王阳明格竹,则发现了朱熹格物的错误。第一,天下万物多如牛毛,不可能格完。第二,朱熹格出的道理都是人生哲理,那这个道理是事物本身的还是人心中的?比如格竹,朱熹格出竹子直而有节,从而得出做人要正直、有气节的结论。这正直、气节,到底来源于竹子还是人心?
这种怀疑,最终让王阳明在龙场悟道。
【度阴山曰】
若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将现代科学分类,除思维科学和贯穿于三类间的哲学和数学外,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自然科学,比如物理、化学;另一类为社会科学,比如经济学、社会学。
如果格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要按公式、定理、种种理论来格;如果格人生,便按自己的心来即可。人生道理千千万万,没必要全懂,但至少要懂得这一条:做任何事都要按心走,在必要的事上要“走心”。
2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大学问》
什么是王阳明所说的“格”呢?格是正的意思。“格”这一行为好比培育一棵树苗,我们要做的是让这棵树苗健康成长。如果它很正、很直,那就保持它的正、直,这叫“归于正”;如果它不正、不直,那就把它正过来,这叫“正其不正”。“归于正”是为善,“正其不正”是去恶,所以“格”就是为善去恶,是维护善的念头,祛除恶的念头。
格物就是首先要做对的事,才有可能把事做对;也只有把事做对,才对自身有利。
1519年,王阳明在去往福建平定兵变的路上得知宁王朱宸濠造反,于是立即决定回江西平定朱宸濠叛乱。有弟子就说,我们去福建是奉旨行事,回江西则是违抗圣旨,况且朱宸濠势力强大,与其相比,我们简直是以卵击石,怎么和人家对抗呢?
王阳明回答,福建兵变是“小儿科”,朱宸濠造反可是“大地震”,如果对他置之不理,不知长江南北多少百姓要遭殃(我为百姓计,违抗圣旨转回江西平叛)。这就叫“做正确的事”。至于你说我和他实力悬殊,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只要做正确的事,自然就能吸引正确的人来帮助我。
这大概就是得道多助。但我更倾向于这样的解释:做正确的事情就是在追随自身的良知,当你追随自身的良知时,别人必定会追随你。
【度阴山曰】
如果做一件事时犹豫不决,那是得失心在搞鬼;如果做一件事时,既要这样又要那样,那是欲望在捣乱。此时,放下脑海中的一切计算和纠结,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后,询问自己的良心,这事能不能做?做之后会不会后悔?如果得到事情能做且不会后悔的答案,便去做;如果得到事情不能做且做了就会后悔的答案,便不要做。
一件事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事成或事败后,你是否后悔。
3
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钱德洪录》
“为善去恶是格物”是著名的王阳明“四句教”的最后一句。“为善”是保持、扩充善念,“去恶”是祛除、遏制恶念,两个方向是一回事儿。所以当我们提到王阳明的格物时,其实说的是在念头上“为善去恶”,并以行动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
朱熹讲的格物,是要你亲自到事情上去格,格事物;王阳明讲的格物,则是把事情拿到自己的心中来——格心。作为阳明心学方法论的格物,特别“省力”——心正了,事自然正。
【度阴山曰】
简言之,格物即“正事”。对一事进行格物,即问自己的心:这事是不是正事?
什么是正事?在阳明心学中,正事便是那些出于责任应做的事。孝顺父母是正事,忠于君主是正事;坑蒙拐骗不是正事,恃强凌弱不是正事。
4
物者,其事也。——《〈大学〉古本序》
物,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说文解字》中解释“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即是说,“物”是对天地间有形象事物的通称,因为牛为大物,故以牛为喻。
物的含义分三种:第一,指东西、事物,比如牛就是一物;第二,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第三,指内容、实质。在阳明心学中,物也指“物理”,因为理在物中,所以物即理;做人要正直,正直就是个理,也是个物。阳明心学还认为物即是事,比如吃饭就是一物,孝顺父母也是一物。
【度阴山曰】
物,王阳明将其解释为事情。格物,就是在事情上为善去恶。王阳明在《传习录·陆澄录》中说,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孝亲的念头,那孝亲便是一物。格物便是在孝亲这件事上正念:我应该不让父母为我操心,父母年老时要供养他们。这一切的运行,都是思维的运行,思维运行后又付诸实践,并非实践出自思维,而是真正明白格物的人有此思维,必有之后的实践。
5
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工夫。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传习录·黄以方录》
《庄子·逍遥游》记载,有一家人以在水上漂洗棉絮为生,于是家中有人制作出能防止手冻裂的药。一个商人听说有这种药,出大价钱买他的药方,全家人经过商量,最终卖掉了药方,赚到了要全家人漂洗棉絮几十年才能得到的金钱。而商人将药方献给了吴王,得到了裂地封侯的奖赏。
有人评价卖药方的人见识太短。事实确实如此,人的认知决定了人生的走向。而认知到底是什么?不过是格物的上限。卖药方者的格物上限只有那么高,商人的格物上限比他高很多,这是二者不同的经历见识所决定的。如果没有机会提高格物上限,那在自己的格物上限内用心格物,也能成为王阳明所说的圣人,不必羡慕他人。
在力所能及的事上用心格物,争取做到完美,这是王阳明学说中格物的真谛。格物,不是向上爬,也不是横向走,而是求内心的宁静、安稳。所以,很多事要量力而行,不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不要去格。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所处的后天环境不同,个人能力不同,其眼中的物也不会相同。格好眼前之物,才是王阳明所说的真格物、真致良知。
【度阴山曰】
普通人和圣人的区别,一部分在于机缘不同。如果持有同样的恭敬心,一个普通人和一位圣人同时给客人端茶倒水,圣人的表现不见得比普通人出色多少。
这个事例表明,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一在于是否用心,二在于是否有机缘。机缘之事,十分缥缈,但常人仍可通过格物在心上用功,从而“曲线救国”“逆天改命”。
6
致知在实事上格。如意在于为善,便就这件事上去为;意在于去恶,便就这件事上去不为。——《传习录·黄以方录》
格是正,物是事情,格物即在事情上正念头,也可以理解为“正事”。比如在吃饭这件事上正念,就是细嚼慢咽;在睡觉这件事上正念,就是在该休息的时间专注睡眠,保持规律的作息。在人生中的每一件事上都保持正念,这便是格物,也是致知。格物和致知是一回事,甚至于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一件事,这件事就是格物。
【度阴山曰】
可用制作“功过格”的方式去实事上格。功过、善恶,原是主观概念,很难度量,“功过格”则通过一定形式将其量化,能让人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功过,从而修心养性。“功过格”的形式有很多,你自己也可以制作,如给自己指定一条人生任务:日行一善,日止一恶;并将所行之善、所止之恶罗列于纸上。行善止恶的次数都达到目标后,人生境界就精进一层。
7
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传习录·陈九川录》
格物是在事情上正念头,念头中有正念也有邪念,我们在正它的时候,肯定特别烦!那为什么不把念头全部抹除?王阳明的回答是,念头不可能消失,活着的人都有念头。
对待念头,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格物,就是正念。而人的一切主观活动全来自念头,所以格物是人日常行为中的重中之重。
朱熹认为,人应该用充足的知识镇压念头。王阳明则认为,既然念头客观存在,我们就同意它客观存在,让它时刻保持正直就好。
【度阴山曰】
不要总想着心如止水,不起念头。对待念头的态度,不应是消灭,而应是和平共处。当念头出现时,应以三分钟为考量时限:三分钟内不觉得这个念头有问题,那它就不是恶念;三分钟内觉得念头有问题,那就马上将其抹除,或是转去考量下一个念头。
佛家讲“无我”,这里的“我”与念头类似。阳明心学中,“无我”不是没了念头,而是尽可能地没有坏念头。
8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王阳明在这里再次声明,致知、格物本是一事,即格致合一:用良知去对待事物,良知得以被呈现,事物也拥有了天理,这个过程就是格物。
于是可明白,格物就是行良知,行良知是正念头,正念头是致知。比如我在睡觉这件事上格物,就是在睡觉这件事上行良知:良知告诉我,困了就睡觉是正念,那我马上去睡觉,这是格物;倘若我困了却不去睡觉,非要去网吧熬个通宵,这就是邪念,等于格物没有格明白。
王阳明说,格物只在心上。再用睡觉做例子:困了就睡觉和熬通宵这两种行动,都是人的念头可以控制的,非外来力量的阻碍而使人无法完成。我们能百分百控制自己的念头,但除此之外,我们很难完全控制别的事物,这才是王阳明让人在心上格物的根本原因。
【度阴山曰】
在《寄薛尚谦》一文中,王阳明说:“但知得轻傲处,便是良知;致此良知,除却轻傲,便是格物。”这再次说明:格物就是致良知。
某人知道自己喜欢恶作剧,这是良知;但他不随便恶作剧,也不做得过分,这就是致良知,也是格物。按照“在事上正念头”来解释,就是此人在自己喜欢恶作剧这件事上正他的念头,不随便恶作剧就是正念,到处恶作剧则是邪念。格物是在知道正念后保持正念,知道邪念后祛除邪念,于是,念头最终被落到实处:此人不会随便地、过分地恶作剧。
9
思钦……入而问圣人之学,则语以格致之说焉;求格致之要,则语之以良知之说焉。——《书张思钦卷》
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学只是个格物学,格物学只是个致良知。格物即致良知。他还特别喜欢把几件事看成一件事:知和行是一,心和理是一,格物和致知是一,甚至于格物和平天下都是一。这种浓缩法一方面规避了追求无效知识的可能,可以让人没有理障;另一方面,把所有方法浓缩成一种方法,只攻一点,以点带面,日积月累,就能实现全面的突破。
【度阴山曰】
格物有三境,可用见到美食做比喻:第一境是“见物格物”,即是说,见到美食就研究、欣赏、流口水;第二境是“见物不格”,即是说,见到美食,因为担心会过度食用,所以闭眼离开;第三境则是“见物格心”,即是说,见到美食,就在心中格它,知道它虽然很美味,但不能过度食用,要告诫自己学会节制。
也可以用“蜜蜂采蜜”这个比喻来分析这三境。第一境“见物格物”,即见到蜜蜂采蜜,就研究蜜蜂为何要采蜜、怎么采蜜,如果研究方法得当,就会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第二境“见物不格”,即见到蜜蜂采蜜,觉得稀松平常,担心研究这事情会浪费脑细胞,于是走开;第三境“见物格心”,即见到蜜蜂采蜜,看到其劳碌奔波,采到的蜜却被熊或人类偷吃,于是心中生出种种感叹:蜜蜂为谁辛苦,为谁忙?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
第一境的思维论断是“真理在心外的事物上”,第二境的思维论断是“不愿追求真理”,第三境的思维论断则是“真理在我们心内”。
10
《大学》之所谓“格物致知”,即《中庸》之所谓“明善”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皆所谓明善而为诚身之功也,非明善之外别有所谓诚身之功也。——《答天宇书》
“明善”是知善、行善,在王阳明这里则是致良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是为致良知保驾护航的侍卫。王阳明说,“格物致知”即“明善”,据此可知,这五者也是格物的五大护从。
【度阴山曰】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出自《中庸》。博学,是在学习上要广泛涉猎;审问,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是学会谨慎地思考;明辨,是要能够清楚地进行辨别;笃行,则是用学到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王阳明在《紫阳书院集序》中提出,君子为学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回迷失的本心,并重新解释了这五个词: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其“学”“问”“思”“辨”“行”的,便是“如何找回本心”。阳明心学格物的内容便也在这之中了。
11
《大学》谓之“致知格物”,在《书》谓之“精一”,在《中庸》谓之“慎独”,在《孟子》谓之“集义”,其工夫一也。——《与陆清伯书》
《尚书》中有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的“惟精惟一”简称“精一”,意为精纯专一,一心一意。在王阳明这里,“精一”指心意合一,心理合一,知行合一。唯有这样的一心一意,才能真诚地坚持做到中庸(允执厥中)。“慎独”来自《中庸》,意为独处时才是真修行时。《孟子》中的“集义”指的是所行、所为符合道义。
据此可知,“精一”“慎独”“集义”有一个相同点,便是修心。而在事上正念头的格物,恰好也是修心,所以格物与“精一”“慎独”“集义”同义。王阳明用这种说法巧妙地为自己的学说正了名:你看,我的学说有《尚书》《中庸》《孟子》背书,而且格物本就源于《大学》,胡乱质疑的“杠精”还请闭嘴吧!
【度阴山曰】
学习阳明心学,要不要读一遍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答案是不需要。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多在讲一件事。阳明心学的主要概念也都来自过去的儒家经典。
中国人讲“闻一知十”,讲的便是如此。研习阳明心学,即能知晓其他儒家经典的通义。所以,学习传统文化,不一定要皓首穷经,随意选择一门学问,尽心钻研即可。
12
何谓修身?为善而去恶之谓也。——《大学问》
修身是为善去恶,格物也是,格物即修身。在《答甘泉书》一文中,王阳明说:“修齐治平,总是格物。”由此可见,他认为《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是一事,就是格物。致知需要通过格物才能做到,修身也需要通过格物才能做到。人生在世,只有一件事,这件事无可置疑是格物。
【度阴山曰】
记住,修身即格物。
如何修身?第一,在情绪上格,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第二,在身体上格,管理好自己的身体;第三,在自我上格,保持自信,远离自卑;第四,在头脑上格,多思考,多学习。
如此,便是格物,也是修身。
13
先生曰:“吾与诸公讲‘致知’‘格物’,日日是此,讲一二十年,俱是如此。诸君听吾言,实去用功,见吾讲一番,自觉长进一番。否则,只作一场话说,虽听之亦何用!”——《传习录·黄以方录》
格物是一生的事,不死不休。格物久了、熟了,自然生巧。但此事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仔细想想,人做任何事可能真的没有什么明确的意义,做事的过程就是唯一的意义。也就是说,格物的最终目的不是让人成为圣人,而是当一个人格物时,此人已是圣人。人生如果一定要有意义,那格物即是最大的意义。
【度阴山曰】
在王阳明看来,人的一生即是格物的一生。遇一事,格一事;遇一物,格一物。
如何把格物当成终身大事?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解决大多数问题的方法只有格物。若遇事,先要冷静,冷静下来再格物。那么如何判断格物成功与否?格物如果成功,内心就是坦荡的;如果失败,内心就是不安的。
14
舜不遇瞽叟,则处瞽叟之物无由格;不遇象,则处象之物无由格。周公不遇流言忧惧,则流言忧惧之物无由格。故凡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者,正吾圣门致知格物之学,正不宜轻易放过,失此好光阴也。——《传习录拾遗》
圣人和普通人的区别,是同一物由圣人和普通人来格,格出的结果不同;但更重要的区别,是圣人比普通人有更多格物的机会,这更多机会往往有气运的成分在。舜如果没有一个要谋害他的父亲,就不会了解和父亲那种人相处的正确方式;周公如果没有遇到流言,就不会明白如何处理流言。人生在世,所遇越多,格物的机会越多;格物的机会越多,离圣贤便越近。
所以,遇到坏事不要回避,不要抱怨,权当修行的机会来敲门。格物之功正在此时,修行当然也在此时。
【度阴山曰】
如何确定自己在成长,而非原地踏步或是退步?即是遇事之后,无论事情有没有被解决,内心都感觉增加了些“东西”,这“东西”便是“其所不能者”。得到了以前不具备的能力,心志更加坚定,性情更加坚忍,这便是有所成长。
15
猝临盘错,盖非独以别利器,正以精吾格致之功耳。——《与邹谦之书》
危难来临时,才是格物致知时,才是修心时。但危急时的格物必须建立在平时格物的基础上。英雄豪杰遇大风浪而面不改色,不过是平时已对生死进行过深刻的“格”罢了。有些人在情境突变时,会急中生智,这是平常格物的功劳;如果平时不格物,或者格物不彻底,那临危之际定会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陈胜如果不是平时耕地时就琢磨“鸿鹄之志”,那就难有后来的大泽乡起义;韩信如果不是平时能忍小辱学兵法,也不会有后来的登坛拜将。
【度阴山曰】
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这件事应当被放在平时。得到某物时,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否欣喜;失去某物时,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否痛苦。被他人夸奖时,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否兴奋;被他人无端批评时,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否不舒服。贯穿日常的修心练习,才是遇大事时镇定自若的底气。
16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别黄宗贤归天台序》
君子要做的事,是让内心光明,这叫“明心”。
有两个魔鬼会遮蔽人心:人欲和习气。人欲是人过度的欲求,习气是人习以为常的恶习。格物,就是在事上拨开人欲和习气的障碍后,正自己的念头。
【度阴山曰】
时刻谨记,世界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祸不单行常有,但双喜临门少有。所以,当你做成了一件事,就要警惕后续之事可能失败;不要自作聪明,擅自认为成功会源源不断地到来。放弃贪欲和自以为是的心态,随时准备迎接失败——能建设成这样的心理,便真正做到了王阳明所说的格物。
17
先生尝示学者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后与学者论格物,多举此为证。——《年谱·弘治元年》
这段习字的感想不但精彩,而且指出了格物的真谛。王阳明认为,学习书法时,一味追求写出规整优美的字,只会适得其反;而进行内心的训练,使自己的身心彻底放松,自然可以写出好字。这个道理提醒我们,格物不是真的去格那个事物,而是在事物上格心,格心中的念头。
格物是为了服务心灵。如何为心灵服务呢?第一,重心不重技;第二,意识到弦外之音比弦音更好。
古时有个音乐家,他每次弹琴,听众都如痴如醉。众人夸他技艺高超,但他很不高兴地说:“你们赞赏我的技艺便是在骂我。我弹琴从来不注重技艺,只注重如何弹才能让心愉悦。”中国古代哲学所提倡的技能修炼,其服务对象多是内心。
【度阴山曰】
可以把下面六个字当成座右铭:差不多就行了。比如学车,能遵守法律法规、不撞到人就行了;比如学武术,能学会套路、不扭伤自己就行了。什么是“差不多”呢?“差不多”是一种“不思进取”的状态,重要的是避免过度追求功利性的结果:学车的目的不是成为天下第一车手,而是使用高效的代步工具,可以不受风吹雨淋,保持心情愉悦;学武术也不是要成为天下第一高手,而是为了强身健体,不让内心荒芜。
人在世上,做的所有事只要能服务于心,差不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