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的解梦师:朱建军解梦30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梦中的原始逻辑

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梦中的原始逻辑。

为什么叫原始逻辑?就像前文所说,梦使用的是原始认知,跟逻辑思维不同。它使用的逻辑,严格来说,甚至不能叫逻辑,仅可以算是逻辑的前身,我们可称其为原始逻辑。

一个人清醒时看梦,会觉得梦简直是胡说八道,梦境中的人物行为和情节发展变化完全没有逻辑。之所以会这么认为,是因为我们在用理性逻辑去看梦。

如果我们懂得梦的话,就会发现梦有其特有的逻辑,也就是原始逻辑。想学会解梦,首先要知道梦是怎么思考的,也就是它的原始逻辑是什么。只要知道这一点,解梦就会变得比较容易。

原始逻辑并不复杂,有几条定律。

相似律

*

在梦境中,只要有相似的部分,就会有同一性,相似即同一、相关,简称相似律。

相似律告诉我们,只要在梦中出现的事物的外表有相似之处,它们在内在本质上就可能有同一性,即我们可以把这些事物看作一个东西的不同表现。

这种相似律并非仅出现在梦里,也常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中医的思考方式,主要是运用跟梦类似的原始认知,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原始认知。

比如在中医理论中,有一个原理是,如果某个东西的颜色是红的,我们吃了就可能补血。枣是红色的,吃了枣就可以补血;枸杞也是红的,也有补血的作用。

不光是颜色,还有形状。比如有一种中药叫锁阳,形状很像男性性器,功能是补肾壮阳。这类例子在中医理论中比较常见,其思维模式是只要相似就可能有关系。

日常生活中的类似例子也有许多,比如核桃仁。把核桃敲开后,可以看到有左半球和右半球,上面有很多沟回,形状像大脑,所以大家一致认为吃核桃可以补脑。

在非洲,有一种动物黑乎乎的,第一次看见时,我们不认识它,但看了看觉得它的体形挺像豹子的,于是在猜测这种动物是食草还是食肉时,我们就会认为它肯定是吃肉的,和豹子吃一样的东西。体形类似,人们就会认为食性也可能类似,这也是一种相似性。

又如,某种非洲动物长得跟我们常见的牛挺像,我们就把它叫作非洲野牛,同时也相信它有着和牛类似的性格和习惯。

相似律是原始认知的一个基本定律。这种定律是有其道理的,因为相似的外表的确会在大多数时候说明它们有相似的内在。

当然,这也不代表相似律是绝对正确的,也有一些特例。比如红的西红柿,却没发现它有补血的作用。

这种相似律的思维方式,虽然不总是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能够帮人适应周围的环境。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发现他的长相跟自己以前知道的一个人品不佳的人有点像,那么从相似律的角度我们就需要提防他。

当然,这种以貌取人的判断标准,从逻辑思维角度看不一定对,但是从原始认知角度上讲,往往是有效的。因为人的性格、心理等特点,或多或少会反映在自己的长相上。用长相作为一个参考,可以让人有一个大体归类,虽然归类不一定准确,但是通过归类我们至少可以给自己一个提醒,避免遭受损失或伤害。从这个角度讲,原始认知是有意义的。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个人梦到他的一个合作伙伴(其实他和这个合作伙伴也不是很熟)的样子有些鬼鬼祟祟,好像在偷东西。醒了之后,他觉得这个人很可疑,就猜测这个合作伙伴会不会真的不可靠。于是他查了一下账目,果然发现合作伙伴在账目上做了手脚。

所以,这种推论虽然不是百分之百可靠,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靠的。因为一个人如果经常在做事时偷偷地占小便宜,可能在神情上就有一种不大气、不坦诚,甚至躲闪的状态,而在长相上,就可能有一点鬼鬼祟祟和猥琐,也许很轻微,可依然能被人看出来。

接近律

*

接近律,是指如果两个东西相互接近过,在同一个地方或很近的地方同时出现过,或出现的先后时间间隔很短,那么我们就认为它们存在着相关性。接近律也不是完全可靠的,但是在原始认知中有一定道理。

比如,每次碰到同一个人不久后,我们都会遇见倒霉事,就可能把他称为“扫帚星”。那个人也许会说,“和我没关系啊,我并没做什么”。但是我们在原始认知中会觉得:为什么每次碰到你都要倒霉,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最好少碰到你为妙。

再如,一个人每次吃完某种食物后都会肚子疼,在通常情况下,他会选择不再吃这种食物。虽然他并没有化验过这种食物是否有问题,也不知道它对身体是有害还是有益,但是如果每次吃完都会肚子疼,那么不再吃总是一种安全的方式。

还有,如果一个人每次走在森林里都发现周围非常安静,鸟都不叫了,然后出现了蛇,那么以后走在森林里,一旦鸟不叫,周围很安静,这个人就会格外小心,担心蛇出现。

只要在时间或者空间上接近,我们就会默认这些东西之间有着某种相关性。每个人都有这种思维,有时候还会把它跟相似律结合在一起。

有一句古诗是,“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是说这位诗人所爱的女孩喜欢穿一条绿裙子,所以每当他看到绿草,心里就会升起一些欢喜。

严格来说,芳草跟女孩是不相关的两件事物,但是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把彼此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就是绿色。绿罗裙也不一定仅属于这个女孩,但绿罗裙跟她有密切联系,而绿色又是芳草的颜色,所以通过这种联系,诗人对草产生了一种喜爱之情。

这种逻辑对人是有用的。比如,如果这位诗人看不清远处的女孩是谁时,因为喜欢绿色,只要看到对方穿着绿色的裙子,就可能向她的方向走去,遇到自己喜欢女孩的概率自然就会增加许多。

辐射律

*

辐射律,是指人的某些心理活动,会把其影响辐射到周围事物上。比如,当一个人高兴的时候,他会发现天更蓝,水更清,每个走过的人都更快乐,每个和他说话的人都更温柔。相反,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时,他会感觉天更灰,地更暗,每个人都对他不好。

这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情绪辐射出去,并染在了周围的事物上。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变化,因为严格地说,天空是不会管我们的心情好坏的,它该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

虽然辐射律并不客观,但是这种主观的定律对人是有意义的。比如我们今天心情好,看一下天空,觉得天更蓝,于是跑出去玩,也许会玩得很开心。相反,如果今天心情不好,一看到天气就觉得天昏地暗,决定不出去玩,也可能会避开外面的一些不快和灾祸。

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时,如果强迫自己出门,是比较容易碰见倒霉事的,比如容易跟别人吵架,或是在心烦意乱中坐错车、走错路、丢东西等。如果不出门躲在家里,反而会避开这些事情。所以,虽然原始认知逻辑并不客观,但很有用,这是它的特点。

总体来讲,我们的理性思维是客观的,会帮助我们如实地认识物质世界,而我们的原始逻辑,以及建立在原始逻辑上的原始认知是主观的,它们看到的世界和实际情况也许并不一致,但是能更好地反映我们的内心,更好地把我们的情感、情绪和其他内心活动反映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现实的逻辑思维看作对物的思维,而把原始逻辑和原始认知看成关于心的认知。

而我们为什么要解梦?正是因为原始逻辑和原始认知,能通过梦境很好地呈现出来,会更精准地表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情绪情感,凸显我们真实的心理活动。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们在白天看到的东西很客观,看见汽车就是汽车,看见飞机就是飞机。但是在梦里,可能汽车会变成一匹马,当我们高高兴兴地骑着马时,其实是表示想开车。过一会儿,马可能不是马了,又变成汽车,再过一会儿又不是汽车了,会变成一条鱼被我们骑,这些情境都可能会出现在梦里。它们也许很不客观,但是在主观层面上,有什么区别吗?并没有,因为都反映的是一种在骑行中很爽的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