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交子与中国货币金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篇 交子的诞生、流通与意义

交子诞生于北宋前期的成都,是当时四川相对发达的商品经济以及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交子最初产生于民间,是人们将携带不便的铁钱寄存于铺户,交纳一定的手续费,即可换取随时可以兑换的凭证,即楮券。这种楮券可以转让,可以流通,因而解决了铁钱携带不便的困难。这种楮券,谓之交子;经营楮券存兑业务的金融铺户,又叫交子铺(户),多将其代为保管的铁钱用于放债取息。

随着交易中对货币需求的增加,交子作为交换的媒介,方便了交易,人们乐意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铺户用于放债取息的本钱不能按时收回之时,一些实力不足的交子铺户难免会因出现挤兑而破产。由此地方政府介入以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他们挑选出信誉好、实力强的十六富商连保经营。这时的交子,因相互拆借、相互监督、恪守信用,赢得了声誉。

交子凭钱请领,需现钱时再凭券换回。由于收兑不是在同一时间进行,因而只需留足供周转的库存,多出部分即可用于“广置邸店屋宇园田宝货”等投资活动。但遇不可抗力因素,即或是十六富商连保也有出现挤兑、信用受损的可能。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正月,利州、益州、梓州等地发生大旱,出现交子挤兑,朝廷下诏接收,将民间交子改由官办,将民间信用改为官府信用。知益州薛田等设计出发行方案,每两年发行一界,每界发行125.634万贯,备铁钱36万贯作为兑付准备金(准备金率约为28.65%),界满换新,1贯交纳30文工墨费。这种基于交子使用者不会同时兑现的准备金比例安排,客观上为后来无准备金发行提供了制度和技术上的支撑。自此,交子成为法定信用纸币。

交子的诞生,既解决了社会经济发展中金属货币供应不足以致交换领域难以扩大、交换难以深入进行的矛盾,又向弥补财政赤字的“铸币短缺”方向转化;交子从完全可兑现发展为“官司收受无难”,向不论远近行用的国家权威发展;交子用于税收缴纳的功能,使之成为“公私普适”的真正意义上的信用货币;交子还用于支付军费、缓解财政收支压力;等等。

交子走出了一条由国家强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国家纸币”路线,开了人类历史上由金属货币转向信用纸币的先河,在中国及世界货币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