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效能:从个人发展到团队进化的方法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1

我在阿里巴巴任职时,李云是我所带的团队的核心成员。在我的印象中,他特立独行,喜欢学习、总结和思考。当他邀请我为本书作推荐序时,对于这本书,我并不意外。在我看来,这本书是他对职场和生活的观察、思考与实践的结晶,也是他对自己成长经历的多维度的总结。

提升效能是任何个体、团队和组织都应重视且聚焦的课题。在当今社会普遍追求科技创新、绿色环保、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从个体效能到团队效能,再到组织效能,效能的规模越大,背后的复杂度也越高。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来解决不同复杂度的效能问题呢?本书所提出的团队效能动力模型,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个体效能上,我认为个体在进入社会后,便踏上了提升效能的加速之路。主要的提升方式有4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聊万次天(60分钟高质量沟通),以及在可迭代的工作平台上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提升个体效能的意义不仅在于能以更短的时间、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也是应对他人及社会期望的关键策略。在本书所提出的团队效能动力模型中,个体效能的提升主要体现于个体职业素养这一关键变量,本书还指出职场人士应从自我管理、知识管理、专业技能和业务技能四大维度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当谈及经营一家企业时,我认为最重要的三件事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未来业务方向;一开始就尽量搭建一个“全明星”的班子并确定好分工;充分利用复利能力不断地进行迭代和优化。复利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时间投入、资本投入,以及团队和组织的构成方式与运作方式。

对于几十人规模的小团队,只要小部分人充分发挥个体效能,就能让企业经营得不错。本书所提出的团队效能动力模型还包含了集体环境效能这一关键变量,指出提升团队效能的关键不仅在于个人的技能和经验的使用,更在于个人的技能与经验的沉淀、复用及迭代优化。只有将个人的技能和经验凝练,并转化为沟通机制、工作流程、企业文化等,才能从更宏观的顶层视角打造好团队和组织发展的根基,让企业更好地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当企业的规模壮大到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甚至更多人时,团队和组织的效能的重要性就会呈指数级跃升。因此,如何通过搭建体系的管理方法论来提升团队和组织的效能并形成合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很多时候,团队规模越大带来的反而是效能越低,企业面临的竞争风险也越大。加之,如果缺失顶层效能视角,就会导致看似同一发展方向的背后有着多个不同的力量在博弈,出现部门“各自为政”、业务目标难以对齐等内耗现象。规避这些内耗乱象的关键在于,企业须上下同欲,重视集体环境效能的建设,通过完善细节和PDCA循环来确保落地,从人治向科学管理转型,向科学管理要效益。

所以,我推荐你阅读本书,相信书中的内容能够为你的日常工作、团队管理、创业,乃至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何小鹏

202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