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指向“科学”与“民主”的叙事性
由现代新诗所展开的时代空间不难看出,现代新诗所必备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走出虚幻之美,切实地拥有一种嵌入真实世界的能力。而且在新文学工作者那里,这个与虚幻世界相对立的真实世界是有所指的,即必须要与一些先进的、民主的特质相关联。换句话说,现代新诗并不是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的,它必须要具有一种表达和传播现代民主思想的能力。
有关这一问题的分析从“白话文”的提倡者——胡适的诠释里可以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在《新文学的建设理论》一文中,他曾这样表达了其看法:“白话文同提倡科学民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要传播民主思想,就要用与现代口语基本一致的白话文;要普及现代科学知识,也要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毫无疑问,“白话文”并非单纯是指那种通俗易懂的文字,其更为深层的内涵是,“白话文”是一种易于抒发与表达“科学民主”“现代科学知识”的文字。言外之意,长久以来中国人所使用的“文言文”则是一种运行在这些现代思想、现代观念之外的古老文字,急需抛弃与改革。这当然不是胡适个人的看法,而是新文学启蒙者们的共同认知,周作人所主张的“平民文学”,也是与“古文”有关的,正如他所说:“在中国文学中,想得上文所说理想的平民文学,原极为难。因为中国所谓文学的东西,无一不是古文。被挤在文学外的章回小说几十种,虽是白话,却都含着游戏的夸张的分子,也够不上这资格。”(21)他所倡导的“平民文学”就是一种白话文学,而且独有这种文学,才能够拯救中国的“古文”。
这也正是胡适不惜冒着被社会上的保守势力,骂作“胡君辈之诗之卤莽灭裂趋于极端,正其必死之征耳”(22),也要大力提倡和创建白话诗的一个基本动因。在他看来,此时的中国诗人只有换用“白话”写诗,才有可能获得诗体上,也就是思想和表达上的双重解放,诚如他在《尝试集》中所强调的那样:“诗体的大解放”,就是“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方可能有真正的白话诗。”“《尝试集》第二编中的诗虽不能处处做到这个理想的目的,但大致都想朝着这个目的做去。”(23)“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意思无疑是诗歌不需有任何清规戒律,诗人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即没有任何题材内容和语言方面的限制。
从纯粹的艺术角度衡量,《尝试集》或许不应得到太高的评价,胡适本人也把它仅定位于“尝试”之范围;但是从对诗歌题材和内容的扩展性来看,它确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具体说,胡适不但把一些原本毫无诗意的事情,如朋友之间的日常交往、发生的一些较重大的社会事件等都一一写入了诗歌,而且他还以诗为武器,记叙和描述了封建权威对人们的压迫以及人们的觉醒和反抗。他有一首诗的题目就叫作《威权》:
一
威权坐在山顶上,
指挥一班铁索锁着的奴隶替他开矿。
他说:“你们谁敢不尽力做工?
我要把你们怎么样就怎么样!”
二
奴隶们做了一万年的苦工,
头颈上的铁索渐渐的磨断了。
他们说:“等到铁索断时,
我们要造反了!”
三
奴隶们同心合力,
一锄一锄的掘到山脚底。
山脚底挖空了,
威权倒撞下来,活活的跌死!(24)
该诗中的“威权”,无疑就是指那些压迫“奴隶”的特殊阶层的人,而诗歌中的“奴隶”则指广受压迫的贫民百姓。在这二者中,“奴隶”们开始是心甘情愿地接受压迫的,但渐渐地他们觉醒了,开始感受到命运的不公,所以他们便团结了起来,运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应对“威权”,最后终于把这些“威权”打翻在地,“奴隶”们也最终获得了人身自由。
与传统诗歌相比,《威权》这首诗是以现实之内容来取胜的,即诗人通过叙述“威权”与“奴隶”间的转换过程,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所谓的平等和自由,从来都不会凭空而来,只有通过反抗与斗争才能够赢得。以今天的眼光看,这种纯粹以叙述或者说叙事的写诗方式,似乎隐藏着某种把“诗”变成“非诗”的危险——诗歌不再具有诗歌的味道了;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下,胡适的这种努力是有意义的,即他一方面试图把诗歌作为改变落后之中国的武器,另一方面也试图以增加诗歌思想性的方式,缩短与外国诗歌间的距离,从而使中国诗歌能尽早地成为世界诗歌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是出于以上这种现实性的双重考虑,胡适的这种“非诗化”的努力,也成为整个初期白话诗人的努力,正如茅盾在1937年对初期白话诗进行总结时所说:“在初期白话诗中,题材上是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的大量抒写,方法上是所谓‘须要用具体的做法,不可用抽象的说法’。”(25)从茅盾的总结中也可以看出,以胡适为代表的初期白话诗人,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创作方向和努力目标,其基本创作模式可以做如下概括:诗人们有意识地借用描述和刻画的手法,来叙述社会和人生中的一些大事件。
经过胡适等新文学工作者的倡导与努力,现代诗歌终于具有了介入和解决某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现代新诗给中国诗歌带来的一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实际问题:归根结底,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诗歌算是美文,让这样一种天生对“美”有所要求和追求的文体,直接介入具体的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中去,有一些美学上的问题难以解决,所以以胡适为代表的早期白话诗人的叙事性,多半叙的是一些庸常的人生道理,或者在诗歌中干脆直接展开说理。如胡适为北京高师平民学校所做的校歌中有这样一些诗句:
靠着两只手,
拼得一身血汗,
大家努力做个人,——
不做工的不配吃饭!
——《平民学校校歌》(26)
不能说这类分行文字式的诗全然没有意义,但终归还是有些过于直白,既缺少艺术上的美感,也缺少思想内容上的深邃性,所以自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以后,一些更为年轻的诗人们不满这种浅显的叙事方式,而转身寻找新的叙事视角,即他们不再像胡适那代人那样,只是紧紧地盯着具体生活中的人与事,而是开始把叙事的视角投向了思想领域,即试图用叙哲学,尤其是叙西方宗教哲学的方式来填充和丰富新诗的创作内容。
有关现代新诗创作中的这一转向,在新崛起的现代主义诗人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创作就是一种与宗教哲学,特别是与西方宗教哲学有着密切关联的活动,这也是现代新诗史上有不少现代主义诗歌,如果不结合西方的宗教、哲学就无法得到诠释的原因所在。有关该问题,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会结合具体的诗人,予以具体的论述。
综上所述,现代新诗的发生与发展主要是受到外国诗歌以及现代思想的刺激与影响,所以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对中国传统诗歌的抒情性予以抨击与瓦解;另一方面,它吸收了外国诗歌中所特有的那种常常以“事件”为中心的叙事性因子,从而形成了一套不同于传统诗歌的诠释模式。为了区别于古代诗歌的创作形式,这套诠释模式大致可称为叙事性传统模式。
当然,这种围绕着“事”或者说“事件”而构建起来的书写新传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不同时期的诗人,所叙的“事”也是不一样的。根据诗人们所叙之事的主旨不同,现代新诗的叙事传统,又可以大致细分成以下三种类型:“为人生”的叙事传统模式、以“理”为上的叙事传统模式和西方宗教、哲学框架下的叙事传统模式。
(1) 郑敏:《关于诗歌传统》,见《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2) 吴思敬:《新诗已形成自身传统》,见《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3) 宗白华:《欢欣的回忆和祝贺》,《时事新报》1941年11月10日。
(4)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201页。
(6) 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页。
(7) 茅盾:《论初期白话诗》,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310页。
(8)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见《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9) 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见《胡适代表作》,河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
(10)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见《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11)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97页。
(12)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7、397页。
(13) 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14) 参见胡适《白话诗的三大条件》跋,见姜毅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67页。
(15) 康白情:《新诗底我见》,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37页。
(16) 参见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240页。
(17)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41页。
(18) 阮阅编著,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前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19) 以往不少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诗学思想是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其实不然,中国传统诗学的主导思想一直是由道家把持着。这样也就明白了中国诗话与词话为何总是以闲聊的趣味方式来展示。有关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拙作《中国古典诗学论稿》。
(20) 参见《平民文学》,见宝祥编选《周作人经典》,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2页。
(21) 周作人:《平民文学》,见宝祥编选《周作人经典》,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3—14页。
(22) 《尝试集》四版自序,见胡适《尝试集》,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23) 《尝试集》自序,见张菊香编《胡适代表作》,河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74页。
(24) 胡适:《尝试集》,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页。
(25) 茅盾:《论初期白话诗》,见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310页。
(26) 胡适:《尝试集》,外文出版社2013年版,第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