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相:一名底层记者的台前幕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参加培训实习

2002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出版《宜春晚报》;次月,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确定了《宜春晚报》的国内统一刊号。当月,《宜春日报》和宜春人民广播电台刊(播)发了即将创刊的《宜春晚报》招聘编辑记者的启事。

看到招聘启事后,我和何发庚、黄龙三个在电台没有编制的人跃跃欲试。特别是我,虽然每个月在省电台和本台发稿几十篇,但只听得到,却看不到摸不着,没啥成就感。再说当时听收音机的人实在太少,发展空间不大,哪有报纸的舞台大?身为新闻部主任的彭大师知道我们的想法后,不但没有阻止我们“跳槽”,反而鼓励我们去应聘。晚报招编辑记者要大专以上的文凭,年龄三十周岁以下。何发庚是师范毕业的,第一关就过不了。我的大专文凭虽然是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但国家还是承认的。关键是我年纪三十有二了。巧的是,我以前为方便外出找工作,特地托派出所的熟人帮我把年龄搞小了点,办了一个1973出生的身份证。而此次报社招人的年龄是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的。所以,说来说去,冥冥中好像是命运使然。如果我在家种田不通过自学拿个专科文凭,如果我不是为了外出打工方便把年龄弄小了三岁,那我可能一直在广播电台工作或打回原形回家种田。不过,宜春日报和晚报以后招人倒没有年龄限制了。

就这样,我和黄龙报名应聘《宜春晚报》的编辑记者职位。为了使我们的应聘如愿以偿,彭大师还向宜春日报社的熟人引荐了我们。报名参加考试的人有四十多个人,招录人员大概在二十人,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10月份,报社组织应聘人员进行了笔试、现场采访、面试考察等几个环节。我笔试和现场采访的成绩较高,面试时虽然肚子有货,可毕竟从来没有参加过面试,加上普通话说不好、语速太快等原因,连平均分都没达到。不过,最后我还是以总成绩第九名和几大本样稿剪贴本被录用了。黄龙也考取了。听说在面试时,宜春日报社的主要领导认为我普通话都说不标准,不宜当记者。时任《宜春晚报》总编辑的孙晓毛认为晚报记者主要是与当地市民打交道,我虽然说不好普通话,但会本地方言,又有多年采写新闻的经历,在采访时可能更方便些,这也是优势。这样,我才留了下来。

由于此次招收的编辑记者除了我和黄龙从事过专职新闻采访工作外,其他人基本上没接触过新闻采编工作,而且来自各行各业,有刚大学毕业的、有事业单位的、有行政部门的、有做临时工的、有下岗失业的;身份也很复杂,有农民(我就是)、有医生、有教师、有工人、有干部。如何让这批人成为能采访能写作能排版能编稿的新闻工作者,无疑是摆在宜春日报和晚报领导面前的当务之急。于是,报社要求我们自10月下旬起,每天来报社学习,上午由资深编辑记者给我们讲授新闻采写编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下午让我们阅读相关的报纸和书刊,主动去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单位采访。

10月24日,宜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曾德春,副社长、总编辑谢菁;晚报总编辑孙晓毛,副总编辑辛冬妹与参加培训的人员见面。曾社长是从市政府办出来的,年约四十岁,个子矮小,表情严肃,走路向前倾,步子迈得快,显得精明能干。谢总编辑从普通工人写到报社领导,四十出头,个子相对高大,走起路来不急不缓,有些举轻若重的味道。孙总编辑是科班出身,在报社工作时间长,个子瘦高,头顶有点秃,说话慢条斯理,看起来年近五十。辛副总先后在学校、县委宣传部工作过,调到报社才不久,个子敦实微胖,走起路来有些气势。他们都是报社举足轻重的人物,可以决定和影响我们在报社的地位和前途。

开场白后,曾社长开始讲话:“晚报创刊是宜春日报社的第二次创业。全国自1998年以来,仅批复了三家晚报,其中新千年有两家,都在江西,即九江晚报(后改为《浔阳晚报》)和宜春晚报(后改为《赣西晚报》)。宜春市辖十个县(市、区),有五百二十多万人口,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一份属于自己的晚报。报社将在年前购进价值数百万元的彩印设备,所以晚报创刊后期期出彩是没问题的。至于办得怎么样,就靠在座各位了。我要送给你们六个字,那就是‘做人、创新、赚钱’。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大家要有水涨船高的意识;作为新闻工作者,要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要严于律己,树立报社的形象。现在你们在采编工作中先可以进行创造性的模仿,但时刻要有创新和超前意识,要在报道内容、方式、角度等方面创新。报纸要办好,经济实力是基础。大家在办报的过程中要有强烈的经营意识,晚报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广告的支持。大家既要写好稿编好报,还要搞好报纸发行和广告经营。”

接着,谢总编辑说:“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章。晚报是市场化很强的报纸,作为晚报人,要有壮士断腕的气概,背水一战的决心,卧薪尝胆的精神,要做好吃苦、吃亏、吃紧的思想准备。晚报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社会新闻、软性新闻为主,注重可读性、信息性和服务性。但晚报同样要坚持党性原则,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要增强竞争意识。所以,大家要打好三个根底,即政治理论根底、新闻业务根底、群众基础根底,要勇于善于向同行、老师、书本学习,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然后,晚报总编辑孙晓毛明确:“宜春日报有九位同志到晚报来,起引导把关的作用。所以,现在大家的培训关也是考察关,要正确对待,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晚报的基本定位,一是日报的子报;二是四开八版周六刊,星期天不出报;三是彩色印刷,有增刊或扩版。晚报以新闻立报,其中五个版是新闻版,有三个固定的生活服务类版块。明年下半年拟增出赣西新闻版,因为毗邻的新余、萍乡两市没有晚报。”随后,孙总从晚报的版面内容、出版周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定位宗旨、经营理念、读者对象、发行途径、体制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说明和阐述。要求晚报人想市民之所想,帮市民之所需,解市民之所难,办一张党和人民都喜欢的报纸。同时,要把晚报当作企业来管理,把报纸当做商品来经营,视市场为战场,奉读者为上帝,用灵活的机制竞争,以优质的服务取胜。晚报实行日报总编负责制,报社党委对晚报实行总管理,晚报独立经营。晚报工作人员不得超过三十名,设一个总编室,负责每周二十六个版的采写、编辑、出版;专刊部主要负责每周八个版的采写、策划、经营、出版;文体部主要负责每周十四个版的组稿、采编、出版。此外,还设了综合办公室、发行中心、广告部;同时,晚报已在全市六个县(市)设立了记者站。孙总还提醒大家:记者进行负面报道时要有充分的证据,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不能授柄于人。

最后,辛冬妹副总编也讲了话,主要有:一是培训期间实行考勤登记,大家要遵守规定的作息时间。二是晚报是日报的补充。其特色是当天新闻当天见报,就是要把凌晨至当天中午前发生的新闻在当天就能告诉读者。三是晚报的宣传定位。即要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要有强烈的社会情趣,要有丰富的知识性,要有实用的服务性,要有明确的指导性,要有鲜明的城市色彩。四是晚报的新闻特点。概而言之,即短而新、短而快、短而实、短而精、短而活。五是晚报新闻素材的选择。要重视社会生活的反映,反映人们在工作、生产、学习之外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是大家感兴趣的新鲜事、有趣事、苦乐事等。会议消息报道要看其政治作用如何,是不是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看对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是能推动社会进步,便利广大群众;看是否传达了新的信息,包括文化科学知识等。六是晚报专版专栏的内容定位及相关要求。

报社领导还明确了参加培训的人员每人每月补助三百元生活费,明年元月起进入试用期,三个月后签订劳动合同,按劳取酬。大家听了几位领导各有侧重、语重心长的讲话后,可说是既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又觉得压力不小、任重道远,搞得不好,还未上路就要被淘汰。之后,我们又相继聆听了宜春日报资深记者编辑、宜春学院专家教授的讲课,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感觉到要写好晚报新闻确非易事,不像日报的报道那样好写,因为晚报的新闻要新、要快、要活、要精、要准、要大家感兴趣。

《宜春晚报》将于2003年元月一号正式创刊,每周四十八个版,其中每天至少要有三个版是本地新闻。而参加采编工作的多为新手,采编任务重,工作量大,所以在创刊前要出几期试刊,练习和检验大家的采编水平。于是,我们一边学习一边采访,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尽快提高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和水平。既然报社这边要进行考勤,我和黄龙也不好再拖下去,遂向原工作单位宜春广播电台提交辞呈。电台领导也知道电台现行的体制和报酬难以留人,同意放行,并将10月份的工资及时发给了我们。这是我在五个单位工作中第一个按时按量支付了工资的单位,其他的村呀、乡呀、镇呀、企业呀,虽然从不缺我这千儿八百的工资,但拖欠者少则一两年,多则七八年,我在一家公司的一千六百元欠薪催讨了无数次才于2008年讨到手——此是后话。

宜春日报社的办公大楼位于城区繁华地段,楼高达八层,但下面三层的房产是另外一家单位的,从四楼起才是报社的,晚报的人在六楼办公。可能是建得太早的缘故,办公楼没有装电梯。六楼有两个各约一百平方米的办公室,总编室在一个大办公室,专刊部、文体部、发行部、广告中心在另一个办公室。晚报总编辑办公室和副总编辑办公室以及综合办在另外三个小房间。我们的办公桌都是日报工作人员淘汰下来的、两头沉的木桌子。桌子虽然笨重且漆落斑斑,不好看,但由于抽屉多,可以分门别类地装稿纸、报纸、书刊、采访本等,还是比较实用,不像后来配的电脑桌,东西放不下多少,还动不动就坏锁坏抽屉。

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可以说是无知者无畏。或许是生活所迫、或许是爱好新闻、或许是不愿待在原单位,大家工作的热情都很高涨,各自揣着一张硬壳纸做的、贴有自己相片、盖有晚报公章的采访证四处采访,也不管被采访单位有无熟人、欢不欢迎,一股脑儿地扎进去。由于突发新闻要靠撞,再说时效性也强,我就去相关单位采访一些市民关心的人和事,比如退休人员发挥余热的事,晚报有个“老龄”版需要这方面的稿子,我便跑到区老年协会了解情况。全市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情况怎样?我就跑到市农业局找到无公害农产品办公室去采访。接待人员说没听说过《宜春晚报》,我就说晚报明年元月1日正式创刊,现在在宜春日报、公交车、户外媒体都打了广告宣传。市政府明令取消“摩的”,可宜春街上还有“摩的”穿行,我就装扮乘客与“摩的”司机攀谈,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了采访方便,我特意把家里那辆半新的自行车带来了,整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和外出采访,忙得不亦乐乎。有些稿子晚报来不及发,我就拿到日报去发,省得被采访对象说只见采访不见报,为下一次采访打下基础。

我和黄龙毕竟有几个月的采访实践,晚报的领导就要我们带带那些没有采访经历的新同事。有的同事有志于此,乐于和我们一起去采访,回来后我就让对方先写,然后我再修改,并告诉为什么要这样改。不过,记者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要脑勤、脚勤、嘴勤、手勤。出发前要想好须采访哪些东西、达到什么目的;确定了采访目标或内容后,要立即去采访,一次不成再去一次,直到采访完成为止;在采访时,要善于提问,要多引导;采访时要多记录,省得写稿时缺少所需的素材或依据。女同事谢祖菁是宜春市奉新县人,大学毕业后在沿海发达城市教书,工资自然比在内地高多了。她的男朋友在宜春城里工作,为了爱情,她参加了宜春晚报的招聘考试,录取后就另起灶炉学起新闻采编。毕竟当过老师,不怯生,当她提出要跟我去采访时,我就用自行车驮着她去采访一名下岗再创业的老乡。采访时,她不时地提问、不停地记录,一副勤奋好学的样子。采访结束后,老乡硬要留我们吃饭,我也懒得推却,因为这个采访对象不但是我的老乡,还是我的同学和远房亲戚。大家年龄相差无几,经历各异,边吃边谈,倒也有一番趣味。回来后,我又教她怎么写人物通讯。初稿出来后,我做了较大修改,稿子在《宜春日报》上发表了。平时在办公室,也有不少参训者把自己写的稿子请我“斧正”,我都一一给予指点。还别说,有的参训者虽然是大学生,可写出的稿子实在不敢恭维,颠三倒四,没有逻辑性;七拉八扯,主题不突出;行文拖沓,事情说不清。还有的标点符号乱点,错别字迭出,连个图片说明都写不好。当然,也有几个文字功底较扎实的才俊,如从教师岗位上考过来的丰城人雷水亮、德兴人吴天寿。他们颇有才华,擅长写深度报道。雷水亮主笔的特别报道《贵州民工呼救急》在试刊号以整版篇幅刊发后,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好心人士纷纷向因做工被砸伤而无钱医治的贵州民工李全伸出援手,日报和晚报员工也踊跃捐款救治李全。晚报还为此推出追踪报道,当初因李全交不出医疗费要将其赶出去的医院迫于舆论压力,也换了一副嘴脸,表示将“全力医治”李全。

性格即命运。这话还是有道理的。一般来说,特害羞、不主动、太懒散的人是做不好记者、写不出好稿的。参训者邹某人是市直一单位的干部,平时不太爱说话,性格特别内向,走路都迟迟捱捱,喜欢坐在办公室,领导安排他采访的任务完不成。我带他去他原单位采访他也不去,说他还没跟单位说他考取了记者。实习两个月后,他觉得自己难以胜任这项工作,最后还是回原单位上班了。也有些参训的年轻人因为自己有行政编制,又不能调到报社来,还得做个合同工,觉得没啥出息,搞了一段时间后,也回到了原单位。十年后,他们有的混到了副科甚至正科级了,而我们这批2002年进来的业务骨干,也只有两个提了副科(没我的份)。所以,如果想走仕途,在报社多半是行不通的。

11月12日,《宜春晚报》出版试刊号,计十二个版。晚报首次亮相,为扩大影响,打开销路,报社组织日报晚报六十多名编辑记者和宜春学院一百多名师生开展了一次《宜春晚报》发行宣传活动。日报社领导教导我们:先卖思想后卖报,要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极尽煽风点火之功,把报纸卖出去。晚报领导对报纸发行进行了分工,有摆摊设点的、有上门入户的、有沿街“扫荡”的、有在县级记者站发行的。我们记者负责“扫街”,两人一组,每组三十份报纸数十份宣传单。刚开始时,我们还有些不好意思遇人就推介,可想到今后我们就靠这张报纸生存,就拉下脸面四处叫卖,到处推销。

“老板,买宜春晚报吗?”每到一个店铺商场,我们就递过报纸热情地询问。

“哟,还有《宜春晚报》呀?没看过,几多钱,我买份看看。”一位老板饶有兴致地接过报纸说。

“五毛钱一份。订一年只要一百四十六元四角钱。”我们乘机向感兴趣的老板或店员宣传《宜春晚报》的办报方针、性质定位、服务对象等内容。

“嘿,《江南都市报》每期三四十个版,一年才一百四十多元,你们的晚报一期才八个版,也要这么多钱,太贵啦!”有的市民看了宣传材料提议道。

“《宜春晚报》是我们宜春人自己的报纸,虽然版面少,但以后肯定会扩版的,而报纸定价是不能随便变的,要物价部门批。再说《江南都市报》刚创办时,才四开四版呢!”我连忙赔着笑脸解释道。

“唉,订份就订份吧,看看你们明年的报纸办得怎么样。”我们听了,喜上眉梢,立马掏出订单开票,对方拿出一百五十元钱,我没有零钱,干脆找他五元算了。订户虽然口头说他也没零钱,占了便宜不好意思,但看样子还是挺高兴的。

三十份报纸很快就卖完了,不过,明年的晚报却没订出几份。究其原因,一是宜春这个地方文化氛围不浓厚,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二是宜春人喜欢打麻将搞赌博,有钱也不愿花在书报上;三是宜春的经济欠发达,一般的人家要拿出一百多元钱订份报纸,有些舍不得。报纸发行上不去,广告投放量就小,要发展壮大自然难。看来,我们的前景不容乐观。

11月份,报社给我们下达了订阅2003年三十份晚报的任务,其他在报社上班的领导和员工都分了任务。大家各显神通,找熟人、寻亲戚、跑单位、奔部门,请求别人订晚报。由于《宜春晚报》版面太少,办得怎么样大家又不知道,所以订阅起来十分艰难。报社又组织我们到街头巷尾、店铺宾馆、居民小区、公司企业开展征订活动。我们在寒风中拿着几份薄薄的晚报试刊号,挨家逐户地央求别人订报,遭受白眼冷语还不要紧,关键是订不到报纸,不仅让我们颜面扫地,自尊丧失,而且信心顿失,斗志全无。想不到当记者还要做这样的事,实在是差强人意。可形势所迫,我又没得选择,只好蒙着脑壳朝前撞。有些参训者觉得这样做没意思,就离开了报社。到年底,当时招录的二十多个人留下来的只有十八个了。

其间,晚报又出了两期试刊。虽然我天天奔来跑去采写了不少稿子,但因这些新闻“日报性太强”,三期试刊我没上几篇稿子,只好拿到日报去发表。看来我得更新观念、改变文风了,否则以后晚报天天需要那么多新闻稿,如何应付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