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补税的爱尔兰
爱尔兰政府知道,宰杀一只会下蛋的鹅意味着什么。
征税是政府的天职,很难想象一个政府会拒绝送上门的税款,然而,这样的事情确实发生过。这个国家就是爱尔兰,这笔税款高达130亿欧元,时间是2016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要从苹果公司说起。
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 4,开启了智能手机新时代。自此苹果公司的营收一路狂涨,它成为美国最大的科技公司。2012年9月,苹果公司推出iPhone 5,产品再次获得热烈追捧,当年营收突破1500亿美元,利润突破400亿美元。2022年,苹果公司的利润达到了998亿美元。
苹果公司的总部在美国加州,很自然地,美国政府是最大的税收受益者。据苹果公司2013年初的一份声明称,整个2012财年,苹果公司总计缴纳60亿美元税金——约占美国企业缴税总额的2.5%,是名副其实的“纳税大户”。可正是这样的“纳税大户”,还是被指责纳税并不多,甚至被指为“逃税大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美国的税制漏洞有很大关系。
早些年,为了鼓励企业在海外扩张,美国政府在税法上做出宽松规定:只要美国公司的海外利润用于海外再投资,这部分利润就可免于缴税。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以前,美国人很少担忧资本外流的问题,鼓励美国企业赴海外投资,从而扩展影响力,这样的政策很好理解。
当时,美国本土的企业所得税率为35%,和各国相比,这算是较高的税率。美国本土市场很大,利润也相当可观,然而政府收上来的税收却不多。调查机构认为,苹果公司通过复杂的会计操作,将一部分美国市场的利润做成海外利润,从而将大量资金隐匿在海外,逃避美国税法的监管。据说,逃掉的税额高达数百亿美元。
这些避税手段大部分在爱尔兰完成。爱尔兰是苹果公司的欧洲总部所在地,也是欧洲税收最低的国家之一。欧洲各国的企业所得税率普遍在20%至30%之间,而爱尔兰的企业所得税率是12.5%,这能够为企业减掉不少税。但真正起巨大作用的,是当地额外的豁免性条款。
爱尔兰法律规定,如果母公司在国外,那么注册在爱尔兰的子公司也算外国公司,只需缴纳少量所得税,销售相关税收一概免缴。于是,苹果公司在英属维尔京设立了一个空壳公司,将其作为爱尔兰“苹果国际运营”子公司。这家公司自然也是空壳子,负责接收整个欧洲的苹果公司收入。
通过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苹果公司在欧洲的税率低到惊人的0.005%。这个说法出自欧盟官员之口,而苹果公司则对此矢口否认。不管真实税率如何,苹果公司在整个欧洲的税率远低于12.5%,这是没有任何疑义的。苹果公司在美国境内的利润,则流到爱尔兰。一番运作下来,到底少缴了多少税,只有苹果公司自己知道。
大公司在各国之间避税,基本是钻各国税法的空子。爱尔兰则刻意为之,大张旗鼓,用超低的税率吸引投资,还主动给公司提供避税指南。爱尔兰的税率确实不高,当大量资金涌入时,即使税率再低,总额也相当可观。征税之外,爱尔兰获得的更多。
爱尔兰位居西欧边陲,纬度高,气候湿冷,人口又少,曾是欧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9世纪更发生过著名的“土豆饥荒”。直到几十年前,爱尔兰仍是经济弱国,财政紧张,名列“欧猪五国”(1)之内。穷则思变,20世纪80年代后,爱尔兰大搞“开放招商”,吸引外国投资,经济才有所起色。
1980年,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欧洲开展苹果公司的业务,寻找销售据点,最后选了税率较低的爱尔兰。这是最早落户于爱尔兰的海外科技公司。据蒂姆·库克(Tim Cook)叙述,早期爱尔兰科克郡的经济并不好,失业率高,缺少投资。唯一的优势,大概只有当地政府欢迎苹果这家新兴企业前来。
苹果公司的入驻改变了当地的一切。如今的爱尔兰,光苹果的销售子公司就有5家,雇用人数超过6000人——想想看,科克郡只是一个拥有12万人口的小城市。时至今日,苹果公司是爱尔兰最大的跨国公司,爱尔兰则是苹果公司最大的海外销售中心。两者互惠互利,互相成就。
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并不少,例如谷歌、微软、亚马逊、脸书,你能想到的很多科技巨头,都把欧洲总部放在爱尔兰,或将其作为重要基地。爱尔兰之所以能吸引美国企业,不仅是因为有语言优势,最重要的原因是政策。2015年,爱尔兰GDP突然增长26%,这让很多人大吃一惊。一个重要原因是,2014年有很多大公司集体“落户”爱尔兰,壮大了这个国家的经济体量。
这一切让欧盟很不爽,欧盟认为爱尔兰“偷走”了属于它们的企业和税收。欧盟官僚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盘查苹果公司过去十几年在欧洲的税务。最终,负责此案的欧盟竞争委员会认定,苹果公司在爱尔兰获得了“不正当税收特权”,要求苹果公司补缴约130亿欧元的税款。这还是以爱尔兰12.5%的税率为准线的,若按照欧盟的税率水平,处罚恐怕要翻倍。
欧盟要求苹果公司将130亿欧元上缴给爱尔兰,是想拉爱尔兰“下水”,填平西欧最大的“税收洼地”。对400多万人口的爱尔兰来说,130亿欧元不算少,据说可以解决10万个家庭的住房问题,对政客颇有诱惑力。幸好爱尔兰政府富有远见,知道宰杀一只会下蛋的鹅意味着什么。
要是苹果公司被迫补缴税款,爱尔兰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低税亲商”的形象就会完全破碎。苹果公司可能会撤离爱尔兰,搬到瑞士、波罗的海沿岸或其他低税国家。时任爱尔兰财政部部长迈克尔·努南(Michael Noonan)说:“一旦开了这个口,就好像吃了土豆的种子(2),会蔓延开来,这起官司的失败将打击爱尔兰未来好几代的经济发展。”
为呼吁政府和民众支持苹果公司,迈克尔·努南极力强调,过去三十几年,苹果公司雇用了数千名员工,而这家公司的雇员数还在增长。倘若向苹果公司征税,繁荣将化为泡影。一个负责征税的爱尔兰官员,居然鼓动民众帮助公司“抗税”,这件事还挺有戏剧性的。
对于“苹果税案”整件事,“最丑陋”的莫过于欧盟。这个臃肿庞大的组织,成了欧洲经济之敌。它厉行管制,打击竞争,惩罚企业。从苹果到雅虎、微软、谷歌、优步,美国科技巨头基本都受过欧盟的敲诈。欧盟管理手段糟糕至极,以致英国实在无法忍受,选择“分手”(脱离欧盟)。
拖延多年的“苹果税案”,一直到2020年才宣告结束。这一年,欧盟法院裁定,苹果公司无须向爱尔兰补缴130亿欧元。苹果公司和爱尔兰财政部对此表示支持,唯独欧盟愤愤不平。不管是纳税方和征税方,都拒绝这一税款,旁边的第三者却坚持要收税,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是头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