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研究现状

1.2.1 新质生产力研究现状

1.2.1.1 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明确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全面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内涵,并就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了方向和思路。作为一个崭新的概念,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与传统生产力相比究竟新在何处?围绕着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专家学者从不同维度进行了探索;形成比较完善的研究范式。周文等将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所产生的更强劲的创新驱动力归结为新质生产力的内核,并建议把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谋划未来产业等作为政策实施的重要着力点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1-13.。贾若祥等认为新质生产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从而能够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贾若祥,王继源,窦红涛.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J].改革,2024(3):38-47.。盛朝迅把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理解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意味着生产方式的质的提升,以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和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加速形成,同时也引发了新的劳动者、新的劳动对象和新的劳动资源的出现盛朝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与培育路径[J].经济纵横,2024(2):31-40.。蒲清平等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由“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和“新料质”劳动对象联结而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阵地,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新产业的生产力的高级形态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77-85.。也有学者尝试构建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总体发展趋势和省域间差异进行量化测度。已有研究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做出了比较充分的多维度诠释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37.

1.2.1.2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意义

新质生产力在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对其理论体系和发展理论进一步完善,也是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力量新质生产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发生了“质变”的生产力质态,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实现了“跃升”的生产力,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三要素的理论框架,又纳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经济蓬勃兴起等时代特征,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促进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出现,改变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形态,推动新型劳动对象和新型劳动资料不断涌现,将极大提高人类生产力水平。。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创新竞争中,中国正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展开激烈竞争,争夺新兴生产力的领先地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新兴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马俊峰等认为新质生产力为丰富扩展习近平经济思想充实了新内容,也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新质生产力有助于蓄积发展新动能。发展动力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和发展马俊峰,马小飞.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J].理论与现代化,2024(3):1-14.。同时新质生产力为全球治理开拓了增长空间,为全球治理贡献了新力量。韩喜平等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力质的飞跃韩喜平,马丽娟.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逻辑[J].当代经济研究,2024(2):20-29.。贾若祥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深化发展和创造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力。同时提高了我国经济高质量的竞争力,保障了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也关乎国家安全与发展。袁银传等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意义主要有利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利于更好服务和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从畅通国内循环的角度看,新质生产力通过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有针对性地加快补齐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逐步解决“卡脖子”问题,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提高发展韧性从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袁银传,王馨玥.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兼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J].青年学报,2024(1):19-23.。赵峰等认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来看,新质生产力是迎接新时代、新征程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生产力,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关键。同时,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物质基础赵峰,季雷.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制度保障机制[J].学习与探索,2024(1):92-101,175.。已有研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全面分析,搭建了一定的学理基础。从理论层面上来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涵;从实践层面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创新体制改革发展,从而保障我国国家安全。

1.2.1.3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

党的十八大是我国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节点,从科技领域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的内涵和边界不断丰富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改革,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制定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周绍东等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基础,生产力发展的量变引起了新质生产力的质变。对于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来说,规模不断扩张、结构不断提高的国内大市场是新质生产力的量变基础,决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劳动者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成熟的国内大市场构成生产力质变的基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要素是高质量的劳动力周绍东,胡华杰.新质生产力推动创新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5):26-35.。姚树洁等认为,中国持续加大投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致力于推动产业高效低耗绿色发展。我国不断完善加强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能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在推动数字化发展方面,中国现在已经普及了互联网、移动支付、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应用、5G通信等,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在加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中国加强了政府效能、公共服务、法治建设、社会稳定等治理能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壮大提供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与法律保障姚树洁,张小倩.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战略价值与实现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12-128.。盛朝迅认为,新技术持续涌现和群体性突破为新质生产力带来新赛道。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新技术的持续涌现和群体性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头活水”。当科技创新成果和数据要素进入生产力系统后,需要顺畅的“科技—产业—金融”的顺畅循环,从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充分激发经济活力,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能。姚宇等认为,新发展理念是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思想引领。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发展理念的社会实践。明确的实践方向是思想引领的基础。也支撑着思想引领的落实。以创新的方向、创新的制度保障、创新的内驱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姚宇,刘振华.新发展理念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2):3-14.。专家学者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有我国新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前提条件,而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要素是新质劳动资料与产业体系的变革,新质劳动对象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基础。

1.2.1.4 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

数字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推动生产力跃迁,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依赖于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我国学者对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的研究搭建了总体的研究框架,同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路径分析。周文认为,要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向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通过应用、渗透至生产过程中,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将变革生产力同时推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健全和保障科技创新体系。翟青等认为,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提升科技实力和应对科技竞争的重要经验。建设数实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同时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治理效能,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依托国有经济带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良性发展翟青,曹守新.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阐释[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2):15-23.。胡莹等认为,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加快高水平科技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要改革生产关系,利用生产关系的促进作用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同时加快数字技术对生产要素的全方位渗透融合,数字技术是前沿科学技术,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生产要素,实现多要素的优化融合。最后要加快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引领,而科技创新源于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创造,高素质劳动者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胡莹,方太坤.再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形成路径: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视角[J].浙江工商大学报,2024(3):1-13.。纪玉山等认为,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要夯实数据要素市场开发基础、培育高质量数字人才纪玉山,代栓平,杨秉瑜等.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24,43(2):3-28.。潘建屯等认为,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中,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要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符合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以及未来经济发展规划的新质生产力的生产依托潘建屯,陶泓伶.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的三重维度[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10.。通过分析研究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可知,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新发展理念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先导。同时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大数据战略的发展。最后要大力培育高质量数字技术人才,高素质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

1.2.1.5 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趋势

新质生产力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01).。本文选取了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2024年3月“新质生产力”相关文献。如图1-1所示,我国新质生产力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在2023—2024年呈稳步上升趋势。

图1-1 新质生产力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年度趋势图

我国新质生产力研究的学科分布如图1-2所示,主要集中在经济体制改革、信息经济、工业经济、企业经济等领域。对于农业经济领域的相关研究非常少,只有3%左右,尤其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属于一个空白领域,所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图1-2 新质生产力研究的学科分布

新质生产力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如图1-3所示。在创新驱动的战略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而新质生产力主要通过科技创新达到革命性突破、提高生产要素配置创新性、产业相关体系深度发展升级使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从而能够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因此,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是与新质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主要热点。

图1-3 新质生产力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1.2.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研究现状

1.2.2.1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内涵

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2-02-22)[2024-04-30].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自2016年我国开展产权制度改革以来,专家们围绕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理论内涵、本质特征、历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研究。高鸣等认为,自我国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逐渐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代替,农村地区实施“包产到户”政策导致集体保留土地比例锐减,进一步引发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景气。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区选择以乡镇企业为组织形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或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主推动农村经营模式的调整,最终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鸣,芦千文.中国农村集体经济:70年发展历程与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19(10):19-39.。张克俊等认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发展前提是尊重农民意愿,形成的产权清晰、成员明晰、收益分配制度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发展环境开放化的社区性公有制经济张克俊,付宗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阐释、实践模式与思考建议[J].东岳论丛,2022(10):105-114,192-193.。郭晓鸣等认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传统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有所区别,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产权结构清晰化、治理制度规范化和经营模式市场化郭晓鸣,张耀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逻辑、领域拓展及动能强化[J].经济纵横,2022(4):87-95.。赵秋倩认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摆脱了发展之前国家垄断、高强度控制的组织发展模式,在新型集体经济实践创新中避免了改革开放前的弊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现代产权制度和土地集体所有制,主要形式为股份合作,不断促进成员共同富裕赵秋倩.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世界农业,2024(3):68-77.

1.2.2.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意义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国学者从总体乡村发展规划下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意义作出了一系列诠释。何平均等认为,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强农村的活力,为建设新农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何平均,刘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制度破解[J].农业经济,2015(8):30-32.。贺卫华发现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推动产业兴旺、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国乡风文明建设贺卫华.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中部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J].学习论坛,2020(6):39-46.。陈继认为,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推进村级经济社会事业、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达到全面振兴乡村目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村级组织建设以及集体公益事业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陈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经验与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11):10-16,108.。张晓山认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在集体经济的引领下推进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张晓山.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3(1):1-4.。李文嘉认为,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同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保障李文嘉,李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23(15):56-58.。周笑梅等认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城乡要素的流动,提高乡村产业转型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同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乡村建设有效的“助推剂”,是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周笑梅,杨露露,陈冬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4(2):45-46.。总体来看,学术界普遍认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推进城乡共同富裕发展、乡村实现产业振兴、城乡融合中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同时提高了乡村的治理能力与组织能力,缩小了城乡差距,从而推动了我国共同富裕发展。

1.2.2.3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承载着乡村产业建设、发展、振兴的重要责任。影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要素利用情况、主体带动情况、体制机制创新情况等。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发展模式,当前各地按照因地制宜、互利共赢、尊重意愿的原则探索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同的发展模式,专家学者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也进行了详细的探索与归纳。孔祥智等认为,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工业化、后发优势和集腋成裘三种模式孔祥智,高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变迁与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J].理论探索,2017(1):116-122.。郭丽娜等认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党建引领型、资产盘活型、资源开发型、经营带动型、服务创收型、抱团发展型、依托帮扶型、物业租赁型、资本运营型9种发展模式郭丽娜,李文涛,闻春霞等.创新发展模式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J].河南农业,2022(25):7-8.。张克俊等在研究中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盘活资源资产模式、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供社会化服务模式、劳务经济发展模式、跨村组联合抱团发展模式、承接外来要素参与发展模式。郭晓鸣等则从两个领域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从资源供给领域来看,主要有两大发展模式:一是资源资产盘活模式,二是物业经济模式。从服务支持领域来看,具体发展模式为生产性服务供给模式、管理性服务供给模式、公益性服务供给模式、集体自营模式。主要有“企业+”联营模式、“合作社+”共营模式、“政府+”PPP模式、“村集体+”自营模式朱婷,夏英,孙东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模式及路径[J].农业经济,2023(5):31-33.

1.2.2.4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困境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保障。自2016年起,我国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已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的清查核定、相关成员的身份确认、股份合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等工作,初步确立了一套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但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新问题。如舒展等在研究中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存在思想认知困境、参与主体困境、经营管理困境、发展环境困境这四大问题。具体来讲目前中国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认识不足,在观念上也还存在一定偏差。伴随城市化发展,导致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减少且向城市聚集。其管理运行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随意性舒展,罗小燕.新中国70年农村集体经济回顾与展望[J].当代经济研究,2019(11):13-21.。肖红波等认为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未能实现最优目标,发挥最大作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人才管理模式有待完善,农村财政资金的应用不到位肖红波,陈萌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势、典型案例剖析及思路举措[J].农业经济问题,2021(12):104-115.。郭丽娜等则认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带头人、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村集体收入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差,发展后劲不足,区位优势不同和自然禀赋迥异导致资源闲置。唐海龙认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存在内涵定位不够清晰、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不完整、集体经济主体模糊、积累机制和利益分配不健全、集体经济功能定位模糊、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唐海龙.关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22(11):70-76.。贺卫华在基于中部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中发现当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存在总体发展水平低,对政府帮扶依赖度高。同时发展非均衡性突出、结构呈分化趋势、瓶颈制约因素多、内生发展动力不足、扶持政策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贺卫华.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中部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调研[J].学习论坛,2020(6):39-46.。陆雷等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视角下发现集体经济属性与法人地位制约了其参与市场竞争。其次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专业化程度不足,集体经济组织专业人才缺乏陆雷,赵黎.从特殊到一般: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现代化的省思与前瞻[J].中国农村经济,2021(12):2-21.。何学指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模比较小、缺少专职的管理人员、村民集体经济意识不强、配套的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我国学者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地剖析和研究何学.浅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及思路[J].中国集体经济,2020(16):1-2.。总体来说,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素聚集不足。大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等突出困境,农村优质劳动力外流严重。其次是由于我国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定位比较模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在参与市场经济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障碍,村民作为市场的主体,许多权利被限制。最后村民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认识不足,在工作的开展中缺乏村民的有效参与。村民不知道什么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也不知道怎么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1.2.2.5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需要,也是完善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需要,我们需要构建出最符合农村实际的新型农村集体发展模式。只有针对性解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所面临的困境,才能提出现实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我国专家学者对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张冬冬指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的发展,需要引进相关的管理人才,同时加强财政资金的建设与应用。在涉农资金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要提高基层的政府使用资金的权力张冬冬.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推进思路[J].农业经济,2022(9):35-37.。孙晓凯认为,一方面要不断吸引青年劳动力返乡,加强涉农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另一方面,要以产业引领提高其科技能力,同时加大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对鼓励金融机构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投入力度和政策保障孙晓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发展模式探索[J].人民论坛,2023(3):77-79.。唐海龙认为,要明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律地位与经济成员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扩展作用。惠建利认为,需要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和属性惠建利.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定位与制度变革:基于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实践考察[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87-98.。包括其在宅基地收回、退出以及闲置宅基地的土地流转中的功能等,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宅基地管理有相应的法律保障,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地位。舒展认为,应该加大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训的普及力度,对相关人员进行现代化生产经营技能的学习培训,提高乡村干部群众的组织能力与学习能力。梁虎霞认为,要想在根本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最重要的是强化以村党组织为关键点的基层组织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增强新时代背景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紧迫感与责任感,通过转变自身思想认识和开拓创新,强化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梁虎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河南农业,2023(17):4-6.

1.2.2.6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趋势

本书主要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选取了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来源,检索2000—2024年“农村集体经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文献梳理分析方法,分析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文特征、研究热点、趋势与前沿。如图1-4所示,近二十年来关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呈逐步上升趋势。2020年到2023年增速最为显著,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视作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同时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们要聚焦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因此,2023年专家学者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达到了峰值。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学科分布主要如图1-5所示,主要集中在经济体制改革、信息经济、工业经济等领域,而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属于一个空白领域。所以对于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图1-4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相关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图

图1-5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学科分布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相关研究进行趋势动态发展的分析,如图1-6所示,可见近二十年的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研究热点主要聚集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共同富裕与城乡融合,以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创新模式、发展困境等领域。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关键词突变图,如图1-7所示,我们可知集体经济的突变强度相对不足,突变时间较早但是持续时间不长。强度最大和维持时间最长的是“新型农村”领域研究,该范围内的政策演变也正是国家标志性政策节点的体现,对整个研究趋势走向有一定影响。

图1-6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图1-7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关键词突变图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如图1-8所示,2015年之前处于萌芽阶段,也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步阶段。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动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赋予农民对落实到户的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运营管理水平,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14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了《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方案》。2015年至2017年处于缓慢增长阶段。2017年至2024年呈爆炸式增长阶段。本文认为目前专家学者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发展路径、面临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内涵,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理基础,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目前对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分析多基于农业经济学、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视角,很少有学者从新质生产力角度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逻辑发展;二是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定性分析比较多,定量分析较少;三是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未来发展规划研究较少,同时对于各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研究较少,没有达到示范带动的作用。在未来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强新质生产力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同时重点关注各地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典型案例,探索其发展模式与经验,从而起到带动作用。

图1-8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关键词时间线图谱

1.2.3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由于新质生产力是2023年提出的,所以目前国内专家对于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比较少。但是,国内专家对于新质生产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书从新质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其他角度梳理相关文献,为本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王琴梅等在研究中发现新质生产力通过数字技术培养了数字农业劳动者、数字农业生产资料和数字农业劳动对象,三者形成了数字农业,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产业转型升级和城乡融合协同发展、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最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王琴梅,杨军鸽.数字新质生产力与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61-72.。秦云龙认为,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推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加快种子良种培育创新有利于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秦云龙.黑龙江:加速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J].经济,2023(12):54-59.。侯冠宇等在研究东北农业发展中认为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结合,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现实道路。其中包含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绿色生态农业、农产品的深加工及品牌推广等环节,不仅提高了东北农业生产效率,还增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保护水平侯冠宇,张震宇,董劭伟.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4(1):69-76.。胡方玉提出,我们应该发展核心种源技术、关键农机装备等,加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新质生产力农业领域的发展胡方玉.加快形成农业强省新质生产力新优势[N].人民政协报,2023-12-18(8).。郑建认为,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不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种业核心攻关、还助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多元化发展郑建.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理论逻辑与发展路径[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11):31-35.。张镇宇认为,新质生产力完善了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的发展张震宇.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理论逻辑与路径探索[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4(2):11-21.。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新型数字劳动力人才,从而弥补其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的缺陷。同时,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培育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科技创新,增加集体经济资产、资金、资质的附加值,是保障农民财产安全、提高集体经济组织能力的重要措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根据区域发展条件和资源潜力,依托集体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合理规划布局新的产业项目,发展商贸物流、乡村旅游、特色农业、农旅融合等乡村新经济新业态。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