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祖宗之法不可变?(诸公,追读啊!)
信陵君的苦口婆心的劝阻,赵煦听明白了。
其实这还是理念的碰撞。
信陵君崇尚的还是以养士和个人魅力来凝聚人心、治理国家。他认为贤能之士的辅佐是国家强大的关键。
一如从前。
而赵煦更倾向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体系来规范国家的治理,他觉得依靠个人的力量是不稳定的,只有制度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说不上谁对谁错。
因为哪怕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人,其眼界也困于时代限制。
而赵煦设想的这套体制,是参考截取了东汉时太学生的授官制度。
东汉时诸学子考入太学,师从五经十四博士学习八年,考核通过后入各衙署观政一年方可为官。
而在他设想中,昭阳学宫的诸学子在经历过两年的基础学习后,依据平时表现和个人意愿,分别学习农学、经学、兵法,经过六年的学习考核分别担任司农官、经师、军参谋,各司其职。
可显然,这一套并不为时人所理解。
赵煦看着虽然苍老却依然风度翩翩,尽显风流倜傥的信陵君,感觉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
信陵君是他在这个时代见过最有风度、智慧,而且平易近人的人。他从不会因为别人的出身、外貌而区别对待。
可如果这样的人也反对他的话,赵煦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信陵君的门客来报:平阳君豹、平原君胜、假相虞卿、长安君公子光、司寇楼昌、假相吕不韦来访!
赵煦愕然看向信陵君,却见对方也是一头雾水的样子,眉头微微一皱,又很快舒展。
挺好,贵族势力代表、官僚势力代表、贵族官僚势力代表齐聚一堂联袂来访,很热闹!
“反应真快啊!”
赵煦心想,缓缓起身等候。
来的这几位里有他的叔祖、仲父,有赵国重要的实干大臣,他要做出应有的姿态。
很快一阵喧闹,几位在赵国可谓人尽皆知的人物映入眼帘,打头的正是宗室之长,手持桑木杖的平阳君赵豹。
落后他办个身位的是平原君赵胜,他倒是不同于以往的服饰,今天穿着胡服、足登短靴,显得很精神。
他们身后的则是赵王丹的同母弟、三年前从齐国返回的长安君,公子光。
然后是虞卿,吕不韦则落在最后一位。
赵煦忙一一见礼请他们入座,笑谈间跟吕不韦对视,见他微不可察地看看头,赵煦心里有数了。
得,真是冲我来的!
看来是自己拜访信陵君被人看到传了出去,有些人以为是太子来寻求信陵君的帮助,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串联阻拦。
可是为什么会带着吕不韦呢?难道他们不知道吕不韦是我的人?
赵煦心中疑窦丛生,表面上却不动声色,面带笑容地同众人寒暄起来,有信陵君这位妙人在场,气氛很快被炒热,大家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正当时,长安君冷不丁地笑道:“煦,你老实告诉仲父,你倒地想做什么?”
虽然他带着笑,可是眼中却没有分毫笑意。
而席间众人同一时间将目光转向赵煦,气氛瞬间凝固。
赵煦面色不变,笑容和煦道:“仲父,您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长安君笑道:“你别跟我装傻充愣,你要以考核选官,还叨扰信陵君助你,你想做什么?嗯?”
平阳君眉头微蹙瞥了长安君一眼、平原君置若罔闻、信陵君举杯痛饮、吕不韦欲言又止,众人的反应不一而足。
赵煦笑容渐渐收起。
长安君质问的语气,让他有些不喜。
你什么货色?也配质问我?
长安君是赵王丹的同母弟,先太后赵威后的幼子。九年前,先惠文王去世,秦国乘赵王丹继位为稳之际举兵攻赵,赵国不敌,向齐国求援。
齐国要求赵国派长安君为质方能出兵,可是太后赵威后不愿意。
长安君是太后幼子、是最喜欢的儿子,以“明月”称之,所以有被人称做公子明月。从小倍受宠溺,顽劣不堪。
后来左师触龙以“为国作出贡献,公子才能受国人尊重、安享富贵”为由,说服太后。这便是史书上“触龙说太后”的典故。
三年前齐国太后便派人将其送回,赵王丹认为他为国受苦受罪、对他心怀愧疚,赏赐了财物、美女无数。
可能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位长安君归国以后比从前更加变本加厉,常以迫害百姓取乐,甚至还纵容奴仆杀死了一名无辜的农民。
不过或许是在齐国的岁月让他成长了一些,他学会了伪装,学会了躲在背后出谋划策。
以他的身份,很容易就集结了一些小贵族、恶少年,每次事发就把人推出去以维持自己的人设,居然还有无知百姓认为他是个“大义灭亲”的贤人。
真是可笑。
赵煦环顾四周,又将目光定格在于是长安君身上道:“仲父,我所做之事,皆是为了赵国未来!”
“考核选官所选之人,虽为我太子府属官,却并非为了我一己之私。”
“我是为了让更多有才能的人,为国效力!”
长安君微微眯起眼,冷笑道:“哼!说的好听!你以为我等不知道你的心思?你不过是想借此削弱我等贵族的权势,好让你一人独揽大权!”
“仲父?这话从何说起?”
赵煦面露惊讶之色道:“考核选官所选的,只不过是些小官小吏,怎么会动摇您的权势?独揽大权?我不过是太子而已,如何独揽大权?”
接着他故作恍然,猛地瞪向长安君道:“仲父,您这是说我要以太子身份谋逆吗?”
长安君怒道:“你不要胡搅蛮缠,我哪有这个意思!”
“那仲父您是什么意思?”
赵煦不依不饶逼问道。
“好了,煦!”
平原君此时开口制止,心中暗暗摇头。
长安君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没有一点长进,三言两句就被人抓到漏洞。
“叔祖,孙儿冤枉啊!”
赵煦很是委屈的样子。
“长安君没有那个意思,你也是个孝顺孩子。”平原君抚须安抚道。
见赵煦依然一副愤愤不平仿佛受了天大冤枉的样子,平原君连忙转移话题道:“煦,我等来意,你应该清楚。”
“我明确告诉你,你想以考核选官,哪怕是一些小官小吏,也不允许!”
“祖宗之法,不可变!”
赵煦面色凝重起来。
这是第一次,有人直接了当地当面反对,而且那个人是在赵国、在天下都享有盛誉的平原君。
再看其他人,信陵君仍然是一副微醺的样子,平阳君赵豹似乎昏昏欲睡,长安君瞪着眼睛盯着他,虞卿眉头微蹙似乎有些纠结,吕不韦目光炯炯。
赵煦心里盘算了一下,渐渐放松起来。
“祖宗之法不可变?”
“且不说我并没有变祖宗之法。”
赵煦笑道:“当年先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时候,怎么不见您出来说祖宗之法?”
(今天冇了,晚安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