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从大山采药到国药大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猪血丸子 腊肉

吃饭的到了7张嘴。

谢梅英就在土屋的堂屋里摆了一张方桌。

江宏安他们一众人闻着香味来到堂屋里,方桌上已经摆了有好几样菜了。

如果说一道空心菜、一道辣椒炒茄子、再加上一道酸菜汤这都是习俗平常的话,那中央的两个大碗,就把所有人都勾得是咽起了口水。

这两个大碗里,一个是萝卜干炒腊肉,萝卜干切成了小段,腊肉是一块一块的,有硬币那么厚。

在这个年代,这可就是算妥妥的厚切了。

并且,这里面的腊肉块数还不少。

至于另一个碗里,那一块块跟腊肉差不多大小,黑红色中夹着透明色,用蒜苗炒,又放了剁辣椒的块,则是他们这一片的名菜——猪血丸子!

是用新鲜的猪血、肥肉、豆腐混合捏团,然后烘烤而成。

别看这东西看上去黑乎乎的卖相不怎么好,在这鸡冠岭上,那只是整个梅山中段南麓的区域,它的地位可不比腊肉要低。

这两样菜一上桌,在这年代的鸡冠岭上,那就等同于是过年过节了。

关键,谢梅英在做这种家常菜的手艺上,那也是没得说的。

扑鼻而来的香气,直接驱散了每个人这半天以来的劳累。

等谢梅英端着最后一碗剁辣椒腌黄瓜上桌,招呼了一声之后,一众人拿起碗就冲向了一边的饭锅。

看着这一幕,谢梅英笑了笑,捋了捋鬓角的头发,等众人都盛完了饭上桌开吃,她才是默然的拿起碗,夹了几样素菜,退到一边默然的吃了起来。

江宏安看在眼里,挑了好些片腊肉和猪血丸子,还没走过去,谢梅英就有所感应的摆起了手。

口中先是说不想吃、然后又说怕上火……

总之,就是不愿吃。

看到这一幕,其他也都不由得是默然收敛了手上的动作。

饭是使劲扒拉,但筷子往往中央两个碗的频率明显变低了。

“你看……”江宏安立即有了理由,朗声道,“您老人家不吃,大家都不敢动筷子了!”

说话间,再次走了过去。

“这……”

到这份上,谢梅英没了理由,只能是任由江宏安一筷子一筷子的夹了过来。

然后,她赶紧是夹了两块放进嘴里,对着桌子上的几人道:“吃!吃!吃!都放开吃!晚上还有的!”

众人这才重新放开了手脚。

江宏安笑了笑,也才重新坐回到了桌子上。

他知道,母亲这没说慌,晚上确实是还有。

这腊肉和猪血丸子都是去年年关的时候,家里杀猪做的。

能到现在五月份还有一些存货,并不是因为当初做得多,而是在江宏安去县里当学徒的那两个多月,谢梅英和江庆海基本就舍得煮来吃过。

午饭之后,一众人有的躺床、有的躺竹椅、有的索性就着两条板凳,各自都睡了一觉。

等再起来,已经过了一天中最热的时段。

江宏安招呼众人,开始了下午的忙碌。

先前采摘的时候,为了方便,江宏安是让众人把三青花期、二白花期的两种山银花都混在一起的。

但实际上,这两种花期的炮制品,在药用功效上,是有一定差异的。

在后世,对成品进行等级划分的时候,同等炮制品质的条件下,三青花期占比越高,等级划分也越高,也越能卖上价。

这个年代的等级划分,可能不如后世那么细,但货好了拿去收购站也好要价不是。

江宏安要众人做的,就是把那些正在阴晾的山银花,进行一次筛选分筛,然后重新分离组合。

单纯的分级筛选,在炮制的时候,其实是一般是等到炮制出成品后,才进行的。

江宏安之所以要提前到这炮制的早期,一来是因为上午采摘,这下午安排做这个正合适,可以极大减少后面筛选分级的工作量,免得后面几天时间太过紧张。

另一方面,则是来源于前世的经验。

这次重新分筛,不仅是可以提前把三青、二白的分离出来,也可以把杂质、损伤的残品去除掉,最重要的,还可以把那些炮制程度不一致的山银花做分离出来,以便确保炮制品在色度、干度更加统一,有效提升提升炮制品的整体品质。

毕竟,虽然晒晾、阴晾的时候,都是尽量做到足够分散、均匀、但受制于角度和空间的制约,总会有一些受热不均匀的情况。

一众人听江宏安简单的说完工作内容,立即十分有默契的坐在一边的小板凳上,眼巴巴的等了起来。

根据经验,这接下来,就到了江宏安的教学时间。

接下来,也的确如众人想的那样,只见江宏安取了一个装满山银花的簸箕,又拿了两个空的簸箕,有花的居中,两个空簸箕放在两侧,找了一条小竹椅,面对众人,坐了下来。

听完了江宏安先前的介绍,众人还以为是会一根一根挑,然后像上次那样,顺势说清楚挑选的标准。

但江宏安的手并没有往簸箕里伸,而是稳稳的端起了中央的那个簸箕。

随后,在众人的注视下,双臂一抖,那簸箕中经过半天晾晒的山银花,便四散飞了起来,如同满天星一般杂乱翻动,然后重新落回到簸箕上。

“抖簸箕吗?”

这充满熟悉感的一幕,立即让众人想到了用簸箕抖碎米碎糠、抖豆子豆壳的经历。

但马上,随着江宏安再一次将山银花抖起抖落,众人还是发现了不对。

无论是碎米碎糠还是豆子亦或者是其他的东西,在抖簸箕的时候,一般来说,手里的簸箕都是往前或者往后倾的,这样更便于把要抖出来的东西在筛子的前端聚集,然后抖落。

但江宏安抖这些山银花的时候,手中的筛子始终是稳稳的水平端着的。

同时,每次在那些山银花抖落回到簸箕上之后,江宏安还会顺势转动手中的簸箕,让山银花顺着簸箕移动、翻滚。

这陌生的一幕,让众人刚有些轻视的心,再度变得紧张专注起来,目光紧紧的锁定住了江宏安手上的簸箕。

在这一双双眼睛的注视下,随着江宏安一次次的抖动,簸箕里的原本杂乱铺撒的山银花,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