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风起197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团长的考校

第二天,顾明带着节目的成员抵达了县城。

头回生,二回也不熟。

上次他们去的是露天舞台,跟县剧团不搭噶,还是付城这个老资历领着大家伙往县剧团的驻地走。

“老付,你在咱公社的时间长,回头找人多注意点杨队长的行踪。”

顾明顿了顿,“特别是她衣着光鲜的时候。”

经历过《拥军秧歌》的成功,两人的关系俨然从同事变成了一个战壕的战友。

何况论起跟杨队长的间隙,付城要比自己还大。

“成,包在我身上。”

付城闻言先是愣了愣,眼中闪过犹豫,但想起大前天演出差点被毁,咬咬牙点了头。

这事顾明没有大张旗鼓,就自己和付城知道足够了。

并且交给后者,他也放心的过。

作为从杨队长那里投过来的叛徒,付城要比任何人都担心前者的报复。

说着话的功夫,县剧团就在眼前。

大门两侧站了不少人,有小姑娘,也有抱着娃的大婆娘,婶子大妈也不在少数,九成以上都是妇女。

“这是干啥?”

付城傻了眼,连忙整理了下仪容。

身后的好几个大小伙也跟着精神了起来,眼睛都快看花眼了。

“哪个是吹笛子的顾明?不是说今早上就来县剧团报到么?”

“你傻啊,当然是最好看的那个,里面不就一个好看的。”

“啧啧啧,真俊啊,这小伙子长的,也就是我嫁了汉子生了娃,不然也得让俺娘提个亲去。”

周遭的议论声顿时揭开了谜底,其中最后一句夹杂着鲁省口音的夸赞,更是令众人哄笑起来。

付城等人总算是明白了过来,敢情全是来看顾明的。

一时间心里滋味复杂,看顾明就看顾明,什么叫‘里面不就一个好看的’?

不过想想也是,在一帮跳秧歌的汉子里,冷不丁冒出来个吹陶笛的,气质雅就算了,长得还俊,选哪个自然不言而喻。

一直到进入县剧团,顾明都始终保持目视前方。

他心理素质再好,也不敢跟这些东北虎娘们儿对视,那是真能调戏人啊。

一个勉强能应对,三个就得退避三舍,凑一堆,没有大老爷们儿不怵的。

再说,他顾明是那种靠脸吃饭的人吗?开玩笑!

“你还挺招人喜欢。”

杨红唯的话里,听不出是夸赞还是阴阳。

“托了年轻的福。”

顾明拱拱手,他是知道什么话,最戳对方的。

杨红唯语塞,刮了顾明一眼,又恢复了清冷。

这家伙总能三言两语就把人给挑起情绪来。

县剧团内部,没有大家想象得堂皇,相反看起来蛮有艰苦朴素的精神。

空地上还摆着一门堂鼓,看样子是上面皮子软了,趁着晴天晒晒。

一个圆脸大姐走了出来,笑道:“你们就是抚松公社来的吧?随便找位置先歇着,不用拘束。”

“不过得辛苦小顾跟我走一趟了,辛导想见你。”

显然,人家也是奔着顾明来的,好在大家早就习惯了这般待遇,自顾自就休息了起来。

顾明则是跟在圆脸大姐身后,一边走一边问:“这位姐姐怎么称呼?”

“呵呵,我叫王玉兰,你叫我兰姐就行。”兰姐笑道。

“兰姐,我想问下,为啥你喊团长辛导?”顾明拉起家常。

“这个是我喊习惯了,团长以前是剧团的导演,专门给我们大家伙排戏的,当团长那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兰姐解释道。

顾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这么说的话,辛团长等于是技术骨干出身。

面对这种领导,就得言之有物一点。

到了辛团长的办公室,兰姐敲开门,将顾明领了进去,她就转身离开了。

反而是辛民自己动手,给两人各倒了一杯热水。

“条件有限,没觉得失望吧?”

辛民看着一脸青涩的顾明,笑吟吟道。

“报告团长,没有,我从小在农村长大,这儿的环境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了。”顾明端正道。

他清楚自己和辛民的这一次谈话,很可能决定着自己能否进入县剧团当中。

辛民眼中添上几分满意,能吃苦能适应环境,对于剧团来说是个好品质。

毕竟他们经常要跋山涉岭前往偏远山区进行演出,太过娇气的指定不成。

“不用叫我团长,咱们又不是军旅,我也当不起这个称呼,你就跟他们一样叫我辛导或者辛叔都成,。”

辛民摆摆手,缓缓道:“咱们长白山有个果实叫山里红,风味独特,专门长在犄角旮旯里,而我们剧团从一开始的宗旨就是为人民送欢乐,送精神食粮,不管多远多偏的地方,都坚持把戏给送过去,所以才被大家称作山里红剧团。”

“可惜啊,到我接手团长之位的时候,剧团却是最困难的时候,之前许多传统服装道具都被烧毁了,还是大家齐心协力重新将服装和道具自己给做了出来,才能排得上戏……”

说着说着,辛民就陷入了回忆当中。

老实说,顾明也没想到自己跟团长第一次见面,就能交浅言深到这地步,他也没吭声,就是等候下文。

果不其然,从回忆中抽离出来的辛民,慢悠悠道:“换作是你,你会怎么来当这个团长?”

考校来了。

顾明大脑飞速旋转,这是想培养接班人了?还是纯粹想全面考验一下自己?

“降本增效。”

顾明嘴里吐露出来的这个名词,让辛民微怔。

让他念几首诗还成,整这么个洋气的名次,真有点扒瞎。

辛民表面淡定地颔首,示意道:“仔细讲讲。”

“降本,就是降低成本,服装和道具我们能自己做还是要自己做,经费上要尽量节省,增效,就是增加效益,我们一年几十场演出,能不能开发我们自己的副食,比方说瓜子、花生、卤肉等等在演出现场售卖,薄利多销也是一条出路。”

顾明顿了顿,继续道:“还有就是培养人才,我们可以自己开个小科班,保证剧团人才青黄交接,到时候毕业的学生不论是留到剧团还是往外输送,都是在打响我们山里红剧团的名号。”

后一点,他还真不是信口胡说,到了明年县剧团就开办了抚松县戏曲学校小科班一期,招生25名,学制三年。

其中一位学员安静芳,后来更是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

辛民脸有些僵,他本想难为一下顾明顺势确立威信,没想到你小子是真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