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伤感的荀谌
张岳打开金手指查看粮仓的火势。
看势头,粮仓已经烧了一半了。
在粮仓附近,还有几个家长模样的人,正在乱棍猛抽自己的孩子,如果那真是他们的孩子的话。
“火龙烧仓!”这四个字瞬间出现在张岳心头。
算了,毕竟自己是这里面的大头,这群人挑的真是时候。
就在这时,守卫仓库的司马,夺过了那群人手中的棍棒,阻止他们继续行凶。
猜到原因的张岳,没有再管这件事。
而是顺势看向了北方。
孔明在江水中航行,直奔荆州而来。
他的身边有一人,身穿一身袭月白长袍,身形略显清瘦。
面庞白皙,剑眉斜飞入鬓。
鼻挺如峰,颌下蓄着短须。
张岳瞬间认出此人,这是法正。
???
法正?
他怎么在孔明身边?
孔明怎么会和他在一起?
孔明不是入蜀卖货,赚取情报去了吗?
怎么和他搞一起了?
等他回来后,定要仔细询问一番。
张岳没有再管这件事,继续转动视线,向北看去。
此时刘表亦与家人在共度新春。
他将视线转向新野,此时刘备与众人正在贺喜。
而糜夫人正抚摸着自己的小腹。
刘阿斗要提前降临了吗?
等等,刘阿斗是甘夫人的孩子,不是糜夫人的孩子。
历史上没有这个孩子的记载。
这个孩子不会夭折了吧!
毕竟在古代,尤其是战乱频繁的东汉末年,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而刘备也因为征战,多次遗失自己的妻儿。
甘夫人,糜夫人都不是他的原配夫人。
刘禅也不是他的第一个儿子。
张岳继续将视线向北看去,只见曹操府内,一片热闹的景象。
与之相对应的是许昌皇宫的冷清。
看见汉献帝刘协,张岳的第一个想法不是感慨他悲惨的遭遇,而是在想如何处理他。
汉献帝刘协只要还活着,对于称帝后的刘备,还有未来的刘禅就是一个威胁。
不用想,到时一定会有人跳出来逼刘备退位,还天下于刘协的。
历史上的刘协是公元234年去世的。
如今年是公元202年。
刘协还有32年的寿命。
按照他的规划,有丞相的辅佐,历时32载,足够拿下天下了。
曹丕称帝是220年,到时候可以用些手段。
或者干脆,直接设计曹操,让他提前死,只不过这个有点难。
心中确定规划后,张岳将视线继续转向北方,他要看看袁绍。
这位四世三公之后,曾经的最强诸侯,在今年将会迎来他的落幕。
汉末的天下第一世家,汝南袁氏一族,也将迎来谢幕。
当他看见邺城满城白幔的那一刻,他直接惊呆了。
袁绍怎么提前死了?
他不是应该五个月之后,再呕血而死吗?
张岳仔细查看灵堂的情况。
他发现一同死的还有袁熙!
意外?这不可能!
袁谭这么狠吗?
除夕之日,干掉了自己的两位亲人。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个好事。
如此一来,曹操一统北方的进程,就被拖慢了很多。
前世有个段子:
袁绍听许攸早赢,听田丰晚赢,听沮授早晚能赢。
如今许攸投靠曹操,袁谭早赢不了了。
田丰被袁绍杀了,袁谭晚赢不了了。
但是沮授还活着,并且他一直支持袁谭继位。
只要袁谭听他的,早晚能赢。
突然张岳想到了什么,他立刻站起身来。
但是他又想到了一事,便没有其他动作。
这时有衙役来报:
“启禀,太守大人,有顽童将粮仓焚毁了,人已经快被父母打的不行了,您看如何是好。”
张岳此刻眉头紧锁,在思考法正的事,便迅速下令道:
“立刻召集所有衙役,带上水桶和沙土,全力扑灭火势!”
你带人回去,把那些父母和孩子分开。
孩童顽劣,乃是父母之过。
让他们终身为我张家之奴,还债吧。”
衙役领命而去。
这时仓曹掾史起身说道:
“太守,下官请求前往查验物资。”
张岳立刻阻止他说道:
“你刚来,在这里喝酒就行,这些事情就交给下面人去办吧。”
这时,张岳已经想到了事情的解决办法。
张岳来到荀谌身边说道:
“友若先生,在下刚刚心中默算天下诸侯,发现本初公,已于昨夜过世了。”
张岳说完便对着唐聚说道:
“唐聚,速将此消息飞鸽传书送往襄阳,告知吾主景升公。”
唐聚点头应诺,迅速离开此地。
袁绍今年死了,曹操势必来攻打刘备。
今年无法入蜀了。
至于明年也不好说。
世间万事就是这样,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至于曹操攻打刘备的原因,很简单。
袁谭新立,此时攻打他,北方哀兵势必万众一心,迅速整合到一起,现在打他,就是在帮他。
刘备一定会趁此机会北上夹击曹操,那样的话曹操就惨了。
但要是进攻刘备,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袁谭乃是新主,他无力指挥大军南下,夹击曹操。
袁谭的第一要务是整合自己的势力,他们的内部会有一次洗牌。
听闻此消息的荀谌呆立当场。
良久过后,他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莫名地泛起一丝惆怅。
他没有怀疑张岳所言的真实性。
张岳乃是留侯后人,精通道法,观命一道必是精通。
他说袁本初过世了,那本初兄就真的走了。
如今他已离开袁本初许久,在张岳身边辅助他管理武陵郡。
他本以为往昔的纠葛都已渐渐淡去,可今日听闻本初的死讯,那些尘封的往事如潮水般涌来。
想当年,他与袁本初一同谋事。
也曾为他出谋划策,一心辅佐其成就大业。
他忆起与袁本初共论天下大势的长夜,那些激昂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他智计百出,在袁绍帐下之时,曾以其三寸不烂之舌,说动韩馥拱手让出冀州。
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彼时他深信袁绍乃明主,可共图天下。
然而,时光流转,他渐渐看清袁绍的优柔寡断与猜忌多疑。
那一次次的决策失误,内部的明争暗斗,让荀谌深感失望。
最终,他毅然决然地离开袁绍,随张正德来到了武陵,在这里隐居了一年多。
此刻,荀谌的眼神中有感慨,有叹息,还有一丝释然。
“本初,你终究还是去了。”荀谌喃喃自语。
看着伤感的荀友若,华歆开口安慰道:
“友若,人生如梦,往事如烟,当珍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