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入盛唐:苏瑶奇遇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药材鉴别与运用中的理念碰撞

一、药材鉴别与运用中的理念碰撞

1.草药集市相遇

苏瑶和李之轩一同来到当地热闹非凡的草药集市。这个集市位于小镇的中心地带,是周边各地药农、药商和医者汇聚之所,也是小镇最为热闹和繁华之处。集市的布局十分讲究,依照草药的种类大致划分出不同的区域。这边是根茎类草药的摊位,粗壮的人参犹如憨厚的老者静卧着,每一条根须都像是老者的胡须,弯曲的山药好似盘曲的卧龙整齐地摆放着,其表皮的褶皱恰似龙鳞;那边是花叶类草药,嫩绿的薄荷叶散发着清凉的香气,那香气仿佛能驱散夏日的燥热,宛如一阵清风拂过心头,鲜艳的金银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宛如璀璨的繁星洒落在绿色的叶海之中。摊主们声嘶力竭地叫卖着自己的货物,他们的声音在集市中此起彼伏,有的还会热情洋溢地向过往行人介绍草药的功效,那模样像是在介绍自家最珍贵的宝贝,眼神中充满了自豪与期待。

李之轩想要借此机会考验一下苏瑶对唐朝本土草药的认识程度。他信步走到一个摆满各类细辛的摊位前,拿起一株外形奇特的细辛,问苏瑶:“姑娘,此草名为细辛,然细辛有小毒,姑娘可知如何辨别其优劣,又如何炮制以减其毒性且增其药效?”

苏瑶仔细地端详着细辛,只见这细辛的根茎细长,宛如纤细的丝线,叶片纤细却不失韧性,恰似柔弱中透着坚毅。她心中暗自思索着在现代所学的知识以及对古代炮制法的深入研究,然后有条不紊地回答道:“细辛优劣,当看其根茎是否粗壮,这粗壮的根茎往往蕴含着更多的药力,因其是储存养分之所。叶片是否完整且有光泽,完整有光泽的叶片说明其生长状态良好,未受过多病虫害或环境因素的干扰。至于炮制,我听闻唐朝之法是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剪去须根,切段,晾干即可。但在我所学之中,借鉴李可老中医的理念,对于有毒药材的运用,更强调精准的剂量把控与配伍。李可老中医在救治诸多重症患者时,深知有毒药材犹如双刃剑,用之得当可力挽狂澜,用之不当则会加重病情。就细辛而言,现代研究表明细辛中的挥发油成分既是其药效的关键,也是毒性的来源。这挥发油包含多种化学物质,如甲基丁香酚等,其含量的多少与细辛的药效和毒性直接相关。李可老中医在组方时,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的轻重来精确计算细辛的用量,并且搭配如人参、黄芪等扶正之药。这是因为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气升阳,二者与细辛配伍,人参中的人参皂苷等成分和黄芪中的黄芪多糖等成分,能从多方面抑制细辛的毒性,又能增强其祛寒止痛等功效。细辛性温,味辛,归肺、肾、心经,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其解表散寒之功,可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驱散,就像阳光驱散阴霾;祛风止痛则能缓解风邪侵袭经络所致的疼痛,仿若清风拂去病痛。”

苏瑶也不甘示弱,她在一个较为偏僻的角落发现了一个小摊位,摊位上摆放着一些她从未在现代见过的草药。她好奇地拿起其中一株,问李之轩:“先生,此草我从未见过,不知其名,有何功效?”

李之轩微笑着接过草药,这株草药的叶片呈椭圆形,边缘略带锯齿,就像一把把小巧的锯子,茎干上有细小的绒毛,好似给茎干穿上了一件绒衣。他说道:“此乃龙葵草,性寒,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效。可用于治疗疔疮、痈肿、丹毒等热毒病症,其清热解毒之力犹如一场及时雨,能浇灭体内热毒之火。然其用量需谨慎,过量则有毒性。龙葵草在我们大唐的医书中多有记载,其生长于田野荒地之处,虽常见却不可小觑。其清热解毒之功,对于热毒炽盛之症,往往能起到釜底抽薪之效。但因其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用。这是因为脾胃喜温恶寒,寒性的龙葵草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者的寒症,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脾胃犹如炉灶,寒邪过重则炉灶之火难以旺盛,无法正常腐熟水谷。”

苏瑶点头称是,说道:“先生所言极是,这让我想起邓铁涛先生的理念,用药如用兵,在使用这类具有毒性的草药时,不仅要考虑其本身的功效,更要结合患者整体的体质和病情。邓铁涛先生一生注重辨证论治,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对于体质虚弱者,使用龙葵草时更要审慎,可能需要配伍一些温养气血之药,以顾护正气。就像在面对一些复杂病症时,邓铁涛先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气血阴阳平衡,权衡药物的利弊。龙葵草虽能清热解毒,但如果患者本身正气不足,单独使用可能会损伤正气,此时若配伍如当归、熟地等养血之药,既能发挥龙葵草的药效,又能避免对正气的过度损伤。当归补血活血,熟地滋阴补血,当归中的阿魏酸等成分和熟地中的梓醇等成分,二者与龙葵草配伍,可使药效更加平和持久,就像调和五味,达到和谐的状态。”

二、疑难病症诊治中的理念融合

1.富商怪病

一位富商家的公子得了一种怪病,身体时而发热,时而发冷,就像身处冰火两重天之中,热时仿佛置身于盛夏的烈日之下,冷时又似掉入寒冬的冰窖,精神萎靡不振,好似霜打的茄子,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且食欲不振,面对满桌的佳肴也毫无兴趣,如同面对一堆毫无吸引力的土石。富商心急如焚,听闻李之轩和苏瑶的名声,赶忙请他们一同前来诊治。

李之轩先为公子把脉,他神情专注,眼睛紧紧盯着公子的手腕,仿佛要透过肌肤看到脉象背后的气血运行情况,手指轻轻搭在公子的手腕上,犹如蜻蜓点水般轻柔,却又能细细感受着脉象的变化。良久,他眉头紧锁,像是遇到了极为棘手的难题,沉思片刻后说:“公子脉象虚浮,舌苔白腻,此乃寒湿入体,脾胃受损之象。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就像土地是万物生长的根基一样,脾胃负责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气血等精微物质。寒湿困脾,则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就像河道被淤泥堵塞,水流无法顺畅通行,故而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我欲以苍术、厚朴、陈皮等药材组成方剂,以燥湿健脾。苍术性温,味苦、辛,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就如同暖阳照耀大地,驱散寒湿之雾;厚朴味苦、辛,性温,可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恰似一阵清风,吹散体内的痰湿,使气机通畅;陈皮性温,味辛、苦,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如同疏通河道的工匠,使脾胃之气顺畅。此三味药配伍,可使脾胃之寒湿得以祛除,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这其中也蕴含着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念,人体各个脏腑相互关联,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其他脏腑也能受益,就像一个链条,一环相扣,一处修复则整体受益。”

苏瑶随后也为公子进行了检查,她除了把脉、看舌苔外,还仔细询问了公子发病前的饮食和起居情况。她了解到公子发病前曾在雨后的花园中游玩,且食用了一些生冷之物。然后她说:“先生所言有一定道理,但我观公子之病,不仅有寒湿,还可能感染了一种微小之虫。借鉴医理真传中关于疾病多因性的观点,人体患病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代医学中,我们知道许多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虽然这里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的微生物概念,但也存在类似之处。这些微小之虫可能趁公子脾胃虚弱之时侵入体内,扰乱气血。现代微生物学研究发现,许多病菌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入侵并繁殖,类似地,公子脾胃虚弱,正为这些‘微小之虫’提供了可乘之机。我建议在先生的方剂基础上,加入一些有驱虫之效的药材,如使君子。使君子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能杀虫消积。而且,从李可老中医重视顾护脾肾阳气的理念出发,我认为公子的居住环境也需改善,应保持通风干燥,更换干净的被褥。李可老中医在治疗许多病症时,都强调阳气的重要性,脾肾阳气犹如人体的火种,若阳气不足,则寒湿等阴邪易于入侵。公子的脾胃已受寒湿之邪困扰,更应顾护阳气。适当的居住环境改善,有助于驱散寒湿,恢复阳气。从环境学角度来看,通风干燥的环境不利于寒湿之邪和‘微小之虫’的生存。同时,可适当食用一些温养脾肾的食物,如山药、芡实等,以增强正气,抵御病邪。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其富含的淀粉酶等成分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二者皆有助于提升公子的脾肾阳气,就像为身体注入一股温暖的力量。”

李之轩对苏瑶提出的“微小之虫”的概念感到十分新奇,但他也觉得苏瑶的分析有一定的合理性。于是,他们决定按照苏瑶的建议调整方剂,并嘱咐富商按照苏瑶所说改善公子的居住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公子的病情逐渐好转。公子的发热和发冷症状减轻,不再像之前那般频繁交替,精神也逐渐振作起来,好似重新注入了活力,食欲开始恢复,看到食物也有了想吃的欲望,就像久旱逢甘霖后的花朵,重新焕发生机。这让李之轩对苏瑶的医术有了新的认识,他意识到苏瑶的医术不仅仅是一些新奇的想法,而是有着扎实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效果。

2.难产产妇的救治

在一次紧急情况下,一位产妇难产。产妇所在的房间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产婆们忙得焦头烂额却毫无头绪,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乱转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李之轩和苏瑶都赶到了产房外。

李之轩依照传统的助产方法,让产婆给产妇按摩腹部,希望通过外力促进胎儿的娩出,并用一些传统的催生草药,如川芎、当归等。川芎性温,味辛,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它可以使产妇体内的气血更加通畅,就像给堵塞的河道疏通水流,让气血如奔腾的江水般畅行无阻;当归性温,味甘、辛,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能补充产妇因生产而损耗的气血,促进子宫的收缩,如同给疲惫的士兵补充粮草和兵力,使子宫有足够的力量推动胎儿娩出。这些草药在唐朝常用于催生,以促进产妇气血运行,帮助胎儿顺利出生。然而,产妇的情况依然危急,产妇痛苦地呻吟着,那声音仿佛是生命在挣扎,体力也在逐渐消耗,就像一盏即将熄灭的油灯,在风中摇曳着微弱的光芒。

苏瑶见状,想起了现代的一些助产知识以及邓铁涛先生重视整体调理的理念。邓铁涛先生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脏腑经络相互关联,在治疗疾病时应从整体出发。她深知古代助产与现代助产存在诸多差异,古代助产更多基于经验和传统中医理论,产妇面临着更高的风险,如感染风险、对胎位不正等复杂情况应对不足等。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消毒观念和检测手段,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感染,而且对于胎位不正往往只能凭借经验判断,缺乏精确的诊断方法。而现代助产则建立在现代解剖学、生理学和微生物学等多学科基础之上。现代解剖学通过详细研究人体结构,使医者能准确判断胎位情况;生理学则揭示了人体在生产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规律;微生物学的研究,强调卫生观念,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她先让产婆用热水清洗双手,这是现代卫生观念的体现,以防止细菌感染。现代微生物学研究表明,双手上可能携带大量的病菌,热水清洗可以有效杀灭部分病菌,减少感染的可能性。然后她对产妇进行了简单的胎位矫正(这是她在现代学习过的应急助产手法),她轻轻地按压产妇的腹部,凭借着对人体解剖结构的了解,小心翼翼地调整胎儿的位置。她深知人体腹部的脏器分布和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关系,每一次按压都像是在精细地调整一个精密的仪器。同时,她告诉产婆要注意产妇的呼吸节奏,引导产妇正确用力。因为在现代生理学研究中,呼吸节奏与肌肉用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呼吸可以协调产妇腹部肌肉的收缩,更好地推动胎儿娩出。

她根据医理真传中关于气血运行的理论,调配了一种特殊的草药汤汁。在这个汤汁中,她加入了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药材,如丹参和益母草。丹参性微寒,味苦,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可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丹参中的丹参酮等成分和益母草中的益母草碱等成分都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二者促进产妇的气血运行,使子宫收缩有力。她让产妇喝下以增强体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子宫的收缩状态,就像给疲惫的子宫注入一股活力,让它重新恢复生机。

在苏瑶的一系列操作下,产妇终于顺利产下婴儿。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紧张的气氛,产房里充满了喜悦。李之轩看到苏瑶的做法,大为惊叹,他意识到苏瑶的医术有着许多他从未接触过的独特之处。苏瑶的方法不仅有传统中医的气血调理,还有一些现代的卫生观念和独特的操作技巧,这些都为成功救治产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三、针灸比试中的新思路

1.瘫痪病人的治疗

有一位因意外而瘫痪的病人前来求医。病人是一位年轻的男子,原本身体健壮,如同矫健的骏马,充满了活力与朝气,却因一次从马背上坠落而导致下肢瘫痪,失去了知觉,就像一棵大树被砍断了根基,无法再感知外界的触碰和支撑自身的重量。李之轩和苏瑶决定用针灸来为病人治疗,同时也借此机会比试一番针灸技艺。

李之轩根据传统的针灸穴位图谱,选取了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等经络上的一些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等。他深知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针刺这些穴位有助于调节脾胃经络,从而改善病人的气血运行。他手法沉稳,下针精准,每一针都准确地刺入穴位,然后轻轻捻转针柄,以得气为度。他一边施针,一边向苏瑶解释道:“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足三里穴乃是其合穴,针刺此穴可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人体的正气,就像给虚弱的炉火添柴加薪,让生命之火燃烧得更旺。而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能调节三阴经的气血。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使气血充盈,濡养下肢,或许能改善病人的瘫痪症状,如同给干涸的土地浇灌甘霖,让枯萎的草木重新焕发生机。”

苏瑶则运用现代中医对神经和经络关系的研究成果以及李可老中医强调的元气为本的理念。在中医经典著作《难经》中提到:“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它与经络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研究发现,人体的经络与神经有着密切的联系,神经的传导功能与经络的气血运行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影响。例如,有研究表明经络具有独特的电学特性,其生物电信号传导与神经系统存在关联,当针刺穴位时,会引起经络生物电信号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通过神经传导影响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多项实验通过高精度的电生理仪器检测发现,针刺穴位时,穴位处的电阻会发生明显变化,如针刺合谷穴时,针刺前电阻值约为1000欧姆,针刺后可降低至800欧姆左右,这种电阻变化伴随着生物电信号的产生和传导,而这些生物电信号与神经细胞的电活动有着相似之处,可能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到身体其他部位。

除了选取传统穴位外,她还在一些与神经相关的穴位附近进行了微调下针。她选择了环跳穴附近的区域,从现代解剖学角度看,环跳穴附近有坐骨神经通过,刺激此处对下肢的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有积极作用。从中医元气的角度看,这些穴位附近的神经分布更为密集,刺激此处或许能更有效地唤醒病人的肢体感知,就如同李可老中医在救治重症患者时,注重从根本上扶持人体的元气,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她向李之轩解释道:“先生,现代研究发现,人体的经络与神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元气的角度看,这些穴位附近的神经分布更为密集,刺激此处或许能更有效地唤醒病人的肢体感知。元气在人体中犹如天空中的太阳,它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当元气充足时,经络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正常。而对于这位瘫痪病人来说,他因意外受伤,元气受损,下肢经络气血阻滞。环跳穴附近的区域与坐骨神经相关,坐骨神经又主导下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通过针刺此处,既能调节经络气血,又能刺激神经功能的恢复,就像为元气的运行开辟新的通道,从而有望改善病人的肢体功能。现代神经学研究还发现,坐骨神经的损伤修复与神经元的再生和神经递质的传递密切相关,针刺环跳穴附近区域可能通过调节经络气血影响神经元的微环境,促进神经元再生和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