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言 是什么“束缚”了女人的心?
回到家,语昕匆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准备开始做饭。因为过一会儿,丈夫就要回来了。“为什么不在外面买点饭呢?”一想到要做饭,还要洗碗,语昕叹了口气,但同时,她的内心出现另一种声音:“结婚了,给丈夫做饭是应该的,这是妻子应尽的责任。”
结婚半年来,语昕几乎不买现成的晚餐。不过,她今天回家较晚,开始做饭没多久,丈夫就到家了。他一开门,就看到了地上散落着几个袋子,那些是语昕刚买回来的日常用品。他忍不住皱眉,说:“家里怎么那么乱?你回来得比较早,怎么也不先整理一下?”
从下班起,语昕就忙得团团转。听到这句话,她压抑着的委屈忍不住爆发了:“你以为我很闲吗?你回家就只知道休息,跷着二郎腿看电视、玩手机、等着吃饭。我呢?加班到这么晚,还要买一大堆东西,提着大包小包坐地铁赶回家做饭,结果一回来你就责备我。一样都要上班,凭什么这些事情都要我做?”
听完语昕的话,丈夫愤怒地大吼:“我又没有让你一定要做饭、买东西。你自己爱做,为什么怪在我身上?你工作做得不爽就辞职,不想做家务就不要做啊!我忙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到家想休息一下,还要被当成出气筒,真倒霉。”说完,丈夫转身去洗澡,语昕一个人在厨房里越来越难过,眼泪扑簌簌地直掉……
那些无法摆脱的“偶像包袱”
你是否对上面的场景感到熟悉?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个丈夫真的太不体贴了。大家都要工作,凭什么家务都让妻子做?”或许也有人会觉得:“是语昕有点问题吧?干吗搞得自己那么辛苦,好像她很命苦一样。她这么做,又不会有人感谢她,反而因为自己的原因把脾气发在别人身上,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可能有些人会提醒故事的主角语昕:“所以,你要学会为自己着想,要学会拒绝,学会说‘我没办法’,好好对待自己……”
然而,在工作与平日的生活中,我发现许多人并不是不知道“要善待自己,不勉强自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一类的道理,他们的困难在于“我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
“如果我真的这么做,我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如果我真的这么做,我会有罪恶感。”
“如果我真的这么做,我内心会出现责骂自己的声音……”
从事咨询工作以来,我发现许多女性有上述困扰,或者说有“习惯性的罪恶感”。换句话说,她们的心中有“偶像包袱”“角色期待”。许多女性被这样的角色期待紧紧束缚,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如何摆脱。这些“期待”“包袱”,成为女性的枷锁。
慢慢地,我发现这些期待往往是我们从小到大被父母、社会、媒体灌输的观念,它们是“心理控制”的一环,我将这样的控制称为“缠足”[1]。
为什么我们愿意接受这些不公平?
什么是“心理控制(psychological control)”?在讨论父母对孩子的教养行为时,心理控制被认为可能影响孩子的自主发展。在父母的心理控制下,许多孩子可能会内化父母的“提醒”与“责备”,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伤害自我感受、损害自我价值、破坏自己对自己的看法等。
但就我的观察而言,心理控制并非仅仅来自父母,还来自社会、环境给人施加的压力,许多父母被某些传统观念“绑架”“洗脑”,无力也不敢挣脱。
即使这些观念对我们并不公平,甚至会伤害我们,我们依然下意识地接受它们。我们害怕它们的巨大力量,因为“大家都这么做”,都服膺它们构成的框架而生活。它们是约定俗成的,要突破它们构成的框架、带来的压力,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些框架常常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影响、捆绑我们。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而倾向于把一些问题个人化,怪在自己或者他人身上,我们自己或者他人可能就会怀疑自我价值,觉得“是我不够努力”,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受到损害。这会让人有很深的无力感,因而更无力改善有问题之处。
因此,在这本书中,我想与大家讨论的就是“缠足”现象,也就是:
哪些传统观念,使得我们无法挣脱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与决定?
为什么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愿意服膺这些“缠足”现象,能让这些传统观念代代相传,让大家“互相监督”?
注释
[1]“缠足”作为一种束缚女性的象征与原型模式,最早是由荣格分析师马思恩提出的。其著作中提到的“缠足”这种“原型模式”对不少中国女性仍有深远的心理影响。书中还探讨了中国神话与缠足史的渊源。对“缠足”这个原型概念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马思恩的著作《缠足幽灵——从荣格心理分析看女性的自性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