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无局:《战国策》里的实用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保持清醒,方能看清局中人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

——《战国策·中山·犀首立五王》

与人共事,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懂得识人看人,以免判断失误,被人利用,伤及自身。那么,该如何看清局中人呢?

战国时,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准备称王,齐国因国力强大,不愿与小国中山一起称王,还准备联合赵、魏两国,讨伐中山,废其王号。

为了自保,中山派谋臣张登前去齐国,游说齐相田婴。

在这种局面下,五国如何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张登想要齐国接纳中山称王的游说,齐国谋臣张丑说:“欲望相同的人互相忌恨,患难相同的人互相亲近。五国都想称王,唯有齐国企图阻挠,因此,对五国来说,齐国便是五国共同的忧患。那么,根据同忧者相亲的道理,五国显然更容易彼此亲近,远离齐国。”

我们常听说“患难与共”,而鲜少有“富贵与共”。人们往往在面对同样的困境或敌人、拥有同样的忧患时,会表现得互相亲近、抱团取暖、同仇敌忾。然而,当忧患消除、获取利益时,面对名利权势,人性的私欲便会膨胀,为了争名夺利,开始互相憎恨、反目成仇、势同水火。

范蠡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因卓越的智谋和才能而闻名于世。他与好友文种一同投奔越国,受到越王勾践的重用,共同辅佐勾践复国兴邦。

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勾践被迫向吴王夫差称臣,并携妻子及部分臣子到吴国为奴三年,其中就包括范蠡。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范蠡一直陪伴在勾践身侧,以其深思熟虑的策略帮助勾践忍辱负重,伺机复仇。

回到越国后,范蠡在富国强兵方面提出许多有效的战略和政策。他提倡发展经济,增强军事实力,并运用各种计策削弱吴国。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以此激励自己不忘国耻,励精图治。范蠡还策划了著名的“美人计”,将美女西施等献给夫差,以麻痹其斗志,离间吴国内部的关系。

经过长期努力和精心准备,在范蠡的辅佐下,越国逐渐恢复元气并变得强大起来。公元前473年,越国终于击败吴国,完成复仇,并成为一时之霸主。

然而,在功成名就之际,范蠡深知历史上的君王常有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行径,加之他对勾践的性格有着深刻洞察,认为勾践是可以共患难而难以共富贵的人。于是,在帮助勾践灭吴成功后,范蠡选择急流勇退,放弃高官厚禄,悄然离开越国,以免遭嫉妒或清算。

离开越国后,范蠡化名陶朱公,转战商界,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对商业的独到见解,迅速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成为巨富,被誉为“商圣”。他的举动体现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他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商人的典范。

不得不说,范蠡是极懂得识局看人的。他明白“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的道理,所以才能急流勇退,成功自保。

与范蠡一同辅佐勾践的文种,显然缺少范蠡的清醒认知。史书记载,复仇成功的勾践,认为文种有覆国兴国之能,担忧他会对自己构成威胁,因此赐剑给文种,逼其自杀。文种也因此成为功高震主而不得善终的历史悲剧人物。

由此可见,人性是复杂的。在不同的环境和形势之下,人心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于我有利、需要你时,我便友好以待,同舟共济;于我不利、利益冲突时,便会彼此竞争,寸土不让。这样的故事,从古到今都不罕见。

因此,想要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与人共事中保护自己不受损害,就要学会观察局势,循“势”而动,看清局中人。利益相同时,要懂得防备;同处困境时,要懂得结盟。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的局势中保持清醒,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