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揍你没商量
郭印眼中的恶意在看到封十二时变得更加凶狠。
他摔进屋子,跌跌撞撞扑到桌边,与封十二瞧了个对眼。
封十二抱着小猫岿然不动,看他的眼神如同看一个小丑。
郭印酒气上涌,两手拽住桌巾,发了狠地往下一扯,桌上的杯盘碗筷稀哩哗啦摔了一地。
“你们……你们敢殴打朝廷命官!”
他扔下桌巾,扯着脖子朝门外大吼:“快来看啊!这就是皇子府的刁奴!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敢藐视王法当街行凶——唔!”
他的喊声戛然而止。
一团白影从天而降,扑到他脸上。
扑鼻而来的酒气令方桐嫌弃地抖了抖毛,尽管如此,她仍是稳稳挂在他脸上,用锋利的爪尖勾紧他的皮肉。
“啊!”
郭印惨叫了声,被小猫挠了个满脸开花。
方桐下爪又稳又狠,她精准地避开这人的眼球,朝其他不伤性命的部位一通狂挠。
最讨厌的就是这种酒疯子,别以为她看不出,这人就是来找事的。
对付这种人,讲道理没用,直接揍一顿就老实了。
郭印还没看清扑过来的是什么东西,就觉脸皮一阵火辣辣的疼。
他本能地闭紧双眼,抬手往脸上揪扯。
方桐才不会被他碰到,她三下五除二把人挠完,在他脸上用力一蹬,转身跳回封十二怀中。
她低了低头,将脸埋进封十二的臂弯,一副被吓坏了的样子。
在场几人都愣了。
卫百川与另外两名侍卫看着小猫大发神勇,互相望了眼,忽然心领神会,趁郭印还没睁眼,冲上去就是一通暴揍。
屋里传来拳拳到肉的闷响,听得门外赶来劝架的人一阵哆嗦。
“十、十二殿下,别打了,”一名官员壮着胆子进门,朝封十二一揖到底,“郭副将喝醉了,若言语上有何冒犯,我等在此代他赔罪。”
几名同僚跟随其后:“十二殿下,郭副将受隋将军所托进京献礼,您不看僧面看佛面,好歹饶他这回。”
方桐在封十二怀里磨磨爪子,呸!那人先来找事,凭什么饶他?就听他刚才嚷的那话,分明是想趁酒楼里人多眼杂,给封十二扣一个纵奴行凶的罪名。
酒楼内外人来人往,多的是不知情的百姓,所谓看热闹不嫌事大,那些话要是传出去,外人可不管是谁先惹的事,一听打人的是皇子府侍卫,当场就得骂封十二仗势欺人。
她好不容易上一回街,就遇上这倒霉玩意儿,不怪她按捺不住脾气出手。
封十二摸摸小猫的后颈,替她顺了顺毛。
刚才他也有些吃惊,小猫自从入府以来,一直表现得乖巧可爱,哪怕知道她会变人,他也只把她当成一只软乎乎的团子。
谁也没想到,一向好脾气的小猫也有发火的时候。
他听秦时月说过,小猫为了救她曾抱着疯狗咬了一口,那时他不曾亲眼得见,想不出这只小团子哪来那么大的勇气,眼下看到了,他信了,又觉得有些好笑。
他几时轮到需要一只小猫来保护他?不过小猫的举动让他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很陌生,却不讨厌。
与郭印同来的几人见封十二无动于衷,心知今日之事不能善了,有人偷偷往后挪了几步,想溜出去找人。
“站住。”封十二头也没回,淡淡开口。
他的语气不冷不热,却让屋里的气氛陡然一沉。
抬脚那人身子一颤,不自觉地站定。
封十二轻抚小猫背脊,漫声道:“既然你们来了,就替我做个见证。”
那几人面面相觑,做什么见证?见证他手下的侍卫揍了郭副将?
封十二道:“一会儿你们随我进宫。”
进、进进进宫?
听到这话,平王府的幕僚和隋永道的旧部都快哭了,他们只是看郭印心情不好,拉他出来喝酒,没想到连喝酒也能遇上十二皇子。
他们当中有人气不过,朝还在挨揍的郭印瞪了眼,他们只想讨好隋将军,可不想替人背锅。
“十二殿下,此时已近戌时,宫门怕是已经下了钥,因这等小事去惊动陛下,怕是不妥。”
“醉后闹事、辱没皇子也是小事?”封十二朝说话之人瞥了眼,“我认识你,你是平王府的幕僚,你来说说,什么才是大事?”
方桐在封十二怀中抬头,在心底骄傲地为他鼓起了掌。
说得对,什么才是大事?谋反吗?
她从几人对郭印的称呼中已猜到这人身份,她听卫百川提过,郭印是隋永道的亲信,此次进京是借献礼的机会向平王面授机宜。
这人既是平王一党,当然视封十二为眼中钉,他敢对一名皇子如此挑衅,可见隋永道平日何等跋扈。
方桐撇撇嘴,这些人就没看过史书?
狡兔死,走狗烹,身为一名武将,在太平年间不夹着尾巴过日子,是等着被皇帝砍头吗?
想到这儿方桐又是奇怪,隋永道是平王的舅舅,平王有这么一个厉害的亲戚撑腰,难怪敢向太子叫板,皇帝明明挺维护太子,为何还要让隋永道手握兵权?
这时,郭印终于从卫百川三人的拳脚下滚了出来。
与他同行的几人赶紧上前扶起他,只见郭印头发也乱了,衣裳也破了,脸上东一道西一道的血印子,再扒开衣裳一看,他身上的拳脚痕迹竟然不多。
有人暗自数了数,总共也才四个青印,还都出现在不甚要紧的皮糙肉厚之处。
方桐眼尖瞄见,忍不住朝卫百川他们佩服地望了眼。
这是什么手法,揍人竟然不留痕迹?她明明听见他们揍得嘭嘭作响,怎么落在郭印身上,那伤痕就和轻轻碰了一下差不多?
她转头盯着郭印的身体仔细打量,眼前忽地一暗,被封十二抬手遮住。
封十二将小猫往怀里拢了拢。
他不认为郭印的身体有什么值得细瞧,一身赘肉不说,胸口还有毛。
他轻轻点了点小猫脑袋,对郭印几人道:“你们说得对,此事不便惊动陛下,那就移交大理寺,让他们来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