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男孩,不好好说话就够了
“躲在被窝偷偷看漫画,一被抓住就挨骂。
“拿手机玩会游戏,爸爸嫌我浪费光阴。
…………
“总是拿我去和别人比,提醒我要更努力。”
一首《天下的爸妈都是一样的》唱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也唱出了很多父母的苦:“想当年我也曾经年轻充满憧憬,直到为人父母人生突然改变风景。嗓门变大、脾气变大,都因为有你。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有多不容易。”
天下父母都一样,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想把最好的送给孩子。遗憾的是,有些父母的爱用错了方向,喜欢用狠话来表达对孩子(尤其是男孩)的“恨铁不成钢”。
对此,《非暴力沟通》一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曾说:“当语言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时,这种沟通方式会让人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对父母来说,我是为你好,所以才用毒舌管教你,这是爱。但对孩子来说,父母不好好说话,再深的爱都会变成伤害。
养育男孩,好好说话是第一步。
01
某机构曾发起过一次“不好好说话”的内容征集活动,仅一个晚上就收到近600份总字数超过10万字的反馈。通过此次征集活动,研究人员发现,不好好说话的高发区在家庭单元内。也就是说,越是对亲近的人,越不能好好说话。而在这些征集的案例中,父母对孩子的否定和打击非常高频。
一天下班,在等电梯的时候,我看到旁边一对母子正在聊天。男孩一脸眉飞色舞地说:“今天学校举办了合唱比赛,我们班得了全校第一呢!”说完仰着头满脸期待地等着妈妈夸奖。
妈妈却只是简单地“哦”了一声,没有接茬,紧接着眉头一皱:“你每天精力就放在这些事上面有什么用?今天的作业写完了吗?马上就要上初中了心里没点数吗?”男孩脸上的期待瞬间消失,只剩下满脸的失望。他一把甩开妈妈的手,独自向前走去。妈妈依旧在后面不依不饶:“你看老师今天还在群里表扬了人家小林,都没有提到你,也就你心大,还在这整天嘻嘻哈哈呢!”男孩很气愤地说:“表扬小林是因为他最近进步大,我学习也很努力,你不知道别瞎说!”这对母子最后不欢而散。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场景很熟悉?生活中,很多父母就是这样的:孩子兴致勃勃地想和你交流,却被你几句话把天聊死。甚至连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卡夫卡的父亲跟儿子说话时,总是习惯性地用吼叫、谩骂的方式,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不许回嘴”。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卡夫卡虽然才华横溢,却无比忧郁、自卑。他一生都始终难以走出父亲语言暴力的梦魇。
说到底,喜欢打击男孩的这些父母始终都没能学会好好说话。看起来,他们是“恨铁不成钢”,想用威慑力最强的狠话来鞭笞督促男孩更努力,但是他们忘记了,温柔地用耐心的话语引导男孩,才是帮助他成长的最好方式。
02
《中毒的父母》一书指出,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相信父母对自己的任何评价,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父母说他蠢笨,他就真的傻到极致;父母说他胆小,他就真的遇事逃避;父母说他没出息,他就真的一生飘荡无所依。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心理咨询案例。一位妈妈说话口无遮拦,喜欢把“死”挂在嘴边。儿子吃饭太急,她说:“噎死你算了。”儿子冬天不愿意穿厚衣服,她说:“冻死你算了。”儿子生病,她说:“病死你算了。”
有一回,儿子到海边玩,被卷进了浪里,幸好被救生员及时救起。男孩害怕得不行,赶紧躲进妈妈怀里求安慰。妈妈内心担心极了,慌里慌张赶来,已经满眼是泪了,但是她一张嘴就说道:“你这死孩子,净给我惹麻烦,淹死你算了。”从那之后,“死”这个字在这个男孩的脑子里疯长,就连遇到稀松平常的问题时,他都会有轻生的念头:过马路走神被骂,他会说“撞死我算了”;生病卧床,他会绝望地想“病死我算了”。大家都觉得他在开玩笑,但他认真地以为,世界上没人在意他,他死了好像也没有关系。
父母的语言暴力,会在不知不觉间把男孩越推越远,让男孩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甚至伤人伤己。
在短片《语言暴力》中,剧组工作人员采访了沈阳少管所的少年犯。导演用奇妙的手法,拍摄出了语言暴力催生出男孩罪恶之果的现象。笨手笨脚的小男孩被父母骂“没脑子”,长大后赌博欠下巨债,结果被债主骂“没脑子”,他干脆买了把枪把债主杀了;小时候老被父母骂“丢人”的男孩,长大后被其他人骂“丢人”,联想到父母的话,于是气愤的他直接拿了把斧头把对方砍了;从小被妈妈骂“怎么不去死”的男孩,打工时被雇主骂“你怎么不去死”,他就真的拿了把水果刀捅了雇主……
语言虐待可能比其他形式的虐待具有更持久的影响,因为它往往更隐蔽,更连续,而最后无外乎会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深埋在男孩心底变成无法愈合的心理伤痕,另一种则是爆发出来伤害到周围的人。对一个家庭来说,无论结果是哪一种,都将是不可承受之重。
03
没有人喜欢听伤人的话,我们的男孩亦是如此。所有的男孩都希望得到父母温暖的鼓励和肯定,而不是一味的谩骂和讽刺。
美国ABC电视台曾推出一档真人体验节目。冷饮店里,爸爸因为儿子输了比赛,拒绝给他买冰激凌:“你是个失败者,没资格吃冰激凌。”儿子眼泛泪光:“爸爸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可是他们都有冰激凌,我也想要。”爸爸反驳道:“那是他们应得的,而你只是个失败者罢了。”
这时候,旁边一位男性实在看不下去了,走过来拍拍这位爸爸的肩膀:“我们一生中都会犯错,人生本来就充满挫折和挑战,孩子早晚会意识到这一点,而现在作为一个孩子,他需要知道的是,爸爸永远是他的精神支柱。爸爸是儿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人。人生已经够难了,不要再去创造困难——说孩子是失败者。给他买个冰激凌吧,让他知道他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听到这段话,我真的忍不住掉下眼泪来。简单的一句话,影响的却是男孩的一生。他可能会把爸爸的这句“你是失败者”永远记在心里,他可能永远不会忘记那场失败的比赛和自己不配得到的冰激凌。可换了一句话,男孩或许就忘了那场比赛和冰激凌,但他会永远记得爸爸的温暖鼓励。
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曾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想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有一回,我儿子11点还精神抖擞地在床上蹦跶。我当时有点儿情绪失控,忍不住说了狠话:“你再不睡,我就把你扔到大街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乖乖地钻到被子里。过了一会儿,他悄悄来到我的房间,低声诉说:“妈妈,我觉得你一点也不爱我,你要好好学习爱我,说话要温柔,要叫我‘亲爱的’,还要经常说‘没关系’,如果我睡得太晚,你要说‘没关系,下次早点睡’。”
这一番话令我羞愧极了。我们总想着要把全世界最好的东西捧到男孩面前,却常常缘木求鱼,忽略了男孩最想要的爱——父母温柔语言背后的陪伴和鼓励。家庭教育专家王国锋曾说:“父母的语言,创造了孩子的世界。”一张嘴可以毁掉一个男孩、一个家,同样,也能成就一个男孩,温暖一个家。真正爱我们的男孩,就从拒绝刀子嘴、好好说话开始吧。
凡事都是有技巧的,与男孩沟通也不例外。希望每位妈妈都能用心修炼语言的艺术,这不仅可以让你和男孩心连心,更能给予他希望和力量。
● 认可的话,赞扬着说。当男孩取得成绩时,我们可以由衷地赞许:“宝贝你真棒,我为你骄傲!”
● 批评的话,鼓励着说。许多父母喜欢借批评的名义,打击和嘲讽男孩,这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还会伤害他的自尊,破坏亲子关系。不妨试试用鼓励的方式指出男孩的问题,比如:“虽然老师说你这几次数学考得不是很理想,但妈妈觉得你在数学方面其实是很有潜力的,接下来的日子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 请求的话,商量着说。少用命令的口吻,多考虑男孩的感受,以柔克刚。比如,我们可以把“你怎么搞的,房间这么乱,快去收拾好”换成“儿子,衣服乱丢可不是好习惯哦,你愿意和妈妈一起收拾一下吗”。
● 质疑的话,温柔着说。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劈头盖脸地质问男孩。
● 反对的话,尊重着说。当男孩感受到了我们的尊重时,就会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采纳我们的建议,所以,可以试着把“不许玩手机了”“再玩就没收”等换成“妈妈能理解你,手机确实很有意思,可是长时间玩不仅伤害眼睛,还影响学习,你是男子汉了,妈妈相信你很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