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更新换代
但为了家族荣誉,也为了推徐到几人一把,就让他们提前继承了爵位。
在继承爵位的基础上,再行论功封爵,爵位就稳稳的更高了。
从而,有了徐到、常玉的,从继承到他们身上的三等伯、提升到二等侯爵。
有了邓愈德、汤鼎臣的,从继承到他们身上的三等伯,提升到三等侯爵。
有了尚且年轻,此次功劳并不多出众的蓝屠的,从继承到他身上的三等伯、提升到一等伯爵。
这种情况,对徐到他们而言,是非常值得的。
毕竟伯与侯的差距太大了。
就如同三品跟二品的差距。
二品和三品的待遇方面就是云泥之别,像徐到这几位侯爵,还将是执掌一主战军的侯爵,一跃成为大乾真正的高层。
接下来每往上提升一等,都是越发的困难。
而没有成侯的蓝屠,看起来是有点吃亏了。
伯的三个等级,位列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
一个二等伯从三品、加三等伯正四品的待遇,是超过一位一等伯正三品待遇的。
若是蓝屠安于现状,那他最好的选择,就是以此功封一个三等伯,不继承家里二等伯的爵位。
但他当然是不安于现状的性格。
他要进步。
便提前继承爵位,降一等、先成为三等伯,再加上此次的功劳,晋升为一等伯。
这样,虽然蓝家获得的总体待遇下降了,他却能享受一等伯的国运加持,更快的变强。
而不是像两个爵位分开,国运也分开的情况。
这就是蓝家对蓝屠的支持。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
若是蓝屠不提前继承爵位,先封为一个三等伯,那等他继承二等永昌伯爵位时,就是降一等,成为三等永昌伯。
两个三等伯爵之位加在一起,也就能让他成为二等伯,而不是一等伯。
此次他提前继承爵位,一举提升到一等伯。
也有朝廷补偿蓝家这一代永昌伯,提前放弃爵位的意思在。
这对朝廷而言,是有好处的,一个二等伯、一个三等伯,变为了一个一等伯,朝廷需要付出的代价就减少了。
这同样是蓝家下定了决心,将一切赌在了蓝屠身上,减少家族整体的利益,以助他更快的成长。
除了徐到这五位提前继承家里爵位的,像是冯国、李武忠这样家里爵位高,只能先另封他爵的,一共有十七位。
这共二十二人,就是出自勋贵子弟。
三十三位新封的勋爵中,还有十一位,是真正的新勋爵,以傅良德为首。
此刻,傅良德也成为了收获目光最多的几人之一。
不是出自勋贵,却能一举封为一等伯,其实力可想而知。
知道更多详细情况的人,心中还把傅良德提升到了与冯国、李武忠并列的层次中。
包括明古在内的六兄弟,也是这种想法。
不过只多看了傅良德几眼后,就收回了目光,心思放在了整体上。
此时,他们跟满朝文武的想法是一样的,军队到了该更新换代的时候了。
而且是变得更强的换代。
他们非常高兴看到这种情况。
唯一让除了明古外的五兄弟,感到心中不舒服的,便是两位二等候之一的常玉,旗帜鲜明的投靠了老三(三哥)。
以常玉的实力地位,恐怕不用多久,勋贵中、就有一大批人,都投靠老三(三哥)了。
因为军队中,其实才是最抱团的。
常玉的实力地位,身边肯定会围绕着一群勋贵,他都投靠了,以他为首的勋贵会不投靠?
想想就让几兄弟感到难受。
他们哪里不如老三(三哥)了?
一场隆重的封爵大典后,永胜帝又调整了一些职位。
主要是军中职位。
徐到、常玉正式各自执掌了两个主战军。
冯国、李武忠、邓愈德、汤鼎臣各自执掌了一个主战军。
这便是六个主战军,大乾一共才十五个主战军,加上两位老将卸任主战军主将之位,改为州兵主将。
此举更象征着大乾军队迎来了更新换代的时候。
傅良德被任命为一主力军偏将,蓝屠、还有新封的那些勋爵们,一部分去了主力军任职,一部分则是去了地方军中为主将。
地方军分为州兵、郡兵、府兵、县兵,层层递进,镇压地方,同时为主战军提供合格的兵源。
对新勋爵而言,这就是历练他们的意思。
文官职位动的不多,主要有两位。
一是刘书温,从礼部右侍郎,提升为燕州州牧。
二是李百长,从户部左侍郎,提升为凉州州牧。
刘书温、李百长的高升,立即让很多人羡慕嫉妒了。
从从二品、提升到正二品的州牧,封疆大吏。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而且所有人都明白,接下来大乾的重心,就在消化凉州北边的XJ域上。
加上漠妖东迁,还有奴妖这个妖人国,北方到东北方的燕州也是重中之重,必定也是要向前扩张的。
这时候调李百长、刘书温为两州州牧,明摆着是对二人的看重、考验、以及培养。
又怎能不让很多人羡慕嫉妒呢?
哪怕两人极为出色,哪怕刘书温是丞相之子,也幸免不了。
继续宣布了一些事后,大朝会结束。
小朝会接着。
人数从数千变为了数十位,这数十人才是大乾的核心。
“李卿、刘卿,漠妖东迁,我大乾接下来的扩张,也要往东迁移。
接下来,就要看你们两个的了。”永胜帝颇为郑重道。
“臣必不辜负陛下厚望。”李百长、刘书温齐声行礼道。
“嗯,按照刘卿你的推测,奴妖以后会将目光放在漠妖身上,想要吞了漠妖。
到了凉、燕二州,你们也要多多注意奴妖、漠妖情况。
朕会让督天卫配合你们。”永胜帝又道。
“是。”李百长、刘书温皆是心中一喜,这是对他们的更加看重。
能在地方,影响中央。
不过欣喜之余,李百长心中也生起了一缕不服、不甘。
刘书温的这个推测,他其实也想过这个可能,但却万万不敢如刘书温这般肯定、坚定。
肯定、坚定这四个字,就代表了极大的差距。
(第二章,求支持,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