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2 研究内容

本书的研究内容共有9章。

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阐明本书选题的由来、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意义,介绍本书的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以及创新点。

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系统梳理并总结既有研究文献:一是回顾协同创新内涵研究、协同创新行为研究;二是从网络结构、网络机制和网络治理三个方面梳理协同创新网络研究;三是总结影响协同创新的因素,包括协同创新主体特征因素、协同创新关系特征因素和协同创新外部环境因素。在对既有研究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探明本书研究的切入点。

第3章,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一是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本书的研究范围;二是在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三螺旋理论、协同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构建本书协同创新网络理论分析框架,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第4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现状。本章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成渝地区R&D人员、创新支出等创新投入现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等主要创新主体现状,专利、论文、技术成交等创新产出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活动的整体特征。

第5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协同创新现状。本章利用合作科技论文数据分别对重庆、四川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学术研究合作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论文合作的时间分布、区域分布、国别分布、作者数量分布、论文引用分布和主要研究领域等。进一步地,利用合作专利数据对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产业研发合作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第6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分析。为全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现状,一是采用联合申请专利数据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企业协同创新的整体特征、地区差异、IPC分类等,二是构建协同创新主体网络,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主体网络的整体结构与节点特征,三是构建协同创新主体所在地区网络,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地区网络的整体结构与节点特征。

第7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主体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本章在刻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主体网络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二次指派程序(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QAP)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二值协同创新主体网络的影响因素、多值协同创新主体网络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稳健性检验。

第8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主体所在地区网络的影响因素研究。在刻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主体所在地区网络特征的基础上,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对点度中心度的影响因素、中间中心度的影响因素和接近中心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稳健性检验。

第9章,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网络的政策研究。一是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政策现状进行整体把握,二是对京津冀协同创新政策、长三角协同创新政策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政策进行经验借鉴,三是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层面探索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政策体系。

第10章,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本章归纳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