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脉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经验科学必须矫正“断之以臆”的思想偏弊

由于脉象的各种变化复杂而微妙,而以往对于它的认识,又是停留在抽象概念的范畴里,这不但使中医和西医在论脉的学术见解上难以一致,而且也使同一脉象在不同人的具体认识上也不能一致。这些深深受到不同人和不同学识经验的限制。晋代的王叔和早就有“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名言。近代恽铁樵对此说得更好,他说:“一病人之脉,五医生诊之,至少有三种以上之名。甲曰弦,乙曰滑,丙曰紧,决不能不谋而合。”又说:“脉是看不见的,凭着三个指头去摸,你摸着心里以为这是弦脉,换一个人去摸他心里以为这是滑脉,归根大家以意会之。究竟是弦是滑,却没有一定的标准。好比春天听着布谷鸟,甲说是脱却布袴,乙说是得过且过,丙说是不如归去。毕竟鸟声只是一种,并没有三种,而人类的耳听也是一样的,何以会听出三种不同来,这就是以意会之的不是了。”此话颇有风趣,而且也确能道出中医脉学最基本的薄弱环节。“以意会之”在中医的认识方法上是有历史根源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已经成为中医文献中的口头禅,宋代崔嘉彦的《四言举要》脉诀,其结句就是“断之以臆”。要想对这种“断之以臆”的臆想偏弊加之纠正,就必须使抽象概念与具体内容相结合,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把属于知觉表象的材料加以发挥、改造,同时复用较深的范畴,充实其内容,方能对脉学这一经验科学加深其确定性和可靠性的认识。必须如此,才可打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中医脉学提升到科学唯物的高度。诚如恽氏所说,鸟声是一样,人类的耳听也是一样,为什么会有各不相同的认识呢?这就要找出它的原因了。鸟声乃是不依赖于人类听觉的客观存在,听觉乃是隶属于人类思维的感觉器官。同一鸟声而有不同的认识,既不能归咎于鸟,也不能归咎于耳,而主要是人们的思维认识能力未能与鸟声规律相一致的缘故。换句话说,即人们根本不懂鸟音,拿人言和鸟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牵强附会地胡乱比拟。懂得鸟音就不会胡乱比拟,同样,懂得了脉理,也就不会随心臆断。因之要想克服对脉象臆断的认识方法,就必须精通建基于生理物理这一唯物基础之上的生理和病理的血液循环动力关系的各种表现。要求既要言传笔达,又要心领神会,这样才能把“断之以臆”这一偏弊矫正过来。

脉难目睹,仅凭手摸,譬之闻鸟,各是其说。
救弊补偏,摈除臆测,生理物理,重在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