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茶的诗礼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序

黄昌勇

中国文化史上,茶为雅道。这是因为一千多年前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把这种日常生活内容上升到精神层次:“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中国古代茶文化的精神品格至此得以确立。由唐及清,关于茶道、茶礼、茶艺、茶俗的研究著述丰厚;而承载着华夏诗礼之邦的茶文明,不仅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是对生命意境和灵性的追求。历史上日本人得之茶道、韩国人得之茶礼皆为国粹。现在,《一碗茶的诗礼禅》一卷在手,阅后感慨良多。

作者以自己扎实的文史学养来感受茶的意蕴,别有心得。通篇读下来,我发现作者对“道”的解说很有见地,一些阐发引人深思,特别是以“和”说“道”,认为“道”是对真理的总和与终极的命名,而“和”则是“生”“化”的宗则与奥秘。作者以一本《“和”解<茶经>》来阐述中国茶文化求“和”尚“真”的精神法脉,诠释了陆羽以一个“和”字贯穿茶之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揭示陆羽茶术背后隐藏的阴阳和合之理。中国文化“药食同源”。在中国文化四性五味的谱系里,茶性寒,味苦。作者很有洞见,将中和茶汤的方式与伊尹创始的中医汤液法联系起来,揭示了“伊公羹,陆氏茶”的深意——汤、羹浓淡不同,然“和”之奥理一脉相承,很有信服力。实际上,无论是“君臣佐使”的浑煮法,还是单方一味通过蒸晒、炙烤等方式转变药食性味的炮制法,延续至今,如生地黄性寒,通过九蒸九晒就成为性温的熟地黄;又如甘草,通过蜂蜜炙烤转变药性等等,确然是“百姓日用而不知”。更不用说,中国人厨房里的葱、姜、蒜、花椒、桂皮等诸多辛温佐料,大多数人都是这么做菜的,但背后的道理却不明白,以为只是滋味的调变而已,恰如孔夫子所言“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礼记·中庸》)。相比于烹调之“和”,茶之“和”则尤具韵味。品茶不仅要区别茶种,更讲究“水”“器”“烹”的协调和合,“茶”与“水”来自于天地之间,包含着大自然的生意,“烹”则是茶人心情与功夫的外化,器乃是人力与自然对话融通的产物。因此一碗茶乃是众缘和合、天人合一的产物。君子饮之,则可能借此悟道。

如果说,《“和”解<茶经>》阐述了陆羽通过创设一整套繁复茶艺(术),对茶、水、火、器、人、环境等因素综合调变,人居中调和,以追求茶汤三味:真味、正味、至味,那么,《一碗茶的诗礼禅》则从一碗中和纯粹的茶汤展开中国茶文化的叙事——中国文化宇宙生命观观照下的“味”中之“道”,既是生命情态的诗,也是人道世俗的礼,还是终极追问的禅,内涵中国传统文人的生命哲学、价值、情态、信仰。由此,一碗真色、真味、真香的茶汤,就成为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大集合,演绎的是中国文化关于“和”的情趣与理趣,于舌畔心头品啜的是中国人心领神会的“道”的妙味。

我十分认同作者的观点,中国文化以味通意,以意通道,而“道”作为德、理、美等一切的渊源,“品味”就是中国人由此发展出的一套“味感”世界观——万物都与味相通,所谓“味无味”“味之者无极”即指出了“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体道的方法论意义,一切都可以在舌畔心头细细品味。“和气得天真”,是中国人对真、善、美的沉思,是舌上的审味,还是心源上的审美——我的理解是舌通心。

作者在《“和”解<茶经>》的基础上,进一步从诗、礼、禅三个角度来观察中国茶文化的深刻内蕴与发展脉络。《一碗茶的诗礼禅》分诗篇、礼篇、禅篇三个专题,揭示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所蕴含的诗意情怀、生命信仰以及日常生活的美学规范。通过作者的论述,可以看到茶在中国漫长的人文历史中的嬗变——自陆羽以来,茶的文化意象被历代儒释道文人所共同塑造,他们将自己的思想、情怀、价值、态度寄寓于一碗茶汤中,赋予中国茶文化丰富内涵,与书画琴棋诗酒花一起演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情雅致。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言,饮茶活动的艺术化、道玄化与世俗化交融并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哲学和美学规范:

茶味是诗味,也是禅味。一碗茶汤出于世俗又入于世俗,连接此岸和彼岸,在热乎乎的生活中,能识宇宙之大,能体人生之艰,入俗而不从俗,闲适从容,潇洒达观,珍惜当下,尽性知命,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诗意。俗世的生活一如烂泥,如不沉溺,却是养分,滋养红莲,诠释“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斛尘”的智慧活法与趣味人生。

“诗礼禅”的一碗茶,映照的是中国人觉醒的生命意识、生活的美学规范以及超逸的人生态度——士志于道,而立足当下。这些是刻写在中国传统文化骨子里的风流倜傥。

阅读这本茶著,可以感受到流淌在文字当中的思想和情怀,作者不无遗憾地表示,以这一碗茶汤来观照当下、对照现实,发现现实委实太“实”了些:那些曾经在中国人的精神领域发酵的茶汤,虽不说真的沦为俗世生活的开门七件事,但确然不再是风教德化之雅尚,不再承载中国人的宇宙生命观,不再传递中国文化的生活美学和人道情怀。作者引用了日本茶人冈仓天心对晚近中国人饮茶的看法,表示“不得不躬身承认”,却难免耿耿于怀:

对晚近的中国人来说,喝茶不过是喝个味道,与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并无关联。国家长久以来的苦难,已经夺走了他们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他们慢慢变得像是现代人了,也就是说,变得既苍老又实际了。那让诗人与古人永葆青春与活力的童真,再也不是中国人托付心灵之所在。他们兼容并蓄,恭顺接受传统世界观与自然神游共生,却不愿全身投入,去征服或者崇拜自然。简言之,就真无需严肃以对。经常地,他们手上那杯茶,依旧美妙地散发出花一般的香气,然而杯中再也不见唐时的浪漫,或宋时的仪礼了。(《茶之书》)

读来,何尝不是“心有戚戚”。这使我不由得想到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的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的《日常生活》中提出了“人类需要论”和“日常生活革命”的构想,她强调人在微观层次上的改变,即日常生活的人道化的重要性。本书的茶文化正是从日常生活的微观着眼,回到使人作为人、成为人建设我们自身。

我特别欣赏作者的叙写方式,表达的观点不强加于人,公允、客观,以旁征博引所形成的哲理力量征服人,加之作者强大的知识储备的充分运用,给予读者对此部专著学识兼备的企望;还应注意到,作者把茶著当作学问来做,干货很多,所以读起来不会很轻松,反而有点钻研“学问”的艰涩。就如琴棋书画诗曲花,虽然娱人、悦人,但哪一个不是学问,若要精通,哪一个不需费一番苦功夫?当今学界尤其需要这样的著述。

中国的茶文化与佛学文化联系得最为密切;茶道不止于味道,更是心性的修行。在“茶禅味道”一篇中,作者对茶与禅如何汇流,乃至成为“万味合一味”的禅茶进行了清晰而简明扼要的梳理,堪称浓缩版的茶禅历史,概述了佛教的中国化、儒道释三教的融通汇流以及传统文化于“味”之上承载的心性哲学。对于主张“茶禅一味”的日本茶道,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肯定其独到之处,颇有见地:

禅僧以日常之茶来说心、说佛,不过触境言道、随手取譬。茶于禅林,不过是万法之一法,以一法通万法。因此,在文人士夫将琴棋书画诗香花汇聚茶味、将儒道释融入茶禅的两宋,“禅茶一味”作为一种更加凝练和明快的提法是否为圆悟所书,于中国文化史来说,其实并不重要。然而,融《碧岩录》于一碗宋代点茶之中的日本茶道,其独辟以茶接机、以茶开示的茶空间,直接将世外禅林搬到平常生活——茶空间一如禅苑,平常生活一如道场,这是日本茶人于一碗茶汤中妙悟的禅滋味。

中国的心性哲学高度重视个人修为,主张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做人做事无处不是修行,所谓语默动静体自然、行住坐卧皆道场。俗世中人忙于庶务,无暇他顾。在作者看来,茶空间被日本茶人赋予“道场”的意义,作为一个特定的场所,是专门为功名利禄场中的忙碌人开辟的一个休歇处,是歇脚地,也是歇心时。其内在精神法脉还在中国禅宗,并溯宗寻源,特举了几个具代表性的茶禅公案。这些公案超越时空,穿透古今,意趣横生,妙不可言,读来有助启悟开慧。

中国文化历来尚古,但在茶之一道却崇新。历代茶人自信且自傲,宋人不服唐人,明人同样笑傲宋人,可谓一代不服一代。然在作者看来,对茶的认知与见解,历代茶人是“出新而不离经”。“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品斗”作为唐以来中国茶文化的保留节目,每年新茶一出,一些山场、茶厂都要展开不同范围的斗茶,在追求至味的道路上,以竞出新,求“和”尚“真”是其万变不离的宗则,折射出宇宙人生的奥秘。

初见本书的选题,感到既熟悉又显得陌生:熟悉的是烹茶品茗本是伦常日用之事,陌生的是以茶成书论茶已经罕有其为,这也就是熟视无睹吧。然而,当读完此书,我理解了作者写茶著的初心与情怀了:在现实的生存中,我们淡漠了、失去了海德格尔的“诗意地栖居”;作者提示我们,在生活世界,应感受诗意的体验和远方的梦想。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姑且以读后感的方式为序。

202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