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以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原指人们踏石、抓铁要留下印记、痕迹,比喻做事情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不达目标不罢休。习近平总书记借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作喻,意在强调我们党持续深入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近年来,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落实,当初对其抱有“过一阵就不管了”幻想的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八项规定不是“一阵风”,不是挂在墙上、放在案上的摆设,而是实打实的转作风、树新风的利器,谁胆敢触碰,就要被严肃处理。八项规定是新形势聚焦作风建设的“第一把火”。政治生态悄然改变,党风政风明显改善、民风社风为之一新。但能否长久地坚持下去,让八项规定真正入脑入心,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领导干部作风诟病也是长期逐渐形成的,甚至一些地方还穿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要不就是说一套做一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领导干部的作风整顿就像是拉弹簧,拉一拉就紧了,放一放就松了。或许还有人持观望态度和侥幸心理,认为这是“一阵风”。因此,八项规定要常抓不懈,否则一旦松懈,就可能让不良作风乘虚而入、卷土重来。
一 八项规定体现了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
八项规定不是“一阵风”,作风建设也永远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作风问题的科学判断。八项规定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体现了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党的建设是一个伟大工程,在长期推进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很多内在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对于我们在现实中加强党的建设、有效管党治党具有重要意义。按照这些规律的要求去做,我们就牵住了“牛鼻子”。八项规定所体现的,就是党的作风建设中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这样一条重要规则。八项规定从领导干部入手,特别是从高级领导干部入手,在作风建设上给中央政治局成员作出明确规定,在全党产生了极大的引领和示范效应。深刻把握党的建设规律,严格按照规律办事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认真学习和始终坚持的。
其次,八项规定抓住了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与人民群众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问题。管党治党是为了保证党能够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只有抓住了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体现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才能保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更好联系群众,为人民办事,夯实党的执政基础。这些年来,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是哪个领域,谈到全面从严治党,“八项规定”一定是高频词语。许多老百姓即使不能完全讲清楚规定的具体内容,但都知道这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规定。
最后,在八项规定贯彻执行中,体现了制度建设的系统化要求。我们看到,围绕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制定了一系列具体制度。按照中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普遍结合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办法、细则及配套制度。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盯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体现了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坚定决心、坚强态度、坚决行动。一段时间以来,有一些党员干部存在错误思想认识:有的认为纠治“四风”是“一阵风”,还有的抱有侥幸心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告诉人们,这些思想认识是完全错误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担当,顺应社会要求和人民意愿,义无反顾地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巩固管党治党的成果,使党的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二 作风问题要一直坚持不懈抓下去
我们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古人早就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运用到党的作风问题上也是适合的,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好的作风需要一步一步培育,要固定下来更是不易,会受到这样那样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可以说,“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长期坚持,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和倡导。但不好的作风的传染性很强,好的作风很容易受到不好的作风的影响。想要纠正不良的作风,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因为不良的作风往往根深蒂固,需要强有力的手腕去抓、去纠正,纠正之后又容易反复,需要一直坚持不懈抓下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1],“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2],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
作风建设需要抓常,就是要“经常抓、抓经常”。作风问题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为了不使抓作风成为“两张皮”,就需要切实把作风与日常的工作联系起来,融入日常工作而不能脱离工作实际,以抓作风促进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收到实效。抓常就是要形成常态,决不能如“一阵风”,否则就会反弹,必须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留盲点和死角,以抓工作强化作风建设。作风建设要抓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小洞不补,大洞受苦。”细节决定成败,作风建设不能大而化之,抓作风要抓住隐藏在工作细节中的问题,从小事抓起,尤其是群众反映的小问题,要把作风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因为一些小事、小节看似不大,但其中体现出来的作风问题并不小。如果不抓细,小事就会积累、演变成大问题,从而形成不良的作风损害党的肌体健康。作风问题要抓长,就是要打攻坚战和持久战。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作风问题的长期性,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出现。要做好力度不减、温度不降的准备,对待作风问题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拧紧“螺丝扣”,在力度上决不能有半点松懈,否则就会反弹,甚至会“吞噬”已经取得的成效。
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作风建设既要治标也要治本,这就需要发挥制度的威力。在作风建设中取得的成果,要及时用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同时,还要不断完善作风方面的各项制度,用制度管住干部的行为,以刚性的制度来遏制不良作风的反复,防止腐败现象的出现。坚决杜绝“破窗效应”,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使党的作风在制度的约束下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状态。
本章阅读材料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坚定不移做好工作。要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要敢于坚持原则,完善配套措施,推动问责制度落地生根。要积极稳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政策把握和工作衔接。各级纪委要强化自我监督,自觉接受党内和社会监督,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纪检干部队伍,为全党全社会树起严格自律的标杆。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换届工作的部署,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加强领导,严格把关,严肃纪律,确保换届工作正确方向。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人民日报》2017年1月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风好转。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修订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继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同时要从严抓好分管地方和部门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工作。要聚焦突出问题、紧盯关键节点,下大气力解决“四风”问题,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搞成“半拉子工程”,更不能搞形式走过场。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 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 以求真务实作风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7日。
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要继续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研究针对性举措,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人民日报》2023年1月10日。
注释
[1]《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64页。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381页。