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联想全球化20年实战方法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战略:偶然与必然

2024年1月10日中午,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间歇,在威尼斯人酒店一家自助餐厅的包间里,杨元庆朴素而谦卑地告诉我们:联想集团是因为很多的偶然才走到今天的,一步步走来都不是必然,有很多路标并不是事先设计好的。

他责怪自己不该在2014年执着地坚持在同一时间收购了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和IBM x86服务器业务。“我现在都后悔同时去做两件事情,因为一下子没那么大的精力去整合。”但很快,他两眼放光,自豪于联想一步步咬着牙成功地走了过来。

“PC(个人计算机)业务的成功,国际化的成功,这两件事我们做成了。还有几件事,我们还在努力。”杨元庆说。

那天,在我们访谈的包间外,各种肤色的参观者正凭着邀请码一批批涌进这家并不宽敞的餐厅。一旦有人起身,他的座位会立刻被抢下。联想集团包下这里,招待来自全球的主要合作伙伴和客户。闻讯而来的投资者则希望能从高管口中打听到一些有关AI(人工智能)投资机会的蛛丝马迹。

个人电脑行业已经太久没有好消息了。2022年底,ChatGPT的巨大成功掀起了新一轮人工智能的澎湃浪潮,如蒸汽机革命般让人兴奋。距离餐厅不远,是联想集团的展厅。在“AI for All,让世界充满AI”的主题下,它展示了40多款基于AI的设备和解决方案,包括十多款备受瞩目的AI PC(人工智能个人电脑)。

60年前,杨元庆出生于安徽合肥。40年前,联想公司在北京成立。30年前,他开始掌管联想的微机事业部。20年前,联想集团和IBM签署协议,收购其个人电脑业务。杨元庆1989年入职联想,至今已35年,他的命运和这家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化公司一起跌宕,一起升腾。

2024年的CES,有4000多家参展商,中国企业占到四分之一。在主场馆中与三星、索尼、LG等品牌竞技的来自中国的全球化企业包括海尔、TCL和海信等。一些极具创新能力的中国中小企业在较小的场馆中也展示了自己的特色产品,如骨传导耳机、挂脖风扇、激光雕刻机、割草机器人、泳池机器人等。

“不出海,就出局。”这是过去三五年在中国企业界被广泛讨论并达成共识的最火热议题之一。但是,出海是不是就意味着能实现全球化?经验丰富的全球化公司显然有着不同看法。思爱普(SAP)是最具话语权的企业之一,《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的90%都是其客户,全球87%的贸易都运行在其系统上。思爱普全球执行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认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需要具备五种能力:

·能做到全球化的管控,符合每个国家的法律法规、财务、税务、数据、碳排放等要求;

·管得住全球化的业务,有一个全球化的人才管理体系;

·有全球化的营销管理体系;

·供应链是全球化整合的;

·能管理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

他认为,国际化的最高阶段是全球化。“比如联想,它70%以上的业务是在海外,在全球有多个研发中心,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有工厂,有全球供应链配置中心……”

2004年,联想仅仅是一家主要在中国市场销售PC的公司,年营业额为29亿美元。到了2023/2024财年,联想的营业额已达到569亿美元,在2023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217,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联想在全球PC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至今已经保持了11年。如今,它营收的接近80%来自海外,40%以上来自非PC业务。

比起在某个细分市场赢得世界第一,这当然是一种骄傲,联想集团更具独特性的价值在于,它的成就是由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员工、合作伙伴共创的。它的董事会和核心管理团队的国籍与履历背景之多元,使它就像一个“小型联合国”。

杨元庆说:“联想的全球化,一开始融入全球市场的程度就比较深,因此碰到的问题也很复杂。IBM PC、摩托罗拉手机、IBM x86服务器,三次收购规模都很大,花了很大精力去整合,真的很难。”“不过,你会发现,联想每过十年都会变成一家完全不同的公司。”他用一种更高的声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