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教习篇
原文
1.1 人之初[1],性[2]本[3]善。性[4]相近,习[5]相远。
译文
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差不多,只是由于随着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性情才有了差别。
注释
[1]初:初生,刚开始有生命。
[2]性:本性、天性。
[3]本:本来、原本。
[4]性:性情。
[5]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特性。
评解
人的天性是否“本善”,在古代思想家中曾有过很大的争议。不仅是中国,就是在西方的思想家中也有类似的人性善恶之争,但不管哪一派都充分肯定教育对于人性的重大作用。
“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篇,孔子并没有肯定人性本来是善还是恶,但他坚持认为,后天环境的熏陶对人的禀性有很大的影响。
三字经中的“习”并非指学习,而是习染,是两个并不相同的状态。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接受,而习染则是被动的影响,古人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意思。
三字经中所指的“环境”并非单纯意义上的环境本身,还包括社会、家庭、朋友及艺术作品对自我内心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自我身心的全面发展,一个人应该更多地选择良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多阅读和欣赏优秀文化精品,以提高自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私塾是如何教学的
私塾读的书有《蒙求》《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千家诗》《幼学琼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尺牍》《杂字》。
私塾不设班级,都是个别教授,好处是因材施教。当时教法有几种:
1.点书
塾师的教桌上,常备着一个朱砚和一枝朱笔,每天上午学童陆续上学,先生逐个把他们叫到桌旁。先生边读边点,学童句句跟读。
2.还书
每天点书之前,学童要把昨天点的书给先生还读,也叫“还书”。还书有“正读”与“背书”两种。“正读”,就是面对老师看着书本朗读;“背书”即背向老师,高声背诵。
3.温书
先生点完一本书,学童还要“温书”。尤其是“四书”,非要读得滚瓜烂熟不可。
4.写字
学童每天下午一到馆,就得靠在书桌上写字。
5.练习对偶句
先生教学童做“对子”,先教两个字的,如“竹叶”对“梅花”,三个字的,如“人独立”对“燕双飞”。然后提高难度。
相关链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西晋思想家傅玄曾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现在常用来比喻经常与优秀人才一起交往,自己也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古往今来,有许多真实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颍州当长官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
有一次,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路过这里,便到他家中拜访,欧阳修邀请吕公著一同待客。席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得很快。
这个事例很好地说明了“近朱者赤”的道理。《论语·里仁》云:“见贤思齐焉。”如果一个人周围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那么这个人也会通过努力,去赶超他们。同样地,如果一个人总是与一些道德素质低下的人交往,久而久之他的品性也会变得恶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这样的例子。
解放前,一位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写了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轰动了文坛。但是当他到了十里洋场之后,受到那种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来,这可谓是对“近墨者黑”最好的诠释了。
延伸阅读
如何结交更多的益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就是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因此,我们应该多结交些对我们有益的朋友,而尽量避免对自己有害的人。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获得朋友,都希望友谊像温暖的阳光一样照耀在自己的心上。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很多的朋友,只有那些懂得交际技巧的人才能迅速地结识更多的朋友。下面是一些简单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交上好朋友或者与朋友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
1.与陌生人谈话
积极与陌生人谈话,你很快就会发现你与其他人有很多的共同的话题和爱好。在地铁上,在公交车上都有机会与自己身边的陌生人谈谈。你会发现,他们跟自己一样,也很喜欢体育运动,同样对打折的商品情有独钟,或者会惊奇的发现,她已经是怀上三个月的准妈妈了,而且神奇的是,她们就和你住在同一个小区!这样,朋友关系也许就产生了。
2.不忘老朋友
也许毕业后了,你们就再也没有联系了。但是如果以前你们是好朋友的话,以后你们的关系会更加铁的。想办法找到他们,不忘记老朋友。可以参加一些老同学聚会,到同学录的网站上去看看,也可以通过老同学找到自己的老朋友。总之一句话,只要你真心真意,老朋友是很快就会找到的。
3.举行一带一的聚会
举行小型的聚会,要求自己的朋友都带上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其他的朋友来参加。通过这类的活动,你的朋友圈子会很快的扩大,很认识很多的新朋友,交上新的朋友。建议参加聚会的朋友都签到,这样你们就可以保持顺畅的联系。
4.友好邀请
也许在接小孩子回家的校门口,你听说另外一位妈妈谈论到她喜欢厨艺。如果可以的话,可以邀请她一起参加厨艺培训。这样的话,你们就可以一起学习新的美食。你想想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共同分享其中的点点滴滴。相信很快,你们就可以成为好朋友的。
5.尝试新的活动
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这样你就可能认识一些跟你有同样爱好的人们。与兴趣相同的认识,共同的话题肯定不少,经常在一起谈论同样的东西,你们的关系也会随之升温,做朋友也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补充一点,结交朋友,贵在真诚,它是获得真正友谊不可缺少的一种优秀品质。因为只有真诚了,别人才能了解你,才能知道你是否值得结交,也只有付出真诚了,别人才能对你真诚、向你袒露自己的心扉。
原文
1.2 苟[1]不教,性乃[2]迁[3]。教之道[4],贵[5]以[6]专[7]。
译文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致志地去教育孩子。
注释
[1]苟:如果。
[2]乃:就。
[3]迁:迁移,变化。
[4]道:道路或方法。
[5]贵:最重要的。
[6]以:于。
[7]专:专一、专心致志。
评解
后天的教育是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人光有善良的本性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启发和教导,善良的本性就会受到外在环境事物的影响而逐渐变坏。
“教之道,贵以专”是教育的原则,含有多重意思。
第一,教育要持之以恒。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的是恒心和责任心,需要时刻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是我们一辈子都应该做和值得做的事。
第二,教育的方法要专一,教学的内容要精专,这是教育取得良好收效的保障。而现代教育让孩子学习无法专心,往往无所适从,即使设置多项学习项目,仍然收效甚微,这是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长都应反思的事情。
第三,对学生而言,也要养成专心专注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所谓“一心不可二用”,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若不能做到身心合一,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国学小百科
古代母亲教育包括哪些
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史上,母亲在教育子女中的地位作用,极为显著,也曾出现过许多楷模人物。她们重视子女教育、教子有方,被历代人们誉为“母仪”。
我国古代母教包括:
1.注重言行。
母亲的言行将对子女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我国古代的母亲很注意在子女面前的言行举止。
2.注意环境。
《颜氏家川》中说:“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行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小时候所受的环境影响,会自然而然形成品德。古代母亲很重视周围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如大家熟悉的“孟母择邻”便是生动的一例。
3.反对溺爱。
古代注意到母亲多性格温柔,对孩子十分爱抚,但强调母亲不能对子女娇惯溺爱。“慈母败子”成为古代母亲的座右铭。
4.寓教于喻。
古人特别注意在教育儿童中运用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某些道理。
5.教子清廉。
廉洁奉公是一种美德。我国古代的母亲,在他们的儿女长大成人当了官以后,也不放弃教育的责任,教训他们的为官清廉,不能凭借职权贪污受贿,表现了古代妇女的高尚品德。
相关链接
教子有方的梁启超
梁启超这位近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有着深厚的家学底蕴。他以不断奉献心血才华的济世精神,叱咤政坛,潜心学问,光遗留下来的著作就有1400多万字。更使人惊叹不已的是:在忧国忧民、投身社会、匡国济世、勤奋著书的同时,他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因此他的孩子个个成才。他的长子梁思成是众所周知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学家,梁思礼则是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仅他的子女中就出了三个科学院院士!我们看一看他是如何进行子女教育的?
1.忧国爱民,言传身教
梁启超崇拜墨子的人格,自称“任公”。他一直以吃苦耐劳、修身齐家、养性律己,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他始终以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大气派,关怀着中华民族的自强自立,并以此影响自己的孩子。他有晚上喝点酒的习惯,喝酒时,他常常给孩子们讲故事。那是以中国古代民族英雄为主的。
譬如讲他们家乡新会的南明忠臣陆秀夫,怎样在竭力御敌失败后投海就义,讲人民为了纪念他,在新会县沿海崖石上刻了“崖门”两字。这些民族英雄的英勇和气节给了孩子们深刻的印象。应该说多年以后,学贯中西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为新中国服务,与父亲的教育有着很大关系。
2.科学教育,因势利导
梁启超将国家的兴旺寄托于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他的政治热望与人文取向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梁启超自己学识渊博,要求子女博采众长,既广博又要有专长,体现了与时代并趋的精神。他以坚强的奋斗精神和乐观风趣的博大情怀教育子女:“我平生对于自己所做的事,都是津津有味,而且还兴会淋漓。什么悲观咧、厌世咧,从没有在我的词典里出现过。”他自己生活俭朴,也这样要求子女。民国初年,他家已经进入上层社会,但他不改往日的寒士家风。他对孩子们说,一个人要好学、坚忍、勤俭。他给一个个外出留学的子女的信中说:“一个人物质的享用,只要维持生命就够了,至于快乐与否,全不是物质上可以支配。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真是会打算盘呢!”
他崇尚科学教育,提倡个性发展,以培养兴趣为先导,注重精神引导、毅力培养。他用自己的治学心得启发儿女,强调学习的专心致志。他教导儿女:“不骄不馁,方能成就事业。”这点成为梁家子女们的学业指针。他告诉孩子,他的三步读书法是:鸟瞰,解剖,会通。鸟瞰即粗略了解大概,了解重点。解剖即对各部分仔细钻研,重要处细细解剖,疑难处仔细研究,使自己有深刻记忆。会通即上下左右融会贯通,将全书全面彻底了解。
3.良师益友,慈爱长辈
梁启超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儿女,尊重他们对生活、专业的选择。他很尊重孩子,非常细致地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对每个孩子的前途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同时又不强求他们一定要按照自己替他们筹划的办。
梁思庄进入大学选专业时,他以自己的远见卓识看到将来生物学及信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议思庄学当时在中国几乎是空白的现代生物学。但思庄当时就读的迈基尔大学生物教授教得不好,她也没兴趣,非常苦恼,便与她的姐姐哥哥们诉苦。梁启超听说后,忙写信给思庄:“庄庄,听你的哥姐们说你不喜欢生物学,既如此,为何早不与我说?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发展方向我不知道……”后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思庄改学图书馆学,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
延伸阅读
父母应从哪些方面激励孩子
孩子不断进步,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家庭教育的作用,而其中父母的心理激励则是一把挖潜启智、培养孩子正常发展、快速成长的金钥匙。
1.理想、目标激励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条件和特长为其设计奋斗的大目标,时时鼓励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不断为孩子增加前进的动力。当然,理想激励中尤其要注重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教育,克服名利思想的影响,确立了理想,还要帮助孩子树立恰当的小目标,循序渐进,促其实现大目标。
2.行为、榜样激励
“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孩子;用正面的教诲开导激励孩子;用满腔的爱心去关怀、体贴孩子。父母还要经常提供一些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教育激励孩子,让孩子从中汲取营养,也可把邻里的品学兼优的孩子作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鼓励孩子向他们看齐。
3.关怀、表扬激励
父母对孩子不仅要从生活上关心,尤其要从精神上、心理上关怀,不仅关心其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而且要关心其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形成激励。特别要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严格要求正是对他的未来的负责与关怀,是对他真正的爱。在家教中,对孩子每一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给以表扬激励。特别当孩子受到挫折时,要从正面说服,帮助其分析失败的原因,树立新的起点,奋起直追。
4.动机、兴趣激励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社会活动和竞赛,积极为孩子创造条件,特别要注重智力投资。培养兴趣也是学习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要从学习条件、环境、心理因素等多方面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源头活水天天来,水到渠成步步高,尤其是对特长的培养,更要注意兴趣激励,才会产生较强的动力。
原文
1.3 昔孟母,择[1]邻处[2]。子不学[3],断机杼[4]。
译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用割断织机上的布来教育他。
注释
[1]择:选择。
[2]处:居处。
[3]不学:不好好学习。
[4]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评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因此父母为孩子提供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法对其人生的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昔孟母,择邻处”讲述的就是环境对孩子身心成长的巨大作用。而“子不学,断机杼”则阐释出读书要努力用功,并持之以恒,这一道理。
国学小百科
江南贡院——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
江南贡院初建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起初供县、府学考试之用。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集乡试与会试于此。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这里仍留作乡试考场。后经不断扩建,至清同治年间巳形成一座占地30余万平方米,仅考生号舍就达20644间的中国最大科举考场。仅清代经过江南乡试后考中状元者58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一半以上。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吴承恩、方苞、袁枚、林则徐、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历史名人均为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民国时期此处为南京市政府所在地,抗战期间此处曾为汪伪政权行政院及最高行政法院。
相关链接
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名轲,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但小时候的孟轲片天性顽皮好动,不想刻苦学习。他整天跟着左邻右舍的孩子爬树捉鸟,下河摸鱼,田里偷瓜。孟母开始又骂又打,什么办法都用尽了,还是不见效果。她后来一想:儿子不好好读书,与附近的环境不好有关,于是,就找了一处邻居家没有贪玩的小孩的房子,第一次搬了家。
但搬家以后,孟轲还是坐不住。一天,孟母到河边洗衣服,回来一看,孟轲又脚底板揩了油。孟母心想,这周围又没有小孩,他又会到哪里去呢?找到邻居院子里,见那儿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叮叮当当”地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周围没有邻居,门外是一片坟地。孟母想,这里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吸引儿子了,他总会用心念书了吧!但转眼间,清明节来了,坟地里热闹起来,孟轲又溜了出去。他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气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干脆拿了两条干肉做学费,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又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问他:“你最近书读得怎么样?”孟轲说:“还不错。”孟母一听,气极了,骂道:“你这不成器的东西,逃了学还有脸撒谎骗人!我一天到晚苦苦织布为了什么!”说着,揪着他的耳朵拖到织布机房,抄起一把雪亮的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样做。孟母把剪刀一扔,厉声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
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震动了。他认真的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真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儿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延伸阅读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1.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必须专心、踏实的道理。
专心学习的故事很多,可以讲给孩子听;也可以带孩子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看书,让孩子感受那种人人专心读书的气氛。还可以用竞赛的方法进行训练,坚持一段时间,孩子专心学习的习惯就能养成。
2.让家里的环境适合孩子学习。
(1)给孩子预备固定的学习地点,桌椅固定的位置不能随意搬动。这样孩子容易形成专心学习的心理定势,一进入这个环境,脑子就进入学习状态。桌子上不能乱七八糟地堆放东西,只能放课本、作业本、文具以及必要的工具书,旁边有一个小书架更好。不要放玩具、零食,以免干扰孩子学习。
(2)房间布置要适合孩子学习。房间布置应简洁、明快,摆放物品不能太多太杂。墙壁以淡色为好,不要张贴很多东西。有的家长让孩子自己编写格言、警句贴在墙上,这个办法可以借鉴。适当考虑孩子的个性特点。比如有的孩子特别好动,房间就应减少大红大绿、花色斑驳的东西,以免助长其不稳定的情绪;有的孩子过于内向、沉闷,房间的布置则要热烈、活泼一些。
(3)保持安静的环境。孩子学习时,家人应尽量保持安静,电视机、收音机最好不开,如果在不同的房间,应把门关好,声音调小。说话不应大声,尤其不要吵架。
(4)有共同学习的时间。可以约定一个时间全家人同时学习,有的读书,有的看报,有的写东西,这样的家庭气氛最能促进孩子专心学习。
3.创造适合孩子学习的心理气氛。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亲密融洽,是孩子“入境”、“入静”的重要条件。家庭人际关系如果不和谐,经常吵吵闹闹,对孩子是一种心理干扰、情绪压力,孩子会产生焦虑、恐惧、厌烦等心态,无法安心学习。
原文
1.4 窦燕山,有义方[1]。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注释
[1]义方:指合乎孔孟之道的教育方法。
评解
当今社会,孔孟之道的教育方法似乎有些落伍,但是其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精神对子女身心的成长依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及意义。
因此,父母要善于教育,即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给以积极、合理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
国学小百科
古代颜氏家训——最早的家教名著
早在北齐时期,北齐文学家颜之推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家教名著《颜氏家训》。强调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影响极大,父母应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切忌“无教而有爱”,“爱子要爱得其所,爱得有方”。现截取其中两段——
原文
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译文
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义加以节制,还得把这些写到玉版上,藏进金柜里。到胎儿出生还在幼儿时,担任“师”和“保”的人,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学习。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在婴儿识人脸色、懂得喜怒时,就加以教导训诲,叫做就得做,叫不做就得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祥,子女自然敬畏谨慎而有孝行了。
原文: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译文:
我见到世上那种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不以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听凭孩子开口,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呵斥时反而欢笑,等孩子懂了事时,还认为道理本来如此。到骄傲怠慢已成习惯,才去制止,那就纵使敲打得再狠毒也树立不起威严,愤怒得再厉害也只会增加怨恨,直到长大成人,终于养成败坏的品德。
看着这些古代教子家训,我们不得不为古人对教子的严谨风范而折服。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新家庭,也应该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扬礼仪之邦的淳风。
相关链接
五子登科
窦燕山,原名窦禹驳,因他居住在幽州(现在北京),故称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品行不端,恶名已经没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天,窦燕山路宿客栈,偶然检到一袋银子。他为了能让银子物归原主,在客栈等了一天,终于等到了失主,将因子完壁归赵。失主感激万分,要以部分银子相赠,他分文不取。他家乡有不少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卖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他的银两送给他们帮助他们嫁娶。同时,窦燕山还在自己的家乡设立学堂,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窦燕山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因此积了大阴德。
此后一个晚上,窦燕山又梦见自己的父亲。老人告诉他:“你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个能金榜提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当他腥来,发现也是一个梦。但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
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其中大儿子做到礼部尚书,二儿子做到礼部侍郎,其余三子也都做了官。
当五个儿子均金榜提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零春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延伸阅读
父母应送给孩子的10个礼物
第1个礼物:爱
每个孩子都需要爱,许多孩子对爱的需要远胜于对一两件玩具礼物的需要。但父母如何来表达自己的爱呢?
提醒:轻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在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这些都是在向孩子表达爱心。
第2个礼物:纪律
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需要你提供一些做人处世的规矩,以让他懂得凡事不能为所欲为,以及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提醒:使用严厉的但却是能被孩子理解的纪律来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然后再平心静气地向他解释:“无论你何时再犯,我都会阻止,直到你能自己改正为止。”
第3个礼物:以身作则
你传递给孩子最重要的信息往往不是用言语方式来达到的。在孩子的整个成长期,他都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以父母为楷模。
提醒:时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观察你,因此你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假如你不想让你的孩子吸烟,你自己最好就不要与香烟为伴。要想为你的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第4个礼物:自尊
儿童的自尊是通过父母对他的尊重培养出来的。体罚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尊重意味着你必须将孩子看成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允许他发展自己的爱好和追求。
提醒:即使孩子的发展与你为他设计的目标并不一致,或者他的有些表现你很难理解,你也应尊重他的个性。你要关心他,但不要什么都替他作主,你应鼓励他独立思考并勇于探索,让他知道你随时都在关注着他。
第5个礼物:良好的自我形象
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适当称赞是重要的,但假如称赞言过其实,反而会有损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相反,对孩子的过分指责和嘲笑,传达的是这样一种信息:“你没有能力做这事情,必须由我来代替你完成。”这种凡事包办的做法会破坏孩子的成就感。
提醒:让你的孩子独立地去从事一些事情,直到他完全掌握,然后说一声:“做得好!”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
第6个礼物:良好的健康习惯
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父母的行为是很重要的,父母坚持刷牙、健身或注重饮食健康,都是无意地向你孩子灌输一种观念:要照料好自己的身体。
提醒:让你的孩子定期去医院,接受必要的健康体检,同时让孩子了解坏习惯对身体的危害。
第7个礼物:多跟孩子在一起
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你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终是第一位的。
提醒:每周都计划一次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然后让孩子盼望着这个时刻的到来,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与他在一起。
第8个礼物:学习动力
所有那些肯学习的父母都在无形中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但也应注意不要拔苗助长。对孩子来说,压力过大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提醒:在幼儿时期就开始让孩子学着阅读,待他长大后再让他对着你朗读。培养他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好奇心。你要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与他一起探讨一些问题。
第9个礼物:幽默感
与你的孩子一起欢笑,能让他看到事物轻松和愉快的一面。不要总是对孩子一本正经,笑声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提醒:和孩子一起阅读幽默书籍和看喜剧电影,当孩子尝试一些幽默行为时,父母应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第10个礼物:伙伴关系
从两岁开始,孩子就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孩子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技巧、兴趣、责任心等等。你所要做的是适时地给他们一些指导。
提醒:不要总让孩子关在家里做一些早已设计好的游戏,要鼓励他多与同龄孩子在一起玩耍,这样,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孩子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
原文
1.5 养不教[1],父之过[2]。教不严[3],师之惰[4]。
译文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
注释
[1]教:教育。
[2]过:过错。
[3]严:严格,严厉。
[4]惰:懒惰。
评解
孩子的童年和青少年事情的教育来自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可以说,教育的成败是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在起作用。但是,家教与师教并非完全孤立的两个个体,它们只有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最佳的效能。原因就是两个方面的互补性。如果说家教是播种和浇水,那么师教就是施肥和修剪,离开了哪一个环节幼苗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
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的一种选士制度,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科举,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实行了1300年之久。
科举考试的基本方法是由国家设立科目,通过逐级统一考试,按成绩选录人才,分别授予相应官职。考试范围历朝不尽相同,隋唐以明径、明法、明书、明算、秀才、一史、三史等为常设科目。
元明两朝起,统一在“四书”范围内命题,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阐释经义之作文考试采用八股文体。
到明清时,科举考试程序亦日臻完善。考试分为四级:郡试(府州县考试)、乡试(省级考试)、会试(全国考试)、殿试(皇帝直接考试)。
清朝时又将“郡试”下放到县级,称院试。童生经院试合格,称秀才;秀才经乡试录取称举人,举人经会试录取称贡士,贡士经殿试合格者称进士。
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均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凡中进士者,金榜题名,授予较高官职。
相关链接
陶母封鲊
陶侃是晋初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后来迁居浔阳(今江西九江市),是晋末著名作家陶渊明的曾祖父。
陶侃青年时代,家境并不富裕,父亲早死,由母亲湛氏抚养成人。他在浔阳县里当一名小吏,负责管理鱼池。
陶侃经常挂念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生活太艰苦了,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拿了场里的几条鱼儿,盛在罐子里,腌咸了,便托人带回家去孝敬母亲。
没过几天,母亲托带信的人把那罐鱼原封不动地退回来了,还亲自写了一封信给陶侃。
陶侃以为母亲一定会在信中夸奖他一番的,谁料拆开信一看,连一句夸奖他孝顺的话也没有,反而在信中严厉地责备说:“你身为县吏,领取朝廷的薪俸,首先应该做到廉洁奉公,一尘不染。现在竟利用职权,拿公家的财物来孝敬我,我真为你感到羞愧和担忧!”
读完母亲的信,陶侃知道自己做错了事,辜负了母亲的期望,痛悔不已。他马上写了一封回信,诚恳地检查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以此为鉴,不再重蹈以往的覆辙。
此后,他勤政为民,政绩出色,深得民心,官运也因此亨通,从长吏、大尉、都督大将军,一直做到长沙郡公。
这就是旧时文人传颂的“陶母封鲊”的故事。他们认为陶侃一生廉洁勤劳,同他母亲的教育影响是分不开的。“陶母封鲊”被作为母教的一个经典范例。
延伸阅读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作为学生,他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家庭和学校,受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家庭和学校。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可一些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理,甚至会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为使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积极主动和学校配合、联系。
1.来校询问。
当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不良行为时,应积极主动地来到学校,询问近期孩子在校的具体表现,与老师共同分析、探讨合适的教育方法,使孩子从迷途中扭转回来。
2.电话联系。
电话联系是最直接、最及时的一种联络手段,有些家长因工作忙没有时间与老师面谈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这时应利用电话与学校、老师联系,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3.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可以看看他的作业、笔记,问问他的学习情况,和孩子交流交流问题。
原文
1.6 子不学,非[1]所宜[2]。幼不学,老何为[3]?
译文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注释
[1]非:不是,表示否定的意思。
[2]宜:适宜,合适。
[3]何为:做什么呢?
评解
常言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人如果错过了人生的重要黄金阶段,就会凡事事倍功半。学习是个渐进的过程,所谓“厚积薄发”,不要轻视年少时的点滴努力和积累,这些都将成为你日后成功的资本。
学会珍惜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不仅是对父母和师长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国学小百科
《演小儿语》——中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
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是明代吕坤编辑的《演小儿语》。
吕坤(1536—1618年),字叔间,号新吾,宁陵(今河南商丘)人。他编的《演小儿集》,全书一卷,收有包括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流传的46首儿歌。文字浅近,内容生动,便于口耳相传。编者在每首歌下面都加上评语,虽然有些牵强附会,不符原意,但将古代儿歌中许多遗产借以保佑存下来。
吕坤在《演小儿语》的序跋中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儿歌的理论问题,对今天的儿歌创作也有借鉴之处。
相关链接
凿壁偷光
匡衡是西汉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白天要劳动,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晚上很想读书,却穷的点不起灯,他为此很苦恼。后来,他发现邻居家夜夜有灯光,就想了个办法。因为邻家点灯的房子和他的住室之间,只隔着一堵墙,于是,他便在墙上凿了个小孔,灯光果然从小孔里透过来了,他高兴的简直跳了起来。从此以后,他每夜蹲在墙脚,借着这一线亮光读书,直到邻居家熄了灯,他才心满意足地去睡觉。
过了不久,有发生了另一个问题,他仅有的几册书早已被读得滚瓜烂熟,却一直没有钱买新的,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又常常碰钉子,他又开始苦恼起来。
当地有个叫“文不识”的富豪,家里藏书很多。匡衡便请人介绍,去文家当长工。到了文家,他干活既卖力又不要一文工钱。“文不识”觉得很奇怪,就问匡衡道:“你为什么自愿做工,而不要工钱呢?”“我给您做工,不为别的,只希望您把书借给我,让我好好阅读。”“文不识”答应了他的请求。匡衡一得到丰富的图书,就想几天没有吃饭的人得到美食佳肴一样,贪婪地、津津有味地读啊读啊,读完一册又读另一册。
这样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著名的大学者。
延伸阅读
如何提高自学能力
1.大胆质疑,培养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与创新的源头。加强自身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要学着不断去质疑、释疑,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积极地锻炼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共性的看法或结论提出质疑。
2.整体把握,理清课本内容层次
把繁杂、冗长的知识一层一层地进行梳理,犹如剥洋葱一样,将所学的知识梳理出层次,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层次。将其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所谓的“先放后收”。它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从内容上,要求学生理出哪些是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些知识不仅要求学生找得出来,更要理解、记住它。从结构层次上,在看书后,了解课本中讲了几个问题,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这些问题又是从哪几个层次和角度阐述的?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证的。这部分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与前面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
3.简要概括,把课本由厚变薄
可在整体把握课本的基础上,领会其精神实质。可先对一节或一段内容进行归纳,用一两句话,一两个字概括。随着学习归纳能力的提高,逐步发展为对一课,一章的概括。
4.抓住线索,清晰知识的发展脉络。
如果知识是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我们要去发现所学知识的线索,抓住了线索就抓住了所学知识的脉络。在自学中要注意“三大问题”,即先讲是什么,后讲为什么或重要性,最后讲怎么样。
5.划出关键词,突出知识核心结点
线索是学习内容的“网”,关键词则是这张网中的“结点”。在知识学习中,要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某些“闪光词”即关键词,将知识高度压缩在认知结构中,再应用时依据线索,快速检索出关键词,由此引出自己所学的知识。
6.写读书笔记,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
自学完一框、一节或一课后,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体会,或者对课本进行评述,写出眉批,如果能长此以往,坚持下去,你的理论水平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提高。
原文
1.7 玉不琢[1],不成器[2]。人不学,不知义[3]。
译文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注释
[1]琢:打磨、雕琢。
[2]器:才。
[3]义:礼仪。
评解
人的一生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难免会遭受诸种挫折,但是,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就如同雕刻玉器一般,只有经过层层打磨,才会亮出闪光的一面。
学习是一辈子要做的事情,如此简单的“学习”二字,需要我们去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付出自己的努力。
国学小百科
古代小学教育是怎样进行的
古代教育,小学是从7岁到12岁,它的教学宗旨、目标,就是培养正知正见。
小学的教育,在生活教育当中,是要培养他的勤劳,怎样奉事父母,怎样友爱兄弟,都是从这时候培养的。在德行、学问根本上,培养他的根本智慧。
所以这个阶段,老师只教句读。老师不讲解只教他读,利用他天赋的记忆力让他熟记。
背下来之后,老师再督促他,要背一百遍、背二百遍。到第二天,先把前面教的背一遍之后,然后再教新的经文。这是童蒙教学用这个方法,天天教他朗诵、教他熟记。因为这个时候,他智慧没有开,不需要讲解,讲他也未必能理解,只是教他背,教他背诵。
到13、4岁,智慧开了,懂事了,再开讲。所以中国古时候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太学,太学就仿佛现在讲的大学。太学里面就是讲解,小时候所背的这些经论,要在太学里面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讲解辩论。
等学生的人事关系明白之后,再进一步,教给学生人与环境的关系,与动物的关系,与植物的关系,与山河大地的关系。
再进一步,这才讲到所谓玄学,即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是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是做人的大根大本。
相关链接
不琢不成器的和氏璧
卞和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一天,他跑到荆山上游览,发现一块不同寻常的石头,表面发出白色亮光,击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他凭着几十年的经验,认定这块不寻常的大石头的里面蕴藏着一块非常珍贵的白玉,如果打开以后,请能工巧匠取出来,再加以精心雕琢,肯定是一件“国宝”。
当卞和抱着这块“璞玉”回家以后,心中盘算着,这样的稀世之宝只有献给当今的国王才是上策。主意既定,他就离开家门,带着“璞玉”奔向国都而去。
当时楚厉王当政,听到这个好消息要亲自接见他。卞和向楚厉王进述了一遍“璞玉”发现的经过以及“璞玉”的珍贵道理。厉王听后,将信将疑,反复察看这块“璞玉”,终究看不出玉的样子来。于是,喊来王宫里的玉匠,玉匠们也查看了一遍,皱皱眉头,毫不在意地对厉王说:“这有什么稀奇,不像玉,而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厉王大怒,再不让卞和分辩,立即下令:“卞和犯了欺君之罪,给他处以刖刑!”武士们立刻将卞和推出宫外,一刀砍掉他的左脚。
楚厉王去世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萌发了献玉的心思,他想,也许武王是位英明的君主,能够识宝,不妨再去试试。于是抱着“璞玉”,一跛一跛地走向王宫,将宝玉献给楚武王。
谁知楚武王与楚厉王一样,都是不识玉的君王,于是又找来玉匠来鉴别,没想到,这个玉匠就是上次楚厉王找过的。这个玉匠自然又是漫不经心地说:“这不是玉,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上次企图以此来欺骗厉王没有成功,如今又想故伎重演,再骗一次武王,你存什么心思?”
不等卞和开口申辩,就喝令武士将卞和推出宫门,把右脚砍掉了。
楚武王去世后,楚文王即位。卞和又萌发了献宝的决心。怀着一线希望,又抱起“璞玉”爬向王宫。他一面爬,一面哭,一连3天,几乎血都哭出来了,终于来到王宫。
文王十分感动,决定亲自接见。同时,文王还召来好几名熟悉玉石加工的巧匠,一起来“会诊”,经过他们再三察看,终于得出共同的结论:“表面虽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里边确实埋藏着一块玉,一块很珍贵的宝玉。”
文王命令玉匠当场打开验看,果然是一块颇大的白色无瑕、微微透明、放射着珍珠般光芒的玉石。在场的君臣与工匠们都傻了眼,无不交口称赞卞和的耿耿忠心和他识玉的特殊本领。
随后,楚文王又命工匠们加工雕琢成一块白壁,为了纪念和表彰卞和的功劳,命名为“和氏璧”,存放在国库内妥为保管,代代相传,成为大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了解到,玉石虽然名贵,但是如果没有经过精雕细刻,就将永远是一块石头。
玉是如此,人何尝不是呢?
延伸阅读
学习古人面对挫折的态度
东晋末期,社会环境混乱污浊,陶渊明带着“大济苍生”的愿望踏入仕途,社会的现实却不容他的理想、志向有发展的机会。刚直坦率的性情,使他看不惯官场种种的黑暗现实,却又希望能够发展自己的才能,二者相互矛盾,以致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沦,相反,他在对现实的渴望和苦闷中挣扎着,在努力维持最低水平的生活的劳动中挣扎着,这使他对于社会有了深刻的反思,创作出一座理想王国“桃花源”,来表达自己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和反抗,也因而取得了一定的文学成就。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司马迁写《史记》,曹雪芹写《红楼梦》,刘永写市井诗词等等。
大多数文人能够在受挫之后能够奋勇前进,积极向上,面对挫折,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最终在文学史上留下自己光辉的一页。
可我们面对挫折又如何呢?考试意外低分,痛苦一阵后便抛之脑后,不反思,不进取,寻求啊Q式自慰,还是泪流不止呢?
要知道,这只是一次挫折,是考验心理素质的一面镜子,面对一次失败就像给自己一下马鞭,应好好反思一下,而不是犹如一场轻微地震之后忘到九霄云外,亦不是毁灭自信的烈性炸药,它只是作为一名导师,在你不塌实的时候给你上一课,希望你提高警惕,更正处事态度,而不是作为一名欺压者出现,将你的自信拽如深渊,要不可及,从而让你一蹶不振,自甘堕落,终日以泪洗面。
面对挫折,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冷静下来整理整理思绪,勇敢的面对,积极得去解决,而不是胆小怯懦,处处逃避。只有这样问题才会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