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奇才苏东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学闹

考生考不上,要找主考官闹事。自古以来,从来都不曾有过。

这是新鲜事,是稀奇事,也是奇怪事。

汴京城的老百姓,喜欢看热闹,正愁没有稀奇看,见有这桩怪事,不能错过,一齐涌来。

那些考生,无论是落榜的,还是中榜的,都跟着马辉、赵文辉、张青云,一哄而上。

这样前前后后,加起来,不少于三百人。

他们不敢到皇城,因为那里有卫兵。

他们来到欧阳修下朝回府的必经十字路口等候。

章惇当然也跟着去了,曾巩与曾布也跟着去了。

欧阳修坐着轿子,下朝回家,并不知道这挡子事,正好被这群人挡住去路。

轿夫不得不停轿。

跟随的卫兵见状,一字儿排开,拔刀护卫。

“怎么回事?”欧阳修坐在轿子里冷冷地问。

“启禀大人,众考生拦轿。”贴身仆人欧阳仁弯腰报告。

欧阳修正要出轿看个究竟,被欧阳仁阻止:“大人,不可出来。”

“你别管,我倒要看看何人如此大胆?”欧阳修大声斥责。

王珪也刚好下朝,他正坐在轿子上,跟在欧阳修的后面不远处。

他听说前面有考生聚众闹事,把前面的路堵死了,有欧阳修在那里顶着,就吩咐:“走别的道回去。”

轿子掉头。

王珪开溜,他不想惹事。

因为他早就提醒过,可能要出乱子,欧阳修却不太在意,说是出了乱子,他来担当。

看嘛,现在乱子果然出来了,就看他欧阳修如何担当。

欧阳修临危不惧,走出轿子。

人群自然分开,与他隔有一段距离,但都把他围得水泄不通。

“你们想干吗?”欧阳修大怒。

“欧阳大人,我们不想干吗。我们这些做八股文的考生,你作为主考官,为啥不录取,难道我们得罪你了吗?”马辉反问。

欧阳修没有正面回答,从嘴里发出一阵轻蔑的笑声。

他慢慢地走到马辉面前,他的身后跟着全副武装的侍卫,侍卫“唰”的一声拔出腰刀。

欧阳修哼了一声,挥手示意侍卫不要轻举妄动。

侍卫们将刀插入。

欧阳修看了一眼马辉,问:“你就是马辉?”

“是,我是。”马辉看这个架势,心里还是有点虚。

“我知道你的情况,你是八股文落榜考生的代表,对吧?”

“这个,我不一定代表得了。”

“既然你代表不了,那么,我问你,你作为一个读书人,文章是写自己看的,还是给别人看的,你总应该知道吧?”

“当然是写给别人看的。”

“既然如此,文章总是要让别人看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并且还得赏心悦目,是吧?”

“是。”

“你承认这个就对了。”

众人不说话,屏声静听,不知欧阳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欧阳修接着大声说:

“你们写的八股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词藻华丽,追求怪异,读来不知所云,无所适从,既无美感,也无见解,于世无补,要这样的文章,有何用处?”

一针见血,拿捏要害。

那些做八股文的考生面面相觑,马辉也低下了头。

欧阳修趁热打铁,又说:

“你们这样写八股文,还不如躺在床上睡大觉。当前朝廷需要的是有见识、有真才识学、治理国家的人才。诸位若是要走科举这条道路,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文风,否则,就是在我这里行不通。”

欧阳修认为,读书人的出路,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

主考官玉尺抡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树立考场评文新标准,是改变文风的关键。

欧阳修转身对欧阳仁说:“你去把苏轼的考卷拿来。”

不一会,欧阳仁拿来,双手递上。

欧阳修拿在手上,扬了一扬。

“我知道诸位想看苏轼的考卷,那么我就满足诸位的心愿,我安排人把他的考卷多抄录了几份,你们仔细看看。看完以后,诸位还有什么不服的,可以到我这里来探讨。如何?”

说罢,欧阳修对全场扫视一遍。

众人鸦雀无声,没有一个答话。

见没人接招,欧阳修把目光停留在马辉脸上。

马辉迟疑一会,还是走过来,接过欧阳修手里的试卷。

在众人目送中,欧阳修坐着轿子扬长而去。

从这以后,欧阳修对苏轼提携,用尽全力,到处揄扬。

北宋官员加诗人梅尧臣赞赏苏轼,作诗曰:

“岁月不知老,家有雏凤凰。百鸟戢羽翼,不敢呈文章。去为仲尼叹,出为盛时祥。”

苏轼经过欧阳修等大臣这么一推荐,他的名声顿时在汴京城里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又从京城传到地方。

苏轼写的诗词散文,开始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

大街小巷,到处都在热卖苏轼的文章。

“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儿童也编出这首歌谣来,到处传唱。

这个歌谣,说明读书人只有学好苏文才能中举。

章惇见挑起的事端,还没有燃烧起来,就这么瞬间熄了火。

这……不仅没有对苏轼造成任何坏影响,反而更扩大了苏轼的名声。

真是费尽心思,弄巧成拙,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

章惇来拜见王珪。

王珪正在书房看书。

“侄娃儿,怎么看起来情绪不高呀?”王珪从书中抬头,望见章惇失魂落魄的样子,既好笑又好气,“你现在榜上有名,应该高兴才对。”

“哼,太气人了!”

“怎么?”

“做八股文的落榜生太无能,被欧阳修三言两语就打发走了。”章惇气乎乎地说,“现在反而弄得苏轼的名声反而越来越大了。不应该呀!我不太服气。”

“你有啥不服气的,我说过,你不是苏轼的对手,你还不信。这下,知道厉害了吧?”

“唉……”章惇叹气一声,“这样一来,将来科进士,再无做八股文的。欧阳修借苏轼的文章,开启了一股新的文风。从今以后,可能天下文章皆姓苏。”

章惇的这句话,是想激怒王珪。

王珪见章惇这么一说,若有所思,但并没有发怒。

然而,王珪也在心里埋下了对苏轼妒恨的种子,他容不得苏轼高升发达,以至于在今后共同迫害苏轼的过程中他无疑起到了帮凶的作用。

章惇果然有先见之明。

继欧阳修之后,苏轼就成了北宋文坛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