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研究内容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迫切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数字金融的支持。本研究将系统地探索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发展的关系机理及宏观、微观效应,总结和提炼数字金融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可借鉴、可推广和可复制的中国实践经验与发展规律,进一步全方位、多层次地探索并提出相应的机制创新保障。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设计为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介绍本研究的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等。即,第一章导论,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问题提出、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进行介绍,并明确本研究的总体思路和研究特色。第二章为理论借鉴与文献综述,主要对产业发展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掌握最新研究成果并明确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探究方案。
第二部分:历史演进与理论框架。设计为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首先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数字金融的演变历程分别进行阶段性的划分,其次依照时间顺序对二者发展的变迁脉络进行梳理,最后总结归纳相关的国内外实践模式和成功经验,从而为厘清二者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打好基础。第四章主要构建二者影响关系的理论框架,以经济学基本的供给和需求分析为逻辑起点,结合相应的文献和现实分析,深入地进行外部条件分析、激励与约束分析等,并进一步探析相应的机理和作用机制。
第三部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相结合的实证分析。本部分设计为第五、六、七章。第五章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文献和政策文件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符合现阶段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各地区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对不同地区间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首先,准确全面地测度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是本研究的关键所在。其次,结合前两部分已厘清的数字金融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机理,通过宏观数据建立面板实证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效应,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对可能存在的空间溢出性进一步地实证检验。再次,第六章为微观效应实证分析。其次,结合前两部分已厘清的数字金融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传导机理,通过宏观数据建立面板实证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效应,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可能存在的空间溢出性进行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再次,第六章为微观效应实证分析,该章节结合农村金融调研的独家数据进行微观层面的分析和测度。即,通过对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和湖南地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实证分析使用数字金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效果,并进一步探析还有哪些因素会对其从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第七章对数字金融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从中总结提炼出相应的规律,并进一步对相关经验进行梳理总结。
第四部分:机制创新、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设计为第八章和第九章。基于前面几部分有关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效应的研究剖析,结合宏观层面和微观主体的实证效应研究结果,对国内外已有模式和典型案例的规律进行总结;根据目前研究所发现的现实障碍,提出突破既有的现实障碍需要的机制创新,并系统地设计相关突破路径和机制创新保障;进一步探寻为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智慧,实现数字金融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态势;提出本研究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