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弹劾老朱退位禅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老朱认可的乘龙快婿

“父皇。”

朱静姗来到寝殿,屈身行礼。

她穿着素色的长袍,戴着一顶挂珠礼冠,清亮的容颜上有着一丝哀伤。

后宫几乎是同时收到西平候沐英薨逝消息的,在郭宁妃的通知下,后宫各宫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更加素气,身上不能有一点红色。

“文英走了,你都知道了?”老朱看她才哭过,难过的问道。

“孩儿知道,父皇节哀。”朱静姗颔首。

朱静姗对沐英这个兄长一直都很尊敬,虽然不常见面,但是从小就听了他很多故事。

在父皇诸多义子中,沐英是最忠孝的。他八岁被父皇收为义子,被马皇后一手带大,跟亲儿子无异。当年马皇后薨逝,沐英便悲伤过度而咳血,哭得几度晕厥。

“标儿跟文英情同手足,文英随他而去,咱其实不难过,这样九泉之下也能做个伴。”

嘴上说不难过,但眼泪还是刷刷往下掉,老朱揩了几下都没揩完。

“你也长大了,你娘又不在了,咱想着给你指门亲事,余下日子还长,有个人跟你作伴,替咱照顾你,咱也就放心了。”

“父皇有人选了吗?”

朱静姗低着头,她的病大有好转,朱长卿送的那些药片疗效显著,完全出乎她预料。

至于婚事她早就有心理准备。

皇家儿女跟民间百姓一样,根本做不了主,父母之命,说要嫁给谁就要嫁给谁。

但她不一样。

她连死都不怕。

如果指给她一个不合心意的人,她是不会嫁的。

“有,朱长卿。”老朱道。

“他?”朱静姗大感意外。

“他现在已经不是商籍了,咱刚提举为左副都御史,等到你们成婚前,再让他升一个品阶,与你般配。”

老朱苍白的脸上略有一丝笑意,宝贝闺女的婚事自然不能马虎,中间的风光和流程一样也不能少,所以怎么也得一两年后。

但是现在可以先定亲,定亲时间越长,显得越庄严隆重。

“孩儿不想嫁给他。”朱静姗神色复杂,贝齿轻咬朱唇,一副莫大委屈的样子。

她不知道父皇这是唱哪出,此前明明已经把朱长卿定义成了登徒子,现在竟然要他们定亲。

虽然经过送药、掌掴胡贵妃、状告皇长孙之后,她对朱长卿有了很多好感,但事关清白,她还是无法接受。

“姗儿,父皇岂能害你?从咱知道朱长卿是天师之姿便不敢小看,但咱发现还是小看了他,此人经韬纬略,有安邦定国志,当然具体他有多大能耐还有待观察,不过就凭他今日那番所作所为,慷慨陈词,咱可以断定没有看错人。”

“可是我的清白毁在他手里,孩儿以后怎么跟他朝夕相处?”

“他是扰了你清白,可也不到毁的程度,除了景仁宫,外面谁知道?你要不放心咱现在就把景仁宫知情者全都圈禁起来,终其一生不让他们接触人。”

“父皇,她们都是跟孩儿一起长大的,对我忠心耿耿,不会害我。我的清白在我心里,我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你们成婚后就是相濡以沫的两口子,还有什么清白问题?”

“父皇,你不懂,请恕孩儿忤逆,恕难从命。”

“唉,咱以为你会高兴的,不成想你这般,既如此也不勉强你,这门亲事就算了。”

老朱叹口气,有些遗憾。

接下来,父女俩又聊了些生活事,互相关心身体病情,谁也不再提朱长卿这门亲事。

但是两人都心不在焉了,老朱想着给朱长卿换门亲事,朱静姗却有种莫名的失落,按说拒绝了这门亲事应该高兴的,但是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忽然就不高兴了。

十四公主朱静姗走后,十三公主朱静镜来了。

老朱的最佳人选自然是朱静姗,这是他最疼的女儿,希望她嫁给一个前途无量的人。

而他已经准备重用朱长卿,只要他有能力,将来位极人臣又何尝不可,这样也就不会委屈了宝贝女儿。

可是朱静姗不同意,只能换个闺女了。

十三公主朱静镜比朱静姗大两岁。

正是待字闺中的时候。

总之他是起了意,决心要把朱长卿召为驸马。

朱静镜比朱静姗文静多了,没有任何意见,一切都听从父皇安排。

她从小跟着郭宁妃长大,由于郭宁妃掌管后宫,朱静镜在后宫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至少比朱静姗强得多,后宫中没有人敢欺负她,就连恃宠弄娇的胡贵妃见了朱静镜都不敢造次。

这两天关于朱长卿的消息,她也是听了很多。

知道这是个厉害的人,单枪匹马就敢进宫状告皇长孙,杀得朱允炆母子人仰马翻,给太子翻了案。

至于身份,朱静镜没有在意,正三品御史真的不算低了。

在她看来朱长卿唯一的缺点是出身,没有父母,没有靠山,二叔是个落了罪的七品御医。

其他公主嫁的有些还不如朱长卿的品阶高,但是那些驸马家里的父辈都是开国功勋。

但是朱静镜不敢多说什么,她相信父皇是为她好,毕竟朱长卿有此番功劳,是父皇钦点的御史,将来前途一片光明。

“奴婢恭喜公主!朱大人真是好福气呀,不光是陛下钦点的御史,还是钦点的驸马,一天之内便两次登极。”刘会笑眯眯的奉承道。

“刘大伴平身。”见者有喜,朱静镜随手将一个平时把玩的夜明珠赏赐给他。

“多谢公主。”刘会感恩戴德,差点落泪,情绪十分到位。

当然他也是打心里眼敬服这个十三公主,宫里这些公主都是他一个个眼看着嫁出去的。

要论识大体,论女德,论宽仁,唯有十三公主,宫里太监宫女没有一个说她不好的。

只可惜她母妃不得宠,又去世的早,她等于是过继给了郭宁妃。

“朱长卿翻案有功,又是天师之姿,助咱大明昌盛,咱就是借此告诉朝堂上这些人,朱长卿以后是驸马,谁也别想打他的主意。镜儿,你还没见过朱长卿吧?”添了桩喜事,老朱心情好转许多。

“听说他跟雄英很像,是真的吗父皇?”朱静镜好奇的道。

“像,跟咱大孙的眉眼简直一模一样。”老朱唏嘘道。

“父皇的意思是,他还没过门就已经是半个朱家人了。”朱静镜矜持的抿嘴一笑。

老朱仰头一笑,有种如沐春风的畅快感,这孩子从小知书达理,一开口就能说到人心里。

这一点是他一直都很欣赏的。

虽然不排除她有给未来夫君打捞政治资本的嫌疑,但是没关系,那群儿子们争抢国本,老朱心烦,但是女儿也来积攒国本,他倒是一点也不介意,毕竟藩王有造反当皇帝的能力,女婿无论如何也不能。

难道朱长卿当了他老朱的女婿以后还能造反不成?

不可能的。

朱静镜一走,老朱像是放下了一桩心头之患,自言自语:“朱长卿,你以后就是咱朱家人了。”

说完倒头便睡。

另一边,御道之上。

朱长卿一行人缓缓出宫。

朱棣此时的心思全都在朱长卿身上,根本不理会海瑞,早把他晾在一边,在他看来这老头只是个后世朝代的清官罢了,对他没什么价值。

故意跟朱长卿一起出宫,其实是有许多话要说。

他无心争夺储君,但是朱允炆的话如鲠在喉,以他的立场自然无条件支持二哥,决不能让朱允熥那小子捡便宜。

朱允炆有句话说得对,如果父皇不杀朱允炆,那么朱允熥登基以后很可能会释放朱允炆。

毕竟他们是亲兄弟,虽然同父异母。朱允炆完全可以告诉朱允熥,他没有参与杀害大哥一家三口,朱允熥相信了他的话以后,照样会把矛头对准他们这群藩王叔叔。

即便如预期那样砍掉朱允炆,谁又能保证朱允熥日后不会削藩。

反正他一定要杜绝这种结果发生。

基于父皇对朱长卿的器重,在以后选择储君的问题上,朱长卿一定有极大的发言权。

这一点朱棣是深信不疑。

二哥勇武有余,智谋不足,他这个当弟弟的要为二哥提前抢夺政治资本。

“朱先生住哪里?可与我一同乘轿前往。”朱棣问道。

“燕王不必客气,寒舍较远,不便劳烦。”朱长卿婉拒。

他知道这群藩王在京中的府邸离皇宫非常近,有的直线距离八百米,最远的也不过一二公里。

而他所在的桃花巷,离皇宫足足有十公里。

“我许久不回京,正好四处转转,先生才是不必客气。”朱棣热情的扶了扶他的胳膊。

“燕王,卑职途中要转道去接家妹。”

“那又何妨,我与先生同去。”

朱长卿没想到燕王这么热情,他接妹妹只是个借口。

现在这时候自然是不方便把朱芊黛带回家的。

太子案一日不了,他就一日不得安宁。

那帮潜伏在海底的文官集团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一旦他失去锦衣卫的保护,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最后,朱长卿还是拒绝了朱棣,和海瑞回到了月下客栈。

“海大人以后就住这里吧,客栈二楼的房子你随便挑。”

朱长卿来到厨房,亲手做了几个小菜。

海瑞倍感惊讶,堂堂勋贵二代,三品大员竟然亲自下厨。在官场浮沉了一辈子的海瑞自然明白,接待朋友的最高礼仪不是去大酒楼吃名贵菜,而是亲自做几个小炒。

“朱大人对下官如此照拂,定当铭记于心。这客栈下官也不白住,按月交钱便是。”海瑞一本正经的道。

“这是我的客栈,不用交钱。”

“大人的客栈又如何,下官不能占便宜。”

“没事。”

“这岂能没事!下官一生清清白白,不受任何额外财禄,若是白住大人的客栈传出去还说得清吗。”

说着说着海瑞就急眼了。

朱长卿微微一怔,看得出来他是真生气了,这厮还真是名不虚传,跟个犟驴似的。

但他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助手,如果海瑞不来,他需要在洪武朝找这么一个人为他卖命,还是挺难的。

毕竟他已经得罪了文官集团,无论贪官清官都会跟他保持距离。

而接下来他要正式对这个集团宣战,就像历史上所有改革公有制和私有制配比的人一样,秦始皇、汉武帝、商鞅、杨广、王莽、宋徽宗……这些优秀的前辈们,都是因为打压贵族阶层,试图把上层利益给下层百姓分一分,以达到一定程度的共同富裕、长治久安的太平盛世。

这样的魄力需要极大的勇气,不如此,任由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反者道之动的规律就会降临,王朝必然覆灭。

结果他们都没有好下场,死后一个个被黑的体无完肤,史书上各种胡编乱造。

而那些极力照顾权贵利益的都被吹得天花乱坠,他们成了正义的天使,青史留名,供后人崇拜瞻仰。

但是民族真正的纽带是秦始皇汉武帝洪武帝这样的人缝缝补补张罗起来的。

早晚有一天他们会以完全正面的形象名垂青史。

这就像一条夜路,不知道前面有多黑,即便没有帮手他也可以一个人走下去。

但如果有个同道中人也求之不得。

他希望海瑞是同道中人。

两个小炒,两份凉拌,一壶热酒,朱长卿和海瑞坐在客栈一楼的大堂里,对饮起来。

同一时间,京师各地,无数人在设宴摆酒,聊的话题都是朱长卿。

他今日所作所为影响太大,利益受到打击的在聊他,利益得到维护的也在聊他。

受打击的自然是文官集团,对朱长卿没有什么好话,无非是一开始以为他是自己人,结果来了个急转弯,打掉了文党头目朱允炆。

受益的一方是藩王和武将勋贵。

首推便是秦王和燕王。

兄弟俩心头一块石头总算落地,朱允炆的倒台从各方面来说都有益无害。

“二哥,你今日在父皇面前略显着急了,不该主动请留京城。”朱棣道。

“此言差矣,这时候我再不出头,父皇反而对我失望。”

“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审问朱允炆母子,让他们把名单交出来。”

“朱允熥那边呢,你觉得父皇对他期许多少?”

“那小子我总共也没见过几次,看上去很腼腆怯场,不堪重用。”

“万一他是装的呢?”

“老四,你怕什么,经过这件事,父皇对嫡长房那一脉失望透了,朱允炆没了,朱允熥成了皇长孙,那又如何,他拿什么跟我争。他背后有蓝玉,有淮西武将,我背后也有淮西武将!一大堆勋贵等着我出头呢。”

“二哥,朱先生有个堂妹。”

“你的意思是……”

“把她娶进门,会不会增加一些胜算?”

“是个好主意,但是朱武运还在大牢里,至少也等他出狱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