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镜子:动物伦理14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几种看动物的心理机制

人类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在求生存以及适应环境的压力之下,形成了几种跟动物的关系,从而影响了至今人类看动物的心理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分成两类:一方面的警戒跟敌意,以及另一方面的接纳和友善。

1. 对抗与警戒

先谈警戒跟敌意。从远古的猿人阶段开始,人类跟其他动物包括其他的猿人,就处在一种猎食跟被猎食的关系之中。人类需要猎杀动物作为食物,同时也需要保命,避免自己被更凶猛的动物猎杀和吃掉。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关系镌刻在人类的知觉官能上,直到今天,即使是出生几天的婴儿,对动物的外形与动作的感知也要比对植物和其他物体的更为敏感。这很显然是演化过程中出于适应的需要而产生的结果。在猎食的需求与被猎食的威胁之下,人类必须尽早发现周遭的动物,以便采取必要的接近或是躲避的策略。猎食与被猎食,决定了人类跟动物处在一种对抗的关系之中。

动物对人类还有另一方面的威胁,那就是传染疾病。在对人类有害的病原体之中,属于人类跟动物共患的约占60%。而人类吃动物,包括它们的尸体残骸,也增加了感染疾病的风险。早期的人类当然并不了解动物是通过什么机制传染疾病的,不过与动物保持距离,不要太亲近,显然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在此之外,对尸体、排泄物等传染媒介保持警戒,促使人类发展出“恶心”这种情绪和生理的双重反应,显然也有其演化上的功能。

简单说,对抗以及警戒、提防,这种种敌视的态度,构成了人类看动物的一个基本角度。

2. 驯化与亲密

但是人类除了需要提防动物,把它们视为威胁,却又离不开动物,必须跟它们形成比较正面的关系。人类进入农耕阶段之后,开始饲养家畜,把它们当作稳定的食物与劳动力的来源。猫狗也进入人类社群,成为同伴动物。无论是家畜还是同伴动物,都需要照料,甚至跟人类产生情感上的互动,这代表人类跟动物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看动物的方式,也势必包含着友善的一面。

人类开始饲养同伴动物,很可能是出于现实的需要,但根据研究,把某些动物当成宠物,也就是在功能性之外尚有情感的一面,跟演化过程中所谓的“幼态延续”(neoteny)现象很有关系。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是说,动物如果维持幼儿时期的某些特征,会获得比较多的照顾,对它们的生存有利,所以有其演化上的意义。尤其就人类跟宠物的关系来说,猫狗等动物的脸部往往呈现婴儿的特征,例如眼睛大而圆,耳朵、鼻子、嘴巴分明,嘴角上扬像是在微笑,表情跟头部的姿势像是在回应人类,身形、动作也符合人类的“可爱”标准,特别容易激发人类对它们保护、照料的欲望。这种关联,在人类对动物的正面看法上发挥了一些作用。

除此以外,人类“拟人化”的思考习惯,在塑造人类对动物的正面看法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功能。拟人化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就是必须把人类的生命模式投射到外在的对象,通过自己熟悉的角度,才能了解各种事物以及现象。在巫术和各种宗教中,以及当人们想要理解跟影响自然界的现象时,通常会对自然界的物体以及力量加以拟人化。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里的天神,都具备人类的完整形象跟性格;民间信仰里的雷公、电母、山神、树神、河神,一直到瘟神,也都是拟人化的产物。就动物而言,人类根据狩猎的需要,会设想动物跟人类一样思考跟行动,这样人类便可以预测动物的移动路线以及行为,有利于捕获猎物。但拟人化也把一些人类的特质投射到动物身上,从而拉近人类与动物的距离,让人类跟动物生活在同一个意义空间之中,甚至可以产生情感的互动,让某些动物成为家庭的亲密成员。

人类虽然逐渐跟动物发展出密切的共存关系,不把动物完全当成具体的威胁,甚至承认动物拥有一些优点和长处,值得利用,但是人类仍然需要强调动物的地位低于他们。事实上,人类一方面要将动物拟人化,另一方面又必须拿动物当作负面的对照组,来跟自己对比,才能想象和界定什么是“人”;结果,通常所谓人类的特质,正是那些人类所独有而动物缺乏的。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动物能成为人类的镜子,让人类看到自己;人类绝对不需要借用植物来界定自己。所以人类一向认为,理性、语言能力、自我意识等人类独有的特色构成了人类的本质所在,人性所在。相对之下,动物由于缺乏这些能力,就被看成低于人类。这个观点主导了西方两千多年来的思想发展,构成了“人类中心主义”。这种抬高人类、贬低动物的态度,在哲学以及伦理上的影响既深又远,结果之一就是人类的道德观念一直拒绝把动物纳入考量。这个问题,之后会再细谈。我们先简单看一下心理学如何解释这种态度的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