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菩萨显化 玄奘西行
玄奘在化生寺中开讲佛法,却没有那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之相。化生寺外御林军拱卫,不许寻常百姓靠近,只为护那御弟周全。
南海观音菩萨自从领了如来佛旨,就在苦等这水陆大会,先前让唐王魂游地府,不知出了什么差错,竟然未曾提及水陆大会之事,是她使了神通,复才有这一会。
那唐王见了佛门神通,果然弃道崇佛,召集天下有道佛子前往长安讲法,佛门风头一时间一般无二。
最后选了那玄奘法师为大禅都僧纲,正是如来二弟子,天命取经人,观音菩萨这才松了一口气。
如来曾赐下宝贝,要与这玄奘,观音化作一疥癞和尚在前手持锡杖,木吒化作一小沙弥在后捧着袈裟,在长安街头叫卖。
有那不识真货的凡俗问道“疥癞和尚,你这袈裟锡杖作价几何?”
观音菩萨说道“袈裟价值五千两,锡杖价值两千两。”
周围人俱都大惊,要知道如今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物产丰富至极,一两银子便可得大米五旦,一五口之家都要吃三月有余,这什么宝贝能卖到七千两,都大骂两人是疯子,一哄而散。
观音菩萨也不恼,这袈裟禅杖本也不是卖给凡俗之物,只有那天命取经人才得享,所以继续往前,到了东华门外,果然见到宰相萧瑀散朝回家,自有官差鸣锣开道。那菩萨不避,径直想着萧瑀而去。
萧瑀本就是个崇佛之人,在庙堂上还曾与傅奕相辨,见菩萨手中锡杖,木吒手中袈裟都不是凡物,出口问道“这袈裟,锡杖作价几何?”
菩萨依旧道“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
萧瑀心惊,仍旧问道“这袈裟,锡杖有何好处,竟然如此之贵!”
菩萨说道“袈裟有好处,有不好处;有要钱处,有不要钱处。”
萧瑀不解,菩萨说道“穿戴我之袈裟,可免沉沦之苦,不陷地狱之劫,不受恶毒之灾,不逢虎狼之穴,这就是好处;倘若是一些耽溺淫乐、喜祸之辈的愚僧,不持斋戒之和尚,毁谤经典、诽谤佛陀之凡夫,难以目睹我袈裟之真容,这就是不好之处。”
随即又道“不遵佛法,不敬三宝,强买袈裟、锡杖,定要卖他七千两,这便是要钱;若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承受得起,我将袈裟、锡杖,情愿送他,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
萧瑀闻言,知道眼前这和尚乃是个大德高僧,连忙下马,以礼相待。
连忙将疥癞和尚引到皇宫之中,将刚才所对所答都说了一遍,李世民知是那观音菩萨前来,心中厌恶,只将他打发去那化生寺,自有玄奘跟他周旋。
萧瑀将观音菩萨带至化生寺,果然见到那玄奘坐在高台之上大讲佛法,菩萨近前问道“那和尚,你只会小乘佛法,可知那大乘佛法之玄妙?”
玄奘见疥癞和尚,知道是观音所化,心中隐隐有些不快,暗想,那大乘佛法,和尚我不晓得,打成佛法,贫僧如今却很是熟悉!
玄奘连忙站起身来说道“小僧只闻得小乘佛法,不曾听闻大乘佛法之秒,请教何为大乘佛法?”
菩萨对于玄奘的表现很是满意,连忙说道“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超生,我佛如来处有大乘佛法三藏,能度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
说罢那菩萨撤去伪装,直飞九霄之上,托了净瓶杨柳,现了本来面目,一时间漫天佛光大起。
一时间偌大的长安都被笼罩在佛光之中,凡夫俗子无一不拜者。
玄奘跪拜在地,面上恭谨,心中却早已经开骂,他将这大小和尚都禁锢在化生寺中,不让外人与之接近,没有这些和尚传教,要不了多久百姓就会忘了佛教,不想如今这漫天的佛光,他前一段时间的努力全都付之东流!
“玄奘,我佛如来处有大乘佛法三藏,你可来取,今赐你袈裟、锡杖以保平安!”说着菩萨一扬手,袈裟、锡杖都到了玄奘手中。
让菩萨打乱了计划,玄奘此时正是不快,遂说道“前日我佛入梦而来,小僧听闻还有金箍三个,不知菩萨可否赐下!”
菩萨脸色一变,不知玄奘所言真假,这三个金箍本就是给玄奘准备,她不过打算用其中二个,如今让玄奘说了,只能将三个金箍都交于玄奘说道“本是等玄奘需用之时在交于你,既然我佛早已交代,今日一同交于你,这里还有紧箍咒一篇,切忌不可乱用!”
说罢菩萨化作一道流光而去。
玄奘让大小和尚先行辨经,直往皇宫而去,不过片刻功夫就已经到了御前,依旧使了神通,搅了天机,乱了阴阳。
“今日之事陛下想必已经见得,我这就即将开启西游之旅,往那西天看看,陛下在这里好生打理,我等能不能打上灵山,就看陛下手段了!”玄奘说道。
李世民豪迈一笑道“玄奘只管放心,朕这一生戎马,对于这攻城略地,善养民生最是在行,何况有玄奘于我的三年计划,十年总纲,必然不成问题!”
“如此,全都拜托陛下!”玄奘叩首道。
“玄奘既然上路,朕也不会吝啬,与玄奘黄金千两,白银万两,米山一座,面山一座,其余香料、食材无算,贤弟自取。”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世民是马上得来的皇位,最懂这个。
玄奘拜谢,以他如今真仙修为,些许东西,不过一袖里乾坤便可全部装下。
等到第二日,李世民率文武百官,在长安西门处送别玄奘,又予玄奘随从数人,被玄奘拒绝,只领了白马一匹,文碟一张。
李世民送别十里,玄奘只身上路,这才有时间看那文碟,从小就听说这文碟内容霸气无比,今日才得以一窥全文“南赡部洲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续丕基,事神治民,临深履薄,朝夕是惴。
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阴司,已作无常之客。因有阳寿未绝,感冥君放送回生,广陈善会,修建度亡道场。
感蒙救苦观世音菩萨,金身出现,指示西方有佛有经,可度幽亡,超脱孤魂。
特着法师玄奘,远历千山,询求经偈。倘到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放行。须至牒者。大唐贞观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