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研究脉学的目的
脉学是中医临床的一门特殊学科,是根据人体发病过程中各种具体条件影响下,从血液循环的动力学与寸口处桡动脉搏动的各种微细变化,来推断生理机能与病理情况的一种独具风格和形式的诊断方法,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的脉诊方法在《内经》及《难经》诸书上已经有了详细的记载,并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成为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特殊的有机体系,后世各家又系统化和条理化地对之进行论述,既有鸿篇巨著,也有碎玉零金,在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在辨证论治等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为人民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传统中医的论脉方式往往晦涩费解,并且不可避免地固守在玄思理念的抽象定义里。在今天看来,当然有许多地方确已成为医学史上的陈迹,但有更多的地方,还有待理解和逐步证实。此中由正确的抽象概念所形成的结论,是不应该被摒弃的,而在很多的正确结论当中,也仅有少数被西医所认可,因此有很多生动活泼的玄思理念的中医学说成果,由于未能被理解和把握,因而被歪曲了。尤其是自西医的各种理化检查兴起以后,中医的脉诊一道,日趋衰落,遭受排斥,逐步丧失其曾拥有的地位。
通过对脉学的研究,对被公认的精华部分,要用现代医学观点予以揭示和证明;暂不能用现代医学观点予以揭示和证明的地方,但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中,已能确证它是客观存在,必须予以整理和提高;尚不能为现代医学所理解和难以用固有的思想方法作出解说的中医玄思理念的深邃理论,必须继续做深入细致研讨;对于不合理的糟粕部分,必须予以摒弃和清除。这乃是我们研究中医脉学和其他方面的中医学说首先应该遵循的前提。因此,在研究时首先要做到选择吸收,至于难以吸收、未曾吸收到的,或者不能吸收和无需吸收的部分,可暂作保留,或者只做相应的说明,但总的目的,是尽可能从现代医学观点上,在完整有机体的互相依存与制约的关系中,来认识生理和病理的诸种机制在血液循环动力关系上的反映,由此来论证、推理和说明中医脉诊的科学性。
通过对脉学的研究,要把有关中医对脉学方面的认识和见解用现代医学观点加以阐释和发挥,使每种脉象都有它自己特定的内容和病理依据,使以往中医对这方面的抽象概念更接近于具体概念,使晦涩深奥的理论更接近于条理清晰的形象,给古老朴素的学说输以新鲜的血液,恢复其青春活力。
通过对脉学的研究,可认识到中医在脉学方面深邃和丰富的内容及本质,以及其他方面的大部分的理论体系,是可以与现代医学观点相符合的;更可认识到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绝不是两个各自分离的不可调和的对立矛盾,乃是对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的认识方法,以便使这两个流派不同、思想体系不同的东西方学说,能够彼此补充和印证,以收殊途同归、百川归海之效。
在用新的医学观点揭示中医脉学内涵的实践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有很多地方尚未能为现代医学所了解的限制、资料引证的限制,但这仅是一种过渡的东西,至少可以使人明白中医脉学及所有的中医理论,是可以用现代医学观点来揭示和证实的。
通过对脉学的研究,更可激发我广大中医界同仁对祖国医学理论的真挚热爱,使部分中医界同仁从故步自封的圈圈中走出来,也可使部分西医界同仁对祖国医学更为重视,在今天的科学实践中更进一步运用前人在这方面已经获得的成果。虽然社会历史条件已经发展到今天的水平,毋庸讳言,不知道还有多少中医同道习诵的还是几百年甚至是千年前的前人所遗留下来的那几篇脉学口诀,并奉为典范,自认为已深知脉学三昧,甚至是可能连心血管系统本身的结构还未曾弄清,更谈不到对全身各个系统与组织和心血管系统的相互关系及血液循环有机过程的了解,简直把诊脉当作临诊时的“行礼如仪”,用来装饰门面。在西医方面虽然有很多地方是根据颈动脉与桡动脉的搏动状况来测定患者的血液循环机能的,但是这种测定往往认为是对心血管系统的直接观察,并未认真把它当作内外环境所给予有机体的种种影响所表现在血液循环动力关系上的应答性反应,因而他们对于脉学根本未予重视,只须让护理人员计数一下患者心率——脉搏的次数就行了,很少亲自动手,只有遇到紧急情况或器械诊断不具备的情况下,才勉强来把持一下病人的脉搏,并未把按脉作为临诊时的常规。对中医学重新整理,并把它提升到应有的地位,对这些情况或能有所裨益。
通过对脉学的研究,更可看到中医学领域内唯心和唯物的区分。以往中医论脉的不足之处,就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臆测估计占了很大比重,并受到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即封建迷信的思想束缚,因此在某些方面就使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立在朴素唯物论成果基础之上的有关中医学说理论,也不免蒙上了不同程度的玄虚的色彩。所以有关对中医脉学的认识,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唯心和唯物的思想斗争的焦点。只有循序地考察血液循环的机能与机体其他各部机能密不可分的生理和病理的关系,才能看到唯心和唯物的区分。因之中医脉学的内容,除必须具备科学性以外,还必须具备思想性。所谓思想性,就是必须以辩证唯物的思想为指导,方可避免空泛虚浮和言之无物、持之无据的陈腐见解。
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决不能再把血液循环动力改变所呈现在桡动脉搏动上的种种变化,驱入揣测之中。如果只是把古老朴素的东西在博物馆里摆出来,给它强加几件时代新装就算完事,就会把我国古代医界前人的心血结晶弄得不中不西、不新不旧、似牛非牛、似马非马,而授人以画蛇添足、画虎类犬的笑柄,实际上把中医脉学弄成一种无物的空名。为了补救这种偏弊,一定要在传统的手法和经验基础上,达到重新塑造、彻底更新、既中又西、是牛非马和是马非牛的要求。阐释要做到水乳交融,论证要做到严谨契合,才能使中医脉学从现代医学行列里向前更晋一级。中医脉学这门科学,是在祖国医学园地里诞生和壮大的,在以往的年代里已经卓越地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并且继续生根于我国传统医学及广大人民的心目中。保存它,培植它,不让它凋残和沦落,使它成为现代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光荣伟大的历史任务,已经交付给我们了。
临床察脉,吾道推崇,源于实践,实践所宗。
辨证施治,克奏肤功,失之赅奥,故步自封。
西说崛起,脉理尘蒙,喜新厌旧,众口交攻。
更新去腐,论证补充,百川归海,异曲同工。
百花齐放,我献刍荛,不惭谫陋,权当砖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